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5 00:51:19Pan

陳冠希,對不起!

  
  “人類只有將個人的生活與社會的歷史這兩者放在一起認識,才能真正了解它們。”(摘自C.Wright Mills的《社會學的想像力》)

陳冠希:

  當整個社會認為你欠了他們,我很清楚,如果我對你表示同情,如果我要反過來向你道歉,我也會跟你一樣,被眾人丟石頭。但是,出於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出於一個傳媒工作者的醒覺,我必須代表整個社會跟你說一聲:對不起!

  你的罪狀,包括行為不檢、疏於保護秘密資料、事發後沒即時協助警方調查,以上種種,世人都煎皮拆骨的把你批評過了。然而,當全世界要置你於死地時,卻很少人冷靜下來,想想是怎樣的社會文化孕出一個陳冠希。當你的“淫亂”與“下賤”被定性為只屬於娛樂圈,那就似乎跟我們沒什麼切身關係。我們往沙發一靠,翹起二郎腿,輕鬆地當上道德判官;我們像不負責任的政客,把你的事件歸類為“個別事件”,強辯說這跟整個社會沒什麼關係。但事情卻剛剛相反,這個社會的很多環節一定是出了問題,然後才有你這次事件。你當然對事件責無旁貸,但你也承受了不少社會問題的惡果。

為教育滯後說對不起

  對不起!我們的教育制度嚴重滯後。小時候,我們要尋找色情資訊是多麼困難,無論是買色情雜誌或租色情影帶,我們都怕被親友看到,隨後還有棘手的收藏問題。然而,今天的色情資訊卻是無時無刻向我們招手,包括網上無孔不入的色情廣告、報紙的風月版、八卦周刊的軟性色情。然而,面對媒體的巨變,教育制度卻幾乎是十年如一日。我們沒有完善的性教育課程,沒有系統的傳媒教育,學校很少教兩性如何互相尊重,老師不主動分析色情資訊,老師沒能力跟學生談傳播理論。甚至,至今還有教會學校教學生不要用安全套,也視口交為罪行,原因竟是這些性行為跟生育無關。

既然沒有正當渠道,好奇的年輕人便只有靠旁門左道的材料去認識性愛,例如AV。他們一接觸性,便是那些經過扭曲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冰清玉潔、循規蹈矩,反而是奇蹟呢!雖然你於加拿大長大,彼邦的教育似乎辦得較好,然而,從加拿大高企的性犯罪率可見,西方不少地區的性教育仍然追不上時代。而你,就被這種色情文化毒害。

為社會無知說對不起

對不起!我們這個社會的思考能力低落。二十年前,我們聽梅艷芳唱《壞女孩》就認定她是壞女孩,今天,我們看Twins的形象就以為她們是處女。因為沒有傳媒教育,我們對傳媒資訊照單全收,甚至把藝人當成榜樣,這根本是教育的失敗、觀眾的無知。你自稱是一個很壞的榜樣,很多人終於收貨,社會上卻少有失職的官員出來說一句“我是個壞榜樣”。我們對明星的要求竟比對高官還要高,奇哉。

更甚者,很多人沒有搞清楚事件的受害者是誰。我們不斷向你丟石頭,卻沒有留下一塊石頭丟那個照片發佈者,更匪夷所思的是,有人更視發照片的人是為民除害的英雄奇拿。民間的話題,完全被八卦傳媒牽著走;我們最關注的,是阿嬌如何被反對者圍攻,是張柏芝會否離婚,又或是你會不會自殺。很多人很樂於看到你們身敗名裂、精神崩潰,卻沒多少人批判教育及傳媒的問題,更沒幾個人對你們付出一點同理心。最令人齒冷的,就是眾多觀眾投訴Twins上籌款節目。正所謂不看僧面也看佛面,而這些人竟然反對他們為災民籌款,那種冷血可說是世界奇觀。傳媒畢竟是為了錢而推波助瀾,而我們在你們的傷口上灑鹽,則是損人不利己。當人們失去了對受害者的最基本同情,這就是一個社會的真正墮落,這比起你們的“墮落”可怕百倍。

因為教育的落後、傳媒的歪風,再加上這個社會長期看不起人文社會學科,於是,當問題出現,我們就措手不及,沒有能力宏觀地反思整個事件牽涉的各個環節問題。於是,我們便又使出那最古老的武器──道德,罵你們淫你們賤你們壞。最後,事件的結論便是“道德淪亡”四個大字。而這種咸豐年的悲嘆,究竟有沒有可能幫我們解決性別、教育、傳媒及隱私等各種現代社會的問題?

美國學者C.Wright Mills在其名著《社會學的想像力》中提到,我們的生活模式與社會歷史潮流有錯綜複雜的關係。也就是說,社會上很多看似是很個人、很個別的事情,其實與整個社會文化結構有關。他提出的“社會學的想像力”,聯繫個人問題與社會結構,幫我們看清社會的全貌。你的這次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若沒有泛濫的色情資訊,若教育制度不是如此落後,若傳媒不存在這般歪風,也許,就不會有你的故事。這次事件明明曝露了社會的眾多問題,而我們賴皮地把一切責任推在一個年輕人身上。刑法典有所謂的“適度原則”,法官對一個罪犯的懲罰必須與所犯罪行成適當比例,例如對一個在超市盜竊的人,不會判他十年監禁。明顯地,今天你所受的惡果,已經不成比例。 
那天你在記者會中道歉,我彷彿在你眼神中看到一絲的不忿。我很擔心,這件事會毀了你的一生,令你憤世嫉俗,而你畢竟不曾傷天害理。陳冠希,你已道歉了,你已承受惡果了,但這個社會卻欠了你一句“對不起”! 

(《澳門日報》視野版,3月3日)
台長PAN 2008-04-25 23:37:10

JOE:
真的是你呀!! 歡迎常來!!

joe 2008-04-23 02:55:01

被李發現了..呵呵叮

joe 2008-04-18 16:39:16

十分認同老師你的說法,榜樣兩個字放在藝人身上太重了,我認為這次事件中,最可悲的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錯在那裏,現在的藝人都是包裝出來的,可以說是沒有個性可言,難怪現在沒有明星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才有特別之處,但現在新一代的藝人很難找到他們獨特之處

版主回應
是呀. 整個社會只看表象,而且還自以為是.
對了,你是阿勝嗎?
2008-04-19 0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