【時時刻刻(The Hours)】觀後感
1月27日跨28日的凌晨,看了【時時刻刻(The Hours)】,一部很深層的電影,讓人感受良多。
吳爾芙的丈夫問吳爾芙:「妳為什麼要在小說中殺人?」吳爾芙稍做沉默,丈夫有點不知所措,謹慎問道:「這個問題是不是很蠢?」
「不,不。一點也不。」夫人連忙回答道。
(如果你會問,那就代表你想知道,你有在關注我的同時,關心了我們之間的關係,這是我的想法。)
「那所以呢?」丈夫接著便問。
「因為那可以讓其他人更珍惜生命。」「這是一種對比。」
夫人最後自殺了,了無遺憾的告訴丈夫,希望他可以看清生命的本質。
「再也沒有人能像我們這般,曾經擁有那樣的幸福。」
是呀! 深刻體會與悟透了生命本質的靈魂,就如同溪水般清澈恬靜,回歸自然的同時,著實讓人感到再自在不過了,不是嗎?
這其實是一場告誡,或者說是一種真誠的告白。
請你,請你看清楚!
「看清楚生命的本質,真實地面對自我,如此便可活得自在。」請為真實的自己而活,否則活著也只是徒增痛苦而已。
但請千萬不要誤解這一切的美好寓意,而做了愚蠢的解讀。
我說的,是要你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自以為頓悟了一切,然後逕自結束生命,請記住「頓悟實踐」與「自欺逃避」的天差地遠!
片中,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當夫人欲搭火車逃離鄉村生活的禁錮,回到倫敦,那個不斷讓她飽受精神折磨卻又讓她朝思暮想的城市的時候,心愛的丈夫趕到月台與夫人對話的場景。
深刻又自以為是的關心往往喚不回真正渴望自由的靈魂哪!
那個真實到不行的靈魂,是完全無法忍受世俗的鐵鍊強加於自己身上一秒鐘的,就算是肉體上的死也遠遠比不上心的慢慢死去。
這讓我想起了吳爾芙那段內斂攝人的話,她說:「生活並不是並列對稱的車燈,而是一圈光暈,從意識的開始到結束,包圍著我們,如同被覆一個半透明的封套。」
關於對倫敦的依戀,她也曾說:「如果我們要的是生活的本來面目,我們在這裡確實找到它了。」
如果你真的愛我,就請你讓我的心自由;要「她」守規矩什麼的,那我寧願聰明地離開。
《小王子》作者安東尼‧聖修柏說:「愛不是兩人凝視彼此,而是朝同一方向望去。」
我的想法是,關於人生、關於任何形式的愛的共話性,這種事情永遠必須建立在理解彼此真正想選擇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如此的基礎上才對。
如果你不能理解,抑或認同、支持我的想法,那麼我想,我亦會選擇走上與你分開的道路,因為這樣的愛形同虛設,毫無存在的意義可言。
最後,吳爾芙說:「逃避真實的自己,永遠無法得到安靜。」
「我為了不想受逃避真實自己的你干擾,我需要與你分開的安靜。」我接著說。
我也好喜歡配樂
但是越聽越憂鬱
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
但你的觀感之深入,我要跟你道謝
可見人有多淺視與狹隘,永遠都要學習
(真的好喜歡這部電影)
但一方面我倒覺得結局還挺美好的。
因為梅莉史翠普最後終得以擺脫過去的禁錮,
並更深一層地領悟那些生命中時時刻刻的珍貴與其意義,
更重要的是,她終於可以真正活在當下了。
所以看到最後,我甚至不禁為她感到開心呢。
謝謝你的鼓勵與回應。
你太客氣了,我實不敢當。
今後還請能多多指教喔。
(我也很喜歡這類的劇情片呢) 2011-02-08 20:10:07
我最近也開始看考試之神囉!
你那麼喜歡 我一定也要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