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0 23:58:30Pan
苦海孤雛Vista版──談《一百萬零一夜》/《貧民百萬富翁》
苦海孤雛Vista版
──談《一百萬零一夜》
一個沒接受過正規教育的窮小子,在電視節目"百萬富翁"中旗開得勝,答中所有問題;他的知識,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有血有淚的貧民生活經驗。《一百萬零一夜》的故事,其實很容易可以弄一個澳門版:如果要問人民幣上的圖案,一個北區的貧窮小孩會比皇朝區的富裕小孩要清楚,因為窮小孩要時常到拱北買東西;如果要問澳門的最低維生指數是多少,窮小孩也許會記得比較清楚,因為這決定著他一家能否拿到政府援助;如果要問澳門何時開始使用密閉式垃圾房,窮小孩也可能會比較印象深刻,因為,減少了大垃圾箱之後,他的婆婆的拾荒生活更加困難。這就是《一百萬零一夜》的主題:知識跟社會階級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知識背後的血與淚
用凌厲的影像,結合了遊戲節目、愛情故事、印度風貌,《一百萬零一夜》最成功的是對社會弱勢的描繪。窮小子答對宗教題,因為他曾經慘遭宗教暴力,痛失母親;他答對了文學題,因為他兒時曾淪為被黑幫操控的乞丐,為求乞到更多錢,他必須練習由詩歌改編成的歌;他知道一百元美金上的頭像是誰,因為成了街童的他曾賺(及偷)了不少美國遊客的錢。電影揭露了一個問題,也就是知識對不同階級的意義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而透過主角賈馬的"豐富"知識,電影展示了印度貧民的生活狀況,那是活在中國的我們不會太陌生的:出身貧窮的人,很可能淪為露宿者、乞丐、小偷、黑幫。
不過,導演丹尼保爾展示的不是粵語殘片式的貧窮,而是在廿一世紀的全球化下的貧窮。因為印度泰姬陵吸引了大量西方遊客,賈馬就騙遊客的錢、偷他們的東西,用另類方式賺美金;因為西方富國的不少公司為減省開支,把電話熱線中心遷到發展中國家,而賈馬就在這樣的公司工作,他要騙客戶說他身在倫敦。當然,片中的電視節目"百萬富翁"就是席捲全球的西方玩意,港澳觀眾也熟悉不過了。旅遊業的興旺、勞工的外移、跨國的媒體工業,都是全球化的重要指標。
如果《一百萬零一夜》的故事有點像狄更斯的《苦海孤雛》,那麼,這就是全球化時代的最新Vista版《苦海孤雛》。這孤雛有時因全球化而獲益,外國遊客及跨國公司都曾給賈馬賺錢的機會,然而,他跟西方的關係卻不是對等的:在旅遊景點,他要服務外國人,在跨國公司,他則是個廉價的沒有尊嚴的勞工,終日要假裝自己不在祖國印度。《一百萬零一夜》的故事在今天,有一定的普世意義。
成功靠機會?運氣?
另外,雖然《一百萬零一夜》沒有任何對印度政府的直接批評,但是,電影卻隱約指出了在全球化下的民族國家的危機。當節目主持人問賈馬印度國徽上的字句時,他答不上來。沒受過基礎教育的他,只知道賺美金,因此他認得美金紙鈔上的美國偉人,不了解自己國家的徽章。拍過《迷幻列車》的丹尼保爾這次仍然用了躍動的凌厲影像,他尤其喜歡捕捉一種流動的狀態,有時在火車上穿越大地,有時在貧民窟你追我逐。電影人物在肉體上的不安定,也隱喻了身份的浮動性--他因宗教身份而流離失所,他因貧民身份而活得朝不保夕,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國家是疏離的。對比著其國家意識的薄弱(例如對國徽不認識),他更認識的是美金,以及工作場所中的(偽)英國。電影中唯一出現的國家權力象徵--警方,只是一群對他濫用酷刑的蠻不講理的人。他親近的,反而是流行文化──印度電影,而不是國家體制。
從民族國家與社會階級的角度去解讀,電影的結局就妙了。首先,令賈馬致富的是外國的電視節目,以及印度的電視台。全球化的傳媒工業造就了他的幸福,並不是國家的功勞。相反,身為國家機關的警方,扮演的是阻止他成功的角色。另外,賈馬最後贏得千萬獎金,然而,他靠的仍然是幸運,因為他並不知道最後一道題的答案。在發展中國家,面對社會不公,一個貧民就算努力一輩子都很難成為富翁,除了"撈偏門"行古惑可能致富,另一可以靠的就是運氣了。因此,電影的大團圓結局也許的確有幾分荷里活式的廉價樂天,但是,賈馬最後胡亂猜中答案,卻道出一個殘酷的事實:老老實實的他如果沒有運氣,致富就難於登天。說到底,整個節目對他來說就是運氣的賭博,主持問他的問題恰好與他的往事有關,那不是運氣是什麼?
電影的這一筆,對應了活地阿倫舊作《迷失決勝分》中一場意義非淺的戲:一群朋友在討論運氣跟努力哪一樣對人生起決定作用時,富家女覺得努力最緊要,而窮小子則說運氣是人生成敗關鍵。這段戲的弦外之音是:富人有著社會優勢,做事事半功倍,他們往往不自覺是幸運兒,而把成功歸於努力,但對窮人來說,由於起點低機會少,再努力都可能與成功無緣,因此他們傾向相信運氣。
更弱勢的弱勢
然而,說到運氣,《一百萬零一夜》中的賈馬仍然是比較幸運的──我不是說他贏得獎金的幸運,而是他身為男人的幸運。他雖然曾流離失所,曾身陷險境,但他仍是相對獨立自主的個體,起碼比女主角好多了。片中的女角,由始至終是個等待男人救援的弱者。兒時她被賈馬收留,少年時、長大成人後,她也是等待賈馬拯救。這是《一百萬零一夜》另一個殘酷(甚至可能更殘酷)的訊息:原來弱勢也是有級別的,男性貧民再慘,他的人生還是比女性貧民要強,他還可以有能力救她脫苦海呢。那麼,有什麼人比一般女性貧民更低等更悲慘?那自然就是長得醜的女性貧民了!君不見電影努力捕捉女主角的美麗,賈馬就曾強調她是世上最美的女人,如果她不靚女,她會有魅力令賈馬鍥而不捨的救她嗎?天曉得!
《一百萬零一夜》也許是近年來最雅俗共賞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在活潑的手法、緊湊的情節與澎湃的戲劇性背後,是一則充滿針對性的廿一世紀寓言。而電影的妙處,是它的廣泛適用性,片中的印度孟買如果改成中國深圳、越南胡志明市,大概有一樣效果。那個孟買,其實是全球化世代的一個世界縮影。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演藝版,3月19日)
──談《一百萬零一夜》
一個沒接受過正規教育的窮小子,在電視節目"百萬富翁"中旗開得勝,答中所有問題;他的知識,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有血有淚的貧民生活經驗。《一百萬零一夜》的故事,其實很容易可以弄一個澳門版:如果要問人民幣上的圖案,一個北區的貧窮小孩會比皇朝區的富裕小孩要清楚,因為窮小孩要時常到拱北買東西;如果要問澳門的最低維生指數是多少,窮小孩也許會記得比較清楚,因為這決定著他一家能否拿到政府援助;如果要問澳門何時開始使用密閉式垃圾房,窮小孩也可能會比較印象深刻,因為,減少了大垃圾箱之後,他的婆婆的拾荒生活更加困難。這就是《一百萬零一夜》的主題:知識跟社會階級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知識背後的血與淚
用凌厲的影像,結合了遊戲節目、愛情故事、印度風貌,《一百萬零一夜》最成功的是對社會弱勢的描繪。窮小子答對宗教題,因為他曾經慘遭宗教暴力,痛失母親;他答對了文學題,因為他兒時曾淪為被黑幫操控的乞丐,為求乞到更多錢,他必須練習由詩歌改編成的歌;他知道一百元美金上的頭像是誰,因為成了街童的他曾賺(及偷)了不少美國遊客的錢。電影揭露了一個問題,也就是知識對不同階級的意義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而透過主角賈馬的"豐富"知識,電影展示了印度貧民的生活狀況,那是活在中國的我們不會太陌生的:出身貧窮的人,很可能淪為露宿者、乞丐、小偷、黑幫。
不過,導演丹尼保爾展示的不是粵語殘片式的貧窮,而是在廿一世紀的全球化下的貧窮。因為印度泰姬陵吸引了大量西方遊客,賈馬就騙遊客的錢、偷他們的東西,用另類方式賺美金;因為西方富國的不少公司為減省開支,把電話熱線中心遷到發展中國家,而賈馬就在這樣的公司工作,他要騙客戶說他身在倫敦。當然,片中的電視節目"百萬富翁"就是席捲全球的西方玩意,港澳觀眾也熟悉不過了。旅遊業的興旺、勞工的外移、跨國的媒體工業,都是全球化的重要指標。
如果《一百萬零一夜》的故事有點像狄更斯的《苦海孤雛》,那麼,這就是全球化時代的最新Vista版《苦海孤雛》。這孤雛有時因全球化而獲益,外國遊客及跨國公司都曾給賈馬賺錢的機會,然而,他跟西方的關係卻不是對等的:在旅遊景點,他要服務外國人,在跨國公司,他則是個廉價的沒有尊嚴的勞工,終日要假裝自己不在祖國印度。《一百萬零一夜》的故事在今天,有一定的普世意義。
成功靠機會?運氣?
另外,雖然《一百萬零一夜》沒有任何對印度政府的直接批評,但是,電影卻隱約指出了在全球化下的民族國家的危機。當節目主持人問賈馬印度國徽上的字句時,他答不上來。沒受過基礎教育的他,只知道賺美金,因此他認得美金紙鈔上的美國偉人,不了解自己國家的徽章。拍過《迷幻列車》的丹尼保爾這次仍然用了躍動的凌厲影像,他尤其喜歡捕捉一種流動的狀態,有時在火車上穿越大地,有時在貧民窟你追我逐。電影人物在肉體上的不安定,也隱喻了身份的浮動性--他因宗教身份而流離失所,他因貧民身份而活得朝不保夕,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國家是疏離的。對比著其國家意識的薄弱(例如對國徽不認識),他更認識的是美金,以及工作場所中的(偽)英國。電影中唯一出現的國家權力象徵--警方,只是一群對他濫用酷刑的蠻不講理的人。他親近的,反而是流行文化──印度電影,而不是國家體制。
從民族國家與社會階級的角度去解讀,電影的結局就妙了。首先,令賈馬致富的是外國的電視節目,以及印度的電視台。全球化的傳媒工業造就了他的幸福,並不是國家的功勞。相反,身為國家機關的警方,扮演的是阻止他成功的角色。另外,賈馬最後贏得千萬獎金,然而,他靠的仍然是幸運,因為他並不知道最後一道題的答案。在發展中國家,面對社會不公,一個貧民就算努力一輩子都很難成為富翁,除了"撈偏門"行古惑可能致富,另一可以靠的就是運氣了。因此,電影的大團圓結局也許的確有幾分荷里活式的廉價樂天,但是,賈馬最後胡亂猜中答案,卻道出一個殘酷的事實:老老實實的他如果沒有運氣,致富就難於登天。說到底,整個節目對他來說就是運氣的賭博,主持問他的問題恰好與他的往事有關,那不是運氣是什麼?
電影的這一筆,對應了活地阿倫舊作《迷失決勝分》中一場意義非淺的戲:一群朋友在討論運氣跟努力哪一樣對人生起決定作用時,富家女覺得努力最緊要,而窮小子則說運氣是人生成敗關鍵。這段戲的弦外之音是:富人有著社會優勢,做事事半功倍,他們往往不自覺是幸運兒,而把成功歸於努力,但對窮人來說,由於起點低機會少,再努力都可能與成功無緣,因此他們傾向相信運氣。
更弱勢的弱勢
然而,說到運氣,《一百萬零一夜》中的賈馬仍然是比較幸運的──我不是說他贏得獎金的幸運,而是他身為男人的幸運。他雖然曾流離失所,曾身陷險境,但他仍是相對獨立自主的個體,起碼比女主角好多了。片中的女角,由始至終是個等待男人救援的弱者。兒時她被賈馬收留,少年時、長大成人後,她也是等待賈馬拯救。這是《一百萬零一夜》另一個殘酷(甚至可能更殘酷)的訊息:原來弱勢也是有級別的,男性貧民再慘,他的人生還是比女性貧民要強,他還可以有能力救她脫苦海呢。那麼,有什麼人比一般女性貧民更低等更悲慘?那自然就是長得醜的女性貧民了!君不見電影努力捕捉女主角的美麗,賈馬就曾強調她是世上最美的女人,如果她不靚女,她會有魅力令賈馬鍥而不捨的救她嗎?天曉得!
《一百萬零一夜》也許是近年來最雅俗共賞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在活潑的手法、緊湊的情節與澎湃的戲劇性背後,是一則充滿針對性的廿一世紀寓言。而電影的妙處,是它的廣泛適用性,片中的印度孟買如果改成中國深圳、越南胡志明市,大概有一樣效果。那個孟買,其實是全球化世代的一個世界縮影。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演藝版,3月19日)
阿po
2009-03-26 23:46:59
這套戲其實也具有濃厚的美國精神~
印度背景, 美國夢的延續~
台長PAN
2009-03-25 23:14:23
淺行:
謝謝你的資料補充. 我還有個疑問,因為印象中都是回教壓迫印度教的多,看電影才知道印度教也壓迫回教~
小寂:
印象中,DANNY BOYLE的戲最過癮的是<同屋三分驚>,好好笑的黑色幽默. 他近年的作品真的不怎麼辦. 至於<一百萬>,我覺得前三分一很好看很新鮮,但後來陷入了愛情的陳腔濫調就沒那麼好看了. 那過於偉大的愛情真的沖走了很多電影原有的批判意識,是一敗筆.
阿po:
是的,是有點美國夢的味道..但電影隱約傳遞的運氣決定論,卻又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我才寧願把它放在階級的脈絡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