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跟一個城市--悼梅艷芳
相愛,跟一個城市 李展鵬
在《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出版前夕,我跟另一主編卓男、出版社副總編李安談的不是銷量、發行、宣傳,而是何時帶這本書去拜祭梅姐,感謝梅姐。李安說:「她真的為香港做了很多事。」卓男說:「她真是香港的寶呀。」後者還補充說,也許現在香港就是少了她這種人,少了正能量,社會才如此污煙瘴氣。
我是個資深梅迷,也自問一向關心香港社情,並在港式流行文化的陪伴下長大,甚至博士論文的主題都是香港的文化政治,但在那一刻,當談到梅姐與香港的關係,我始終還是沒有她們的切身感受。在今天的香港回望當天的梅姐,她們都有溢於言表的萬千感慨。那刻,我有局外人之感,也羨慕起香港人:他們有梅艷芳這種捍衛香港的代表性人物,那澳門呢?
梅艷芳與香港的關係是雙向的。一方面,香港滋養了她:雖然她在六七十年代跟整個香港一起捱窮,但她的才藝沒有被埋沒,到了八十年代,香港給了她一個走向世界的大舞台。她從荔園唱到歌廳,再唱到利舞台、紅館,然後是遠至亞洲、美洲、歐洲的舞台──編這本書我才知道,她在德國荷蘭法國都開過演唱會,而且是有幾十人團隊的大型個唱。
另一方面,她成功後從沒忘了這個養育她的城市,她不只為這城市提供頂級的娛樂,不只把為這城市在世界各地打響名堂,她更在這城市面臨衝擊、面對困難的關鍵時刻(從八九到零三),當仁不讓地出力,甚至賠上自己的事業發展黃金機會。香港很愛她,她也以無限的愛去回贈香港。去世後,她被稱為「香港的女兒」。《最後的蔓珠莎華》這書,就記錄了她跟香港的故事。這些故事,早在書籍出版之前,就打動了出版社的主編、執行編輯、副總編,每個人看完稿件都不禁說:很感動呀!
在小城,我們沒有「澳門的女兒/兒子」。原因也許是我們缺少這樣的人,亦也許是我們沒有舞台讓他們被看見。近年,澳門也興起一陣本土意識,我們都在學習愛這個城市,與此同時,著眼於我城的創作亦漸見蓬勃。雖然,我們大可不必偶像化任何人,我們亦很難奢望澳門出一個像梅艷芳這樣的人物,但是,一再細讀《最後的蔓珠莎華》時,我仍是在想:但願我們跟澳門之間的感情,也像梅艷芳跟香港的愛一樣深一樣厚。
這本書出版之後,我們三人帶著書前往拜祭她。在化寶爐中,翻開了的書被燒得像一朵盛開的花--是另一種的蔓珠莎華。今日,當香港正是風雨飄搖,很多人想起梅艷芳。我們希望聽到她鏗鏘有力的聲音,希望看到她堅定不移的眼神,懷念她不畏強權的風骨。我們相信她對這城市的愛,仍然生生不息,像不滅的火。
你又有多愛你腳下的城市?在梅艷芳冥壽的今日,讓我們好好思考。
文/李展鵬
刊於《城與書》十月號
書出了版未?
澳門哪處有得買?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