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2 11:19:47Pan

澳門這城市的好--從漁村思維到城市發展

  澳門這城市的好     
    ──從漁村思維到城市發展        

  這是一篇需要極大勇氣才能落筆的文章。在這個民怨不少的時期要談澳門的好,談何容易?然而,最近耳聞目睹的許多事情卻叫人納悶,令人不得不反思一個問題──澳門真的有那麼糟嗎?

  近來,尤其是在五一事件之後,社會上媒體上有些令人不安的聲音:不少人懷緬往事,希望澳門回到那個寧靜閒適簡樸的三輪車時代。出於對現況的不滿、對前景的擔憂,這種感受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意見也是有市場的。然而,我卻死也不願意回到那個三輪車的“石器時代”。那時的澳門,根本像一潭死水:我們去一趟台灣都要從香港飛,我們可以一個月在街上碰不到一個外國人,我們就是考個托福都得跑去香港,我們的年輕人的最大志願只有做政府工,那時,我們沒有宣明會,沒有肯德基,買不到英文雜誌,沒有本地的英文報紙。這樣的“寧靜閒適”的澳門,沉悶不堪,沒半點活力,完全不跟外地聯繫接軌--對不起,我不要回去這樣的澳門。

澳門人仍有漁村思維

  為什麼?為什麼不少人竟然眷戀以往那個“鳥不生蛋”的澳門?本地作家寂然最近的一番見解頗能一矢中的:“過去我們強調澳門是小漁村,現在不管你是否喜歡,這已是一座貨襥價實的城市。漁村的生活方式簡單,分工明確,問題不多,但城市的生活卻是各種從不相互充分了解的人的相遇和混合。”“澳門最大的問題也許是大家都忘記了生活在一個發展中的過程,也忘記了在發展過程中會引發劇烈的神經刺激,包括:小規模到大規模;社會同質到社會異質;身體孤立到交流網絡佔優勢;群體團結到個體主義;個人的、面對面的關係到遠距離的關係;不求學識到重視知識等等。”(五月三十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寂然點出了一個重點:不少澳門人還沒有從那種漁村思維中走出來,然後用一種多愁善感的、鄉愁的、懷舊的心情看今天的澳門,有人甚至是抱持一種拒絕變化、拒絕發展的態度去哀悼澳門。他們不知道一個城市自有其複雜性,他們不了解澳門已經不可能、也不應該自外於世界潮流,他們不相信無論陣痛期有多痛,澳門還是要從漁村發展成一個城市。類似的心情可以從台灣看到:當年,台灣的城市化經驗也是痛苦的,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的一大主題就是城鄉的對比:鄉村都是美好的,城市都是萬惡的。這種二分法的思維,是出於人們對於變動太快的發展過程的不安感。今天澳門人的心情正是如此,於是,有人懷舊,有人拒絕發展。

  為什麼漁村生活不值得眷戀?對比城市,漁村是人口同質化的、文化不多元的、社會流動性不高的、資訊閉塞的、傳統觀念穩固的、容不下不同聲音的。在漁村,沒有私隱,沒有什麼自主性,你聽不到不同的意見,你看不到不同的資訊,對於結不結婚,你別無選擇,對於生不生小孩,你無從推諉。澳門以前的確就像一條漁村。請捫心自問,你真的喜歡這樣的地方嗎?

澳門告別了凝滯狀態

寂然在文章中就用了城市社會學大師沃斯(Wirth)的理論來說明鄉村生活跟城市生活的不同,如果順著他的思路走下去,當可發現更多值得我們參考的相關研究:學者費舍(Fisher)就用了“次文化強度”及“非規範行為”兩個概念去定義城市。他認為,城市化會帶來多元的人口結構,不同背景的族群把不同的次文化帶進城市中,而形成一種文化相對多元的城市性格,換句話說,一個地方越有城市特性,次文化類別就越多。當這種次文化的強度越來越大,就會產生非規範行為──也就是從藝術創新到政治異見等一系列的行為,這使得傳統與主流文化不再穩如泰山。

  活在今天的澳門,這就是可喜的地方。當這個地方告別了以往的凝滯狀態,而引來了人口、資金與文化的流動,我們便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次文化,甚至能動搖過時的價值觀與主流的保守力量。簡言之,這就是我們講到爛的“多元”。這兩年來,澳門既有自由行大軍,有來自內地與東南亞的外勞,有來自香港的藝術家與專業人士,也有來自澳洲等地的管理層,這定必令澳門的人口結構更多元,帶來不同的次文化力量,鼓勵正面的非規範行為,而有可能為建立一個“多元澳門”添磚加瓦。

這也許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未來,澳門或會有較大規模的外文書店,澳門人或會融入南亞人的族群,跟他們一起歌舞,為他們爭取權益,年輕一代容易跟外國人交朋友,接觸英文的機會更多,資訊管道不再局限於中文傳媒,而由外國人帶來的“泡Club”(Clubbing)文化又可能改寫“泡夜場一定不是正經人”的刻板印象,我們甚至可以猜想,新的資金會否投資澳門的傳媒事業,改變這裡的傳媒生態……。以往,澳門最沉悶的地方就是只有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思考方式,我們有理由期望藉由人口、資金與文化的多元化與流動性,可以打破澳門的“悶局”。

你準備好做個城市人了嗎?

如果不談以上的“夢”,在我身邊還是發生了不少活生生的有趣事:有學生本來準備要找私人老師練習英文會話,但是,他有天在議事亭前地跟一個菲律賓人聊起來,交了新朋友之餘,他也得到免費練英文的機會;有年輕人進入外資賭場工作,才兩年就被派去拉斯維加斯受訓三次,她深知這樣的機會是以往的澳門沒有的;有人加入了在澳門設立分支的世界性義工組織,體驗NGO(非政治組織)的工作方式。這一期的《新生代》雜誌就報導了幾個就業個案:因為賭權開放,以往一些行頭很窄的專業的生存空間大了:有人負責賭場的影音廣告設計,有人晉升至市場部的主管,有人在賭場做IT專才,這些澳門人的確找到了另一片天地,不再一味是政府工!政府工!政府工!

  我們當然不能忽視當前澳門的種種問題,事實上,從廉政、交通、教育、外勞、黑工、社會風氣到貧富懸殊,澳門的問題的確又多又棘手。不過,如果我們還是用一種鄉村的觀念去批評今天的澳門,一味緬懷過去,卻是不合時宜的,如果因此全盤否定澳門的發展,更是因噎廢食。如何換一種思維方式,把澳門看成一個複雜的城市,而用城市的角度去看去批評今天的澳門,是我們這一代澳門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功課。澳門人,你準備好做個城市人了嗎?Create_adam@yahoo.com.hk

圖片來源:
http://www.trekearth.com/gallery/Asia/photo184453.htm
pan 2007-08-07 01:52:02

阿po:
可惜不在澳門,不然我也很想去聽.
這幾年社會發生的事,其實激發很多人去思考有關這個城市的種種問題,就如你那天所聽到的.無論如何,這些討論都是公民社會建立的基石.
要澳門人認同自己,的確不易,那牽涉的是城鄉認同感與自尊感的建立.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出去? 我會認為不一定要出去,但最好還是出去..

阿po 2007-08-05 10:42:52

展鵬兄:
這兩天在文化中心有一個關於世界主義和雜種本地化的講座, 主講者分別是李漢歐凡先生和陳冠中先生.
在听完他們的見解之後, 發現很多人對澳門的文化發展是抱有一種懷疑的心態, 有些人認為澳門的市場太小, 有些人認為本地人不思進取, 有些人就認為政府太強勢了, 一般居民是很難有自己的聲音
還有, 有人提出對風火台的失望, 他覺得一些細節問題反映了該節目的求其, 例如布景很隨便, 宣傳不足, 主持人的見解不夠真實, 好像受到限制等等
我听完之後, 心中有一種感覺, 如果一個澳門人要成為一個擁有多元思想的人, 是不是一定要走出去世界呢? 還有, 又如何令更多澳門人認同自己地方的制造呢?或者, 是不是澳門人一直都缺乏這種認同心態呢?

疯 子 " 2007-07-12 15:05:16

我也很同意哦

........... 開心

版主回應
thx!!!!!! 2007-07-14 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