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1 19:08:46Pan

別做個視覺時代的盲人──談《藝術觀賞之道》

(上圖:意大利佛羅倫斯大衛像)  

  這似乎是很荒謬的事情:我們處於一個視覺時代,但社會上卻充滿了許許多多的「盲人」。

  不是嗎?我們看著排山倒海的美容瘦身廣告,卻未必看得出背後可怕的資本主義運作;我們看著電視上的一個個美女下廚,卻未必看得出傳媒如何建構女性形象;我們看著一座座新的賭場改變了澳門的天際線,卻未必看得出其隱藏的城市空間爭奪戰與由此引起的城市人自我形象的曖昧變化。

  因應現代人的「盲」,約翰伯格(John Berger)數十年前寫出這本至今影響力不斷的小書《藝術觀賞之道》。此書原名Ways of Seeing,用意就是要對我們集以為常的兩種視覺文本──油畫及廣告──提出一些嶄新的觀看方式。這本小書只有四篇短文,它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全因其說理清晰、觀點獨到、意念新穎。這四篇文章探討四個問題:一,古典油畫為何被抹殺了其政治社會意識,而變成冷冰冰的高不可攀的藝術;二,女人的客體地位如何在數百年前的油畫中被確立,她們的裸身如何成為商品,被觀賞被佔有;三,古典油畫中的靜物畫、風景畫及神話題材的畫作如何為當時的貴族富人階級服務,以炫耀他們的地位與財富;四,現代廣告如何建構資本主義的消費邏輯,如何藉由消費者的眼睛去把他們誘進無止境的消費活動中。

  因此,關心性別議題的人要看這本書,它為女性今天在傳媒中的形象理出一個歷史的脈絡,透露當今女性在社會上的從屬位置其實沒多大改變;關心視覺藝術的人要看這本書,它指出很多人觀賞藝術的角度如何受限,引介一種政治社會批判的視野;關心傳播理論的人要看這本書,它把視覺媒體與資本主義的微妙關係暴露出來,說明廣告在意識形態的運作中如何地位特殊。不過,就是你對以上的議題沒多大興趣,《藝術觀賞之道》還是現代人必讀的一本小書──只要你不是盲人,只有你有興趣多思考有關視覺文本的問題,只要你願意從觀看出發,多了解我們的社會文化。

  《藝術觀賞之道》的另一叫人驚訝之處是它的適用性。此書寫於數十年前,但其觀點絕對超越時間,其前贍性也實在令人折服。另外,此書的觀點也可運用於分析油畫及廣告以外的其他媒體上。作者談到古典油畫被「神秘化」的問題,與電影研究的傾向不謀而合,到了近十數年才有人不斷提出電影的政治社會分析的必要性,而平面廣告中潛藏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又很類似於現今一些影視作品的情況。

  今天的澳門大概已很少文盲了,但「圖像盲」呢?在這個「觀看」比什麼都重要的時代,《藝術觀賞之道》用言簡意賅的方式教曉了我們一些觀看的方法,讓我們不至於做個視覺時代的盲人。

(《澳門日報》「閱讀時間」版,2006,10,24)
Pan 2007-02-20 16:24:25

其實古典藝術中的裸露真的負載了很多很多的弦外之音呀.

義民廟大貢豬 2007-02-20 05:33:40

還有
這個
老是會讓我想起
解剖實驗課的大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