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4 02:14:35Pan
你(的城市)叫什麼名字?--談城市空間的定義與命名
你(的城市)叫什麼名字?
──談城市空間的定義與命名
這是一道社會時事分析題:以下的事件有何共通之處?在澳門,傳統社團不希望與遊行隊伍在回歸紀念日共用祐漢公園,燈塔的景觀受到本土市民及聯合國的關注;在香港,保育團體要力保景賢里,但業主卻先下手為強急急清拆,當然還有更早時的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事件;在中國大陸,一個個“釘子戶”不滿權益受損,與政府及發展商對抗。
以上新聞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有關於城市空間的爭奪。祐漢公園的爭奪,顯示出一個公園可能潛藏的政治性,以及澳門北區公共空間的不足;對燈塔景觀、景賢里及兩個碼頭的保育運動,是文化遺產與商業發展之爭;“釘子戶”要守護居住空間,則曝露出老居民的權益與城市高速發展的矛盾。
廿一世紀的問題:空間
的確,生活在現代城市,當衣、食、住、行中最叫人傷腦筋的總是住屋問題,我們就知道,廿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往往是源於空間:居民希望房價在合理的水位,中小企希望鋪租不是天文數字,但商家總想推高房價及鋪租;保育團體希望維護舊建築,市民希望保留集體回憶,但商人卻總是希望不斷的開發,不斷推倒舊的建新的。至於各地的政府則嘗試在城市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有的政府成功,有的政府被千夫所指。
現代社會的空間問題是個大議題,這次先要討論的是空間如何被命名、被定義,以及其背後的一番權力運作,早前台灣的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是很好的教材。陳水扁要把中正紀念堂更名為“自由廣場”,並拆掉“大中至正”的牌扁,這並不只是一場政治秀;藉著更名,他要重新定義這片城市空間,把它“去蔣化”、“去國民黨”化。
審視一下台北的重要地標,當可發現民進黨原來是沒有一席之地的:總統府是日治時代的建築,充滿殖民色彩;中正紀念堂是國民黨的產物,供奉著的是蔣介石;台北車站作為交通樞紐,是一片相對政治中立的空間;最新的101大樓則是一個沒有政治性只有商業性的地標。如此看來,陳水扁要巧取豪奪中正紀念堂的詮釋權的理由就相當明顯:他要取得這片空間的命名權,把這個地標收為他自己及民進黨所有。
地下世界:可怕的?時尚的?
文化研究早有論及,社會上任何事物的意義都是流動的而非固定的,它們等待有人替它加上一個定義,把它的意義凝固下來,然而,這種凝固卻又不是永恆的,它會隨著社會變化而有所不同。城市空間就是如此,常處於一種等待被定義的狀態。
香港學者潘國靈在《城市學》中談到了“地下世界”這片空間如何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意義:在中國傳統中,“地下”代表的是墳墓,是陰間地府,在古典文學中,“地下”代表黑暗失序,為世俗所不容,鉅著《悲慘世界》就描繪了巴黎的那個貧窮又恐怖的地下世界;到了近百年,當交通網絡發展,大城市都有地下鐵、地下隧道,“地下”變得不再可怕,它只是一片富功能性的城市空間;然而,近年來,當城市空間不敷使用,不少城市開發地下商場、地下街,“地下”空間頓時變得時尚、摩登、愉悅,台北捷運的地下書街、地下畫廊、地下咖啡廳就是一例。隨著社會變遷,過去數百年我們對“地下世界”的觀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它的意義一直是開放的、流動的,被政治力量(如城市發展政策)及資本主義力量(如地產商)定義著。
當然,亦有民間的有心人想參與空間的定義與命名。龍應台對空間的觀察頗為敏銳,她在香港大學當客席教授時,發現港大與中國近代文化史的密切關係,她便向港大提出建議:在校園中有歷史意義的角落豎立告示牌,說明其背後的故事,介紹如張愛玲、朱光潛及陳寅恪等人物在港大的足跡,讓學生及遊人了解港大的另一面,另外,她希望港大重燃人文精神傳統。這其中的第一個建議,看似簡單,但卻是大有學問:龍應台其實是想港大重新定義校園空間,讓它的文化意義被凝固,被廣泛認識,以抗衡日趨功利的校園風氣,那其實是一項有關空間命名的文化工程。
──談城市空間的定義與命名
這是一道社會時事分析題:以下的事件有何共通之處?在澳門,傳統社團不希望與遊行隊伍在回歸紀念日共用祐漢公園,燈塔的景觀受到本土市民及聯合國的關注;在香港,保育團體要力保景賢里,但業主卻先下手為強急急清拆,當然還有更早時的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事件;在中國大陸,一個個“釘子戶”不滿權益受損,與政府及發展商對抗。
以上新聞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有關於城市空間的爭奪。祐漢公園的爭奪,顯示出一個公園可能潛藏的政治性,以及澳門北區公共空間的不足;對燈塔景觀、景賢里及兩個碼頭的保育運動,是文化遺產與商業發展之爭;“釘子戶”要守護居住空間,則曝露出老居民的權益與城市高速發展的矛盾。
廿一世紀的問題:空間
的確,生活在現代城市,當衣、食、住、行中最叫人傷腦筋的總是住屋問題,我們就知道,廿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往往是源於空間:居民希望房價在合理的水位,中小企希望鋪租不是天文數字,但商家總想推高房價及鋪租;保育團體希望維護舊建築,市民希望保留集體回憶,但商人卻總是希望不斷的開發,不斷推倒舊的建新的。至於各地的政府則嘗試在城市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有的政府成功,有的政府被千夫所指。
現代社會的空間問題是個大議題,這次先要討論的是空間如何被命名、被定義,以及其背後的一番權力運作,早前台灣的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是很好的教材。陳水扁要把中正紀念堂更名為“自由廣場”,並拆掉“大中至正”的牌扁,這並不只是一場政治秀;藉著更名,他要重新定義這片城市空間,把它“去蔣化”、“去國民黨”化。
審視一下台北的重要地標,當可發現民進黨原來是沒有一席之地的:總統府是日治時代的建築,充滿殖民色彩;中正紀念堂是國民黨的產物,供奉著的是蔣介石;台北車站作為交通樞紐,是一片相對政治中立的空間;最新的101大樓則是一個沒有政治性只有商業性的地標。如此看來,陳水扁要巧取豪奪中正紀念堂的詮釋權的理由就相當明顯:他要取得這片空間的命名權,把這個地標收為他自己及民進黨所有。
地下世界:可怕的?時尚的?
文化研究早有論及,社會上任何事物的意義都是流動的而非固定的,它們等待有人替它加上一個定義,把它的意義凝固下來,然而,這種凝固卻又不是永恆的,它會隨著社會變化而有所不同。城市空間就是如此,常處於一種等待被定義的狀態。
香港學者潘國靈在《城市學》中談到了“地下世界”這片空間如何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意義:在中國傳統中,“地下”代表的是墳墓,是陰間地府,在古典文學中,“地下”代表黑暗失序,為世俗所不容,鉅著《悲慘世界》就描繪了巴黎的那個貧窮又恐怖的地下世界;到了近百年,當交通網絡發展,大城市都有地下鐵、地下隧道,“地下”變得不再可怕,它只是一片富功能性的城市空間;然而,近年來,當城市空間不敷使用,不少城市開發地下商場、地下街,“地下”空間頓時變得時尚、摩登、愉悅,台北捷運的地下書街、地下畫廊、地下咖啡廳就是一例。隨著社會變遷,過去數百年我們對“地下世界”的觀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它的意義一直是開放的、流動的,被政治力量(如城市發展政策)及資本主義力量(如地產商)定義著。
當然,亦有民間的有心人想參與空間的定義與命名。龍應台對空間的觀察頗為敏銳,她在香港大學當客席教授時,發現港大與中國近代文化史的密切關係,她便向港大提出建議:在校園中有歷史意義的角落豎立告示牌,說明其背後的故事,介紹如張愛玲、朱光潛及陳寅恪等人物在港大的足跡,讓學生及遊人了解港大的另一面,另外,她希望港大重燃人文精神傳統。這其中的第一個建議,看似簡單,但卻是大有學問:龍應台其實是想港大重新定義校園空間,讓它的文化意義被凝固,被廣泛認識,以抗衡日趨功利的校園風氣,那其實是一項有關空間命名的文化工程。
殖民時代的空間:被仰望?被唾棄?
從這個角度去審視澳門的城市空間,便甚為有趣。殖民地代,澳門人處處要仰望葡國人──說的是遍佈澳門的葡人雕像。舊法院前是航海家歐維治,華士古花園有另一航海家華士古達伽瑪,得勝花園紀念的是葡人戰勝荷蘭人,葡京酒店前以往有總督阿馬喇像,議事亨前地以往有葡國軍官美士基打銅像。當這些葡國殖民史上的重要人物遍佈城市,澳門人每天要抬起頭看這些雕像,久而久之,我們自然感覺低人一等。用城市空間去宣示聲威,是很多殖民者使用的“心理戰”。
然而,由於空間的意義是流動的,中間其實存著定義權的爭奪戰,掌權者並不是長勝將軍。回歸前的那些中葡友好紀念碑,無論是融和門、東方拱門,或是大三巴前的“男女與狗”,都一致被澳門市民厭棄。表面的原因,是這些紀念碑花費鉅大,而且有偷工減料之嫌,例如石塊剝落的融和門,已禁止遊人走近。然而,這些紀念碑被唾棄的真正原因,卻是市民對前殖民政府的情緒反射──討厭一座建築,代表的是對殖民政府的不滿。
這些紀念碑的意義,就這樣被固定了。其實,它們在建築美學上並非乏善可陳,它們甚至是頗有創意的現代建築──融和門的造型使它可以跟周遭環境對話,遊人可以用巨柱與巨柱之間的縫隙作景框,從不同角度擷取西灣風光,至於俗稱“生锈鐵”的東方拱門亦甚有趣,它的造型是簡約的現代的,但它的材料卻選用了會隨時間變色的鐵材,它像古典時期的木材或石材建築,會老會舊,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意念非常新穎。但是,多數澳門人倒不管它們在建築美學上的價值,因為它們的意義是關於民族情感的,是關於被殖民者對殖民者的複雜歷史情結的。而這個例子的有趣之處,在於澳葡政府有意在重要的城市空間留下殖民者的標誌,要的是流芳百世,但卻弄巧成拙,這些空間最後的意義反而是代表了殖民者的不堪。
回歸後的空間:睹橋思貪腐?
回歸後的空間又如何?我一向很喜歡西灣大橋,那橋面的造型,令人想起紐約的布魯克林大橋,簡約又有美感,而純白色的外觀則讓它容易融入周遭的天空、山巒、河流風光。如果要選回歸後的地標性建築,西灣大橋會得到我的一票,它比那些大型酒店賭場有美感得多。
然而,很可惜,在歐文龍案的審訊過程中,西灣大橋被懷疑是其中一個受賄項目,我頓時對它的印象打了折扣。雖說建築藝術不應與政治混為一談,它的設計成功就是成功,這跟高官是否受賄無關,然而,作為一個澳門人,現在每次路經西灣大橋,我卻不能忘了這是涉嫌受賄的公共建設,大大的“貪污”兩個字彷彿刻了在橋上。如是,雖然歐案仍未蓋棺論定,但西灣大橋對我的意義已經不同了。這種心情,相信不是我所獨有的。
這就是特區政治當下面對的挑戰:當東亞運的眾多大型建設超支嚴重,當歐案涉及的公共工程幾乎是遍佈澳門,這些醜聞會把這些城市空間重新定義。就像不少澳門人對那些中葡友好紀念碑的反感,也許不少人會“睹物思貪腐”,處處想起政府的失誤。而城市空間,則恰恰是我們對一個城市產生認同感的重要一環:我小時候對澳門的歸屬感,就是源於南灣及西灣堤岸的美景;在巴黎,山頂的聖心教堂是很多人的心靈歸屬;很多人喜歡東京,也是因為台場的彩虹橋及東京鐵塔。如今,當澳門的城市空間被超支事件及歐案改變了意義,必影響市民對澳門的認同感。
小結:為何要保護燈塔景觀?
城市空間的博奕,牽涉了非常微妙的命名及定義的過程,那其中有政治力量,有商業勢力,也有居民的集體回憶及認同感。因此,保護燈塔景觀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當近年來澳門湧現不少社會問題,當市民對城市高速發展生疑,我們便唯有藉著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古蹟得到一點慰藉,這就是城市空間在心靈層面的奇妙作用;路過舊大橋,我們從主教山大教堂得到一點安慰,同理,我們也希望常常有燈塔的光作伴。
這些地標的意義被界定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城市被命名的過程。看到燈塔,我們就認得出澳門,叫得出澳門的名字。我們只是擔心,有一天,我們認不出自己的城市,叫不出它的名字。那情形就像,很多現代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忘了自我,忘了自己的名字,被異化(Alienation)。就像我坐車從舊大橋回澳門,那些金光閃閃的霓虹燈看來陌生又詭異,常叫我忘了身在何方,甚至忘了自己是誰。你叫什麼名字?你的城市叫什麼名字?誰為我們命名?這個人類的最基本問題,跟城市空間有千頭萬緒的關係。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視野版,2007年12月)
圖片來源:愛比死更冷
http://ww999ww.blogspot.com/
(太皮,借圖片一用,唔好意思..)
從這個角度去審視澳門的城市空間,便甚為有趣。殖民地代,澳門人處處要仰望葡國人──說的是遍佈澳門的葡人雕像。舊法院前是航海家歐維治,華士古花園有另一航海家華士古達伽瑪,得勝花園紀念的是葡人戰勝荷蘭人,葡京酒店前以往有總督阿馬喇像,議事亨前地以往有葡國軍官美士基打銅像。當這些葡國殖民史上的重要人物遍佈城市,澳門人每天要抬起頭看這些雕像,久而久之,我們自然感覺低人一等。用城市空間去宣示聲威,是很多殖民者使用的“心理戰”。
然而,由於空間的意義是流動的,中間其實存著定義權的爭奪戰,掌權者並不是長勝將軍。回歸前的那些中葡友好紀念碑,無論是融和門、東方拱門,或是大三巴前的“男女與狗”,都一致被澳門市民厭棄。表面的原因,是這些紀念碑花費鉅大,而且有偷工減料之嫌,例如石塊剝落的融和門,已禁止遊人走近。然而,這些紀念碑被唾棄的真正原因,卻是市民對前殖民政府的情緒反射──討厭一座建築,代表的是對殖民政府的不滿。
這些紀念碑的意義,就這樣被固定了。其實,它們在建築美學上並非乏善可陳,它們甚至是頗有創意的現代建築──融和門的造型使它可以跟周遭環境對話,遊人可以用巨柱與巨柱之間的縫隙作景框,從不同角度擷取西灣風光,至於俗稱“生锈鐵”的東方拱門亦甚有趣,它的造型是簡約的現代的,但它的材料卻選用了會隨時間變色的鐵材,它像古典時期的木材或石材建築,會老會舊,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意念非常新穎。但是,多數澳門人倒不管它們在建築美學上的價值,因為它們的意義是關於民族情感的,是關於被殖民者對殖民者的複雜歷史情結的。而這個例子的有趣之處,在於澳葡政府有意在重要的城市空間留下殖民者的標誌,要的是流芳百世,但卻弄巧成拙,這些空間最後的意義反而是代表了殖民者的不堪。
回歸後的空間:睹橋思貪腐?
回歸後的空間又如何?我一向很喜歡西灣大橋,那橋面的造型,令人想起紐約的布魯克林大橋,簡約又有美感,而純白色的外觀則讓它容易融入周遭的天空、山巒、河流風光。如果要選回歸後的地標性建築,西灣大橋會得到我的一票,它比那些大型酒店賭場有美感得多。
然而,很可惜,在歐文龍案的審訊過程中,西灣大橋被懷疑是其中一個受賄項目,我頓時對它的印象打了折扣。雖說建築藝術不應與政治混為一談,它的設計成功就是成功,這跟高官是否受賄無關,然而,作為一個澳門人,現在每次路經西灣大橋,我卻不能忘了這是涉嫌受賄的公共建設,大大的“貪污”兩個字彷彿刻了在橋上。如是,雖然歐案仍未蓋棺論定,但西灣大橋對我的意義已經不同了。這種心情,相信不是我所獨有的。
這就是特區政治當下面對的挑戰:當東亞運的眾多大型建設超支嚴重,當歐案涉及的公共工程幾乎是遍佈澳門,這些醜聞會把這些城市空間重新定義。就像不少澳門人對那些中葡友好紀念碑的反感,也許不少人會“睹物思貪腐”,處處想起政府的失誤。而城市空間,則恰恰是我們對一個城市產生認同感的重要一環:我小時候對澳門的歸屬感,就是源於南灣及西灣堤岸的美景;在巴黎,山頂的聖心教堂是很多人的心靈歸屬;很多人喜歡東京,也是因為台場的彩虹橋及東京鐵塔。如今,當澳門的城市空間被超支事件及歐案改變了意義,必影響市民對澳門的認同感。
小結:為何要保護燈塔景觀?
城市空間的博奕,牽涉了非常微妙的命名及定義的過程,那其中有政治力量,有商業勢力,也有居民的集體回憶及認同感。因此,保護燈塔景觀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當近年來澳門湧現不少社會問題,當市民對城市高速發展生疑,我們便唯有藉著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古蹟得到一點慰藉,這就是城市空間在心靈層面的奇妙作用;路過舊大橋,我們從主教山大教堂得到一點安慰,同理,我們也希望常常有燈塔的光作伴。
這些地標的意義被界定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城市被命名的過程。看到燈塔,我們就認得出澳門,叫得出澳門的名字。我們只是擔心,有一天,我們認不出自己的城市,叫不出它的名字。那情形就像,很多現代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忘了自我,忘了自己的名字,被異化(Alienation)。就像我坐車從舊大橋回澳門,那些金光閃閃的霓虹燈看來陌生又詭異,常叫我忘了身在何方,甚至忘了自己是誰。你叫什麼名字?你的城市叫什麼名字?誰為我們命名?這個人類的最基本問題,跟城市空間有千頭萬緒的關係。Create_adam@yahoo.com.hk
(《澳門日報》視野版,2007年12月)
圖片來源:愛比死更冷
http://ww999ww.blogspot.com/
(太皮,借圖片一用,唔好意思..)
Herve Leger dress
2010-11-10 16:10:58
Your site is in my list and when I need something it is easy to find. Thanks!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