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以外,社會以內──訪李展鵬
文字以外,社會以內
──訪李展鵬
李展鵬,培正校友,《澳門日報》及《力報》專欄作者,電視節目《風火台》及電台節目《澳門講場》嘉賓主持,現任教於澳門大學傳播系,已出版著作有《電影的一百種表情》及《旅程。瞬間》。
回到2001:一切從影評開始
訪問李展鵬有點困難,他的文章比較難定義:他最初寫影評,但那些影評又不是傳統定義上的影評;他後來寫社會文化批評,不是傳統定義的散文,也不是時事評論。再加上他後來在電視節目的時事評論人身份,讓事情更加複雜。究竟,他在寫什麼?他想寫什麼?在澳門,他又希望文字發揮什麼力量?
談展鵬的寫作生涯,似乎要從「影評人」開始。十年前,他開始寫「光影漫遊」專欄,每星期談電影。「那是非常好的訓練,好像是有人給我錢去學習。」他笑說,由於《澳日》的娛樂版已有影評,因此他必須尋找不同的角度去談電影,例如運用他大學時學過的電影理論、女性主義、心理學等,他覺得那好像是每星期要交一個訓練思考與寫作的功課,幾年裡學了很多。後來,這個專欄的文章結集成《電影的一百種表情》一書,展鵬卻表示,他現在有點羞於把這本書拿出來:「我想,這多少是寫作人的必經階段吧;你會有一段時間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但有一天,卻突然覺得自己的文章不行,而這個時候,大概是一個作者要突破要進步的時候了。」
然後,他去了英國讀研究所。「我讀的傳媒與文化研究,把我跟傳統影評的距離進一步拉遠。大學時看電影,會用什麼作者論、表現主義分析電影,在英國是完全另一個取向,是要看出電影中的性別、階級、種族問題,看穿社會文化、意識形態的運作。」他回憶道,2006年的五一遊行很轟動,當時他在英國,連平時最不關心社會的朋友都把遊行的消息轉給他,至於寫專欄的朋友都在寫五一遊行,然而,他當時一方面遠在外地對事情不太了解,另外,困在一個電影專欄的他,也很難去談五一遊行。「當時多少有點失落。」他說。
回到2007:忽然評論人
他視2007為他寫作上的轉捩點:「那年發生了兩件事,第一是《澳日》副刊改版,第二是澳廣視《風火台》開播。」《澳日》改版,突然多了不同類型版面,令他有機會寫電影以外的文章,題材可以從梅艷芳的流行曲寫到五一遊行與城市空間。「最開心的是可以寫三千字的長文章,恨左好耐!」他興奮的說。至於《風火台》則令他突然從影評人變成時事評論人。「其實我本來就是新聞系出身,所學的跟社會議題關係密切,而且大學時更是電視新聞組,做這個節目的機緣令我有機會做傳媒工作,談社會問題。」再加上他多年來在《新生代》雜誌做義工,擔任編輯工作,一下子,他跟澳門社會接近了很多。而這些機會,也好像一次過令他把所學的派上用場,包括寫作、社會學科的訓練、傳媒工作的背景等。「我覺得這是適逢其會,剛好一個轉變中的澳門在呼喚一些新面貌及新的聲音。」
因此,他希望自己不只是一個作者,也希望文字不只是附庸風雅的文學。「雖然『作家』很好聽,但我更喜歡『文化評論人』的稱呼。」他說,因為各種原因,澳門有太多問題沒有被討論,因此寫作人有責任去梳理這些問題,而文字也應該介入社會論述中,主動成為社會變革的一部分。「其實我是個很感性的人,哈哈,但在今天的澳門,我覺得說理遠比抒情重要,因此大多數時候還是板起臉來寫社會文化評論,也很開心這些長文章原來有不少讀者。至於那些感性,有時就在博客或面書抒發一下就好。」他笑說。
回到中學時:感謝幾位老師
談到培正生涯,他非常感謝好幾位曾經鼓勵他寫作的老師,包括彭海玲老師、胡國暉老師、葉錦添老師,而黃慕貞主任及陳子良老師雖然沒有直接指導他寫作,但也給他很多機會與勉勵。今天身為人師的展鵬說:「因為曾受這些老師鼓勵,因此,現在我也時常鼓勵年輕人寫作,有時看到有學生寫出有觀點的文章投稿去《新生代》,真的很開心。」展鵬想傳承的除了寫作,還有社會使命。
(刊於澳門培正同學會2012年刊)
說真的,我真是喜歡你的《電影的一百種表情》一書
監聽iphone Android手機內容.監控訊息破解.衛星定位軟體
網站 www.kmsn-007.com/
LINE.APP
各種系統手機都可以監控
我本身也順利解決感情問題
真的非常好用
..
破解FB 無名相簿 msn yahoo-密碼 手機監聽程式
網站 www.facebook-yahoo-msn.com
這網站有破解密碼的程式
真的是劈腿.外遇.小三.剋星
陳子良老師都是我的啟蒙老師,當年大學修讀歷史都是因為老師的鼓勵,不過畢業後都沒有再寫文與研究,時間都放在沉悶的工作中...
你也加油, 有時是事在人為呀! 2013-01-29 0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