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5 22:53:59Pan

《新生代》活動第一炮:劇場vs社會(與李宇樑及莫兆忠對談)


去年有一次,因為要為一篇報告收集資料,我訪問了澳門劇場導演陳柏添。
談的題目,就是澳門戲劇如何回應社會變化。
當時印象最深的,是他說的--
「九十年代的澳門劇場常常作藝術形式上的實驗,
 到了近年來,澳門劇場則常常回應社會議題。」

這句話,可說概括了澳門二十年來的劇場發展--
在賭權開放、經濟發展、社會變遷的同時,
澳門劇場的社會性越來越濃。
無論是一直勇於涉及政治的石頭公社作品,
到陳柏添的《有客到》或莫兆忠的《月黑風高變蟲記》從改編劇看當下澳門,
到近年的《五碌葛》系列及許國權的《七十二家半房客》等原創劇,
每一次都把社會思考帶進劇場。

一月號的《新生代》雜誌,採訪了李宇樑、莫兆忠、許國權及陳飛歷,
談的就是「劇場與社會」的問題;
這次的延伸活動,是面對面的對談,
李宇樑、莫兆忠將現身說法,談劇場,談創作,談社會。
將會是一次思考火花激盪的對談。

地點:瘋堂十號創意園(婆仔屋旁)
時間:2月28日星期日下午三時

   *     *     *

「劇場」究竟是一個充斥虛構故事的場所,還是反映社會人生百態的鏡子?「社會」其實是一個口不對心的演出場地,還是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同時也去觀察評論別人用真實生命進行的表演?

「社會」和「劇場」,是風馬牛不相及,還是互相纏繞著千絲萬縷的瓜葛?不管你是不是劇場愛好份子,都歡迎你加入《新生代》月刊虎年新春第一擊活動--對談:劇場 vs 社會,邀請46期(一月號)封面專題主角--本地重量級編劇李宇樑、資深劇場工作者莫兆忠,以及編輯李展鵬、鄧曉炯,和大家一起論盡「社會」與「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