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3 21:09:09Pan
重新定義澳門製造--電影節本地作品精選
重新定義澳門製造
──談“澳門電影及錄像節”的本地作品
由文化中心主辦的“澳門電影及錄像節”除了來自香港電影節的作品,今年還增加“澳門製造”的單元,把部分席位留給本土創作。在錄像空間的“全澳原創錄像展”及旅遊學院的“全澳大專生錄像比賽”之外,“澳門製造”提供多一個平台讓本地作品曝光。這次文心中心還邀請了專業的評審篩選入圍作品,如果你對本土創作有興趣,但又擔心這些作品水準參差,這次不用猶豫了,因為,經評審選出的作品雖未必齣齣精彩絕倫,但肯定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除了水準有一定保證,這次“澳門製造”的作品還或多或少地重新定義了本地錄像創作:有人打破了低成本錄像常常錯陋百出的慣例,形神俱似地拍出科幻懷舊愛情片;有人用簡單的場景與簡陋的資源,拍出效果理想的驚慄短片;有人審視澳門的城市空間,罕見地書寫年輕人對城市變遷的點滴感受。這些新嘗試,都是本澳錄像創作人的步步腳蹤,現推薦以下幾部作品:
科幻懷舊愛情──《1112》
推薦原因:誰說拍科幻題材必須大灑金錢?由澳大英文傳意系學生操刀的《1112》 以低成本拍出一個科幻懷舊愛情故事,成績理想。話說在2038年,性病肆虐,人類只能跟機械人做愛,一個應該被毀滅的錯版女機械人,遇上一個不忍心把她毀滅的工程師,交織一個末日愛情故事。不必擔心以一群大學生的經驗及資源無法拍好這個故事,事實上,從運鏡、剪接到取景,他們都表現得有板有眼,頹靡的末日氣氛、愛或不愛的矛盾、破舊的城市風貌,都一一拍出該有的效果。澳門的錄像創作人常把作品的不成功歸咎於資源貧乏,我也認同政府應對他們多加支持,但是《1112》的成績有力地告訴我們:資源很重要,但資源不是一切──如果你有才氣,如果你有能力。
點評:影像技術與情感刻劃都不錯的《1112》,弱項就是其過於濃郁的別人的影子,從視覺風格到故事大鋼,令人容易想起《2046》及《2020》(Blade Runner)等我們熟悉的舊作。看罷一個淒美的故事之後,我們其實不知道編與導從這個舊題材發掘了什麼新角度,又或是這故事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放映時間:4月7日星期日晚上9:30(“澳門製造3”)
舊區的詭異氣氛──《99》
推薦原因:澳門人拍驚慄片?你都咪話唔驚!驚的原因是這類製作過於簡陋,驚慄片隨時引來爆笑連場。《99》打破了這個宿命。一幢舊樓、一個神秘的小女孩、一個無辜的年輕人,就構成一套引人入勝的驚慄短片。澳大英文傳意學生鄭君熾展示才華,經營詭異氣氛與懸疑效果幾乎是“冇難度”,他對取鏡、剪接及節奏的掌握都胸有成竹,也能充分利用破舊唐樓的獨特空間。另外,值得澳門錄像工作者學習的是:雖然片中演員看來缺乏經驗與訓練,但導演很懂得以鏡頭避重就輕,令影片的氣氛沒被打斷干擾。低成本錄像創作有時就是要調度一個不很專業的團隊,但重點是懂得拉上補下,《99》就是成功例子。
點評:跟《1112》一樣,《99》在技術上的表現出色,可惜沒拍出個人風格,也充滿類似電影的痕跡,觀眾也沒能知曉導演到底有什麼話要說。其實,驚慄題材也不是不能拍出深度,像希治閣的許多名作,到許鞍華的《撞到正》及荷里活的《鬼眼》都能拍出內涵。
放映時間:4月4日星期三晚上7:30(“澳門製造2”)
廿四小時的城市漫遊──《戴上紅鼻子的一天》
推薦原因:以較誇張的話劇方式書寫對城市的感覺,《紅鼻子》很可能是今年參展的本地作品中最情真意切、最有“澳門味”的作品。一群穿戴上小丑裝的年輕人用廿四小時的時間漫遊澳門,看似瘋瘋癲癲,但他們其實在跟澳門的不同城市空間對話,其中包括容不下童真與反斗的麥當勞(一個跨國企業的空間)、充滿歡聲笑語的舊區街市(一個草根空間),以及破落頹然的歷史城區(一個代表殖民歷史的空間)等等。導演莫倩婷意念新穎,發自內心地道出她對這個城市的種種愛與恨,寫出一封文筆拙樸但娓娓動人的“給澳門的情書”。這種社會觸角,還有那“我手寫我心”的真情,都是澳門錄像創作人需要借鏡的。
點評:攝製技巧較差是《紅鼻子》的一大問題。看得出導演缺乏分鏡與剪接的周詳考慮,以致全片出現不少技術毛病,製作略嫌粗糙。另外,影片的節奏亦欠佳,未有對內容去蕪存菁,場景與場景之間的銜接亦偶而予人突兀之感。如果有更佳的技術,這封情書一定更為動人。
放映時間:4月4日星期三晚上7:30(“澳門製造2”)
圖片來源:http://gateway111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55445
──談“澳門電影及錄像節”的本地作品
由文化中心主辦的“澳門電影及錄像節”除了來自香港電影節的作品,今年還增加“澳門製造”的單元,把部分席位留給本土創作。在錄像空間的“全澳原創錄像展”及旅遊學院的“全澳大專生錄像比賽”之外,“澳門製造”提供多一個平台讓本地作品曝光。這次文心中心還邀請了專業的評審篩選入圍作品,如果你對本土創作有興趣,但又擔心這些作品水準參差,這次不用猶豫了,因為,經評審選出的作品雖未必齣齣精彩絕倫,但肯定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除了水準有一定保證,這次“澳門製造”的作品還或多或少地重新定義了本地錄像創作:有人打破了低成本錄像常常錯陋百出的慣例,形神俱似地拍出科幻懷舊愛情片;有人用簡單的場景與簡陋的資源,拍出效果理想的驚慄短片;有人審視澳門的城市空間,罕見地書寫年輕人對城市變遷的點滴感受。這些新嘗試,都是本澳錄像創作人的步步腳蹤,現推薦以下幾部作品:
科幻懷舊愛情──《1112》
推薦原因:誰說拍科幻題材必須大灑金錢?由澳大英文傳意系學生操刀的《1112》 以低成本拍出一個科幻懷舊愛情故事,成績理想。話說在2038年,性病肆虐,人類只能跟機械人做愛,一個應該被毀滅的錯版女機械人,遇上一個不忍心把她毀滅的工程師,交織一個末日愛情故事。不必擔心以一群大學生的經驗及資源無法拍好這個故事,事實上,從運鏡、剪接到取景,他們都表現得有板有眼,頹靡的末日氣氛、愛或不愛的矛盾、破舊的城市風貌,都一一拍出該有的效果。澳門的錄像創作人常把作品的不成功歸咎於資源貧乏,我也認同政府應對他們多加支持,但是《1112》的成績有力地告訴我們:資源很重要,但資源不是一切──如果你有才氣,如果你有能力。
點評:影像技術與情感刻劃都不錯的《1112》,弱項就是其過於濃郁的別人的影子,從視覺風格到故事大鋼,令人容易想起《2046》及《2020》(Blade Runner)等我們熟悉的舊作。看罷一個淒美的故事之後,我們其實不知道編與導從這個舊題材發掘了什麼新角度,又或是這故事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放映時間:4月7日星期日晚上9:30(“澳門製造3”)
舊區的詭異氣氛──《99》
推薦原因:澳門人拍驚慄片?你都咪話唔驚!驚的原因是這類製作過於簡陋,驚慄片隨時引來爆笑連場。《99》打破了這個宿命。一幢舊樓、一個神秘的小女孩、一個無辜的年輕人,就構成一套引人入勝的驚慄短片。澳大英文傳意學生鄭君熾展示才華,經營詭異氣氛與懸疑效果幾乎是“冇難度”,他對取鏡、剪接及節奏的掌握都胸有成竹,也能充分利用破舊唐樓的獨特空間。另外,值得澳門錄像工作者學習的是:雖然片中演員看來缺乏經驗與訓練,但導演很懂得以鏡頭避重就輕,令影片的氣氛沒被打斷干擾。低成本錄像創作有時就是要調度一個不很專業的團隊,但重點是懂得拉上補下,《99》就是成功例子。
點評:跟《1112》一樣,《99》在技術上的表現出色,可惜沒拍出個人風格,也充滿類似電影的痕跡,觀眾也沒能知曉導演到底有什麼話要說。其實,驚慄題材也不是不能拍出深度,像希治閣的許多名作,到許鞍華的《撞到正》及荷里活的《鬼眼》都能拍出內涵。
放映時間:4月4日星期三晚上7:30(“澳門製造2”)
廿四小時的城市漫遊──《戴上紅鼻子的一天》
推薦原因:以較誇張的話劇方式書寫對城市的感覺,《紅鼻子》很可能是今年參展的本地作品中最情真意切、最有“澳門味”的作品。一群穿戴上小丑裝的年輕人用廿四小時的時間漫遊澳門,看似瘋瘋癲癲,但他們其實在跟澳門的不同城市空間對話,其中包括容不下童真與反斗的麥當勞(一個跨國企業的空間)、充滿歡聲笑語的舊區街市(一個草根空間),以及破落頹然的歷史城區(一個代表殖民歷史的空間)等等。導演莫倩婷意念新穎,發自內心地道出她對這個城市的種種愛與恨,寫出一封文筆拙樸但娓娓動人的“給澳門的情書”。這種社會觸角,還有那“我手寫我心”的真情,都是澳門錄像創作人需要借鏡的。
點評:攝製技巧較差是《紅鼻子》的一大問題。看得出導演缺乏分鏡與剪接的周詳考慮,以致全片出現不少技術毛病,製作略嫌粗糙。另外,影片的節奏亦欠佳,未有對內容去蕪存菁,場景與場景之間的銜接亦偶而予人突兀之感。如果有更佳的技術,這封情書一定更為動人。
放映時間:4月4日星期三晚上7:30(“澳門製造2”)
圖片來源:http://gateway111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55445
凱倫
2007-04-19 06:54:07
但文化中心放的那個應該還是學校放的那個.
另,《刺青》本是今次唯一一場爆滿的呢! 2007-04-19 12:25:00
嚇死人了~~突然這麽大張相片~~不過衆多劇照裏我也最喜歡這張。
難道老師又去看了一次《1112》?聽説公映這版和UM試映&首映的版本相比,公映版更完整。
我都沒時間去看,原本很期待《刺青》,不過可惜到最後又不上演了。。
版主回應
我問過kika了,他們的確有一個較長的版本,但文化中心放的那個應該還是學校放的那個.
另,《刺青》本是今次唯一一場爆滿的呢! 2007-04-19 12:25:00
dear sandy:
1112的確值得一看,錯過了有點可惜.
至於《刺青》,日後買影碟很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