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0 21:05:27淡淡
跨不出負向迴圈的台灣軟體產業 (轉)
產業瞭望-關鍵的產業 微弱的聲音 茫茫的未來
跨不出負向迴圈的台灣軟體產業
--------------------------------------------------------------------------------
(陳智逢/DigiTimes.com) 2005/06/20
一個老問題,偶而會聽到批判的聲音,然後政府煞有其事的提出一些改善方案,但效益往往不彰、或無疾而終,反正輿論不在意、廠商也無能為力,時間一久,大家也就感到麻痺。一個老問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日積月累,逐漸變成一個跨不出的負向迴圈,而困在其中的人,也愈發動彈不得。
這就是台灣軟體產業,在強大IT硬體工業的資源排擠下,軟體產業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形成台灣IT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弱勢團體。
重硬輕軟的後遣症正在逐漸顯現。沒有軟體支援,很難顯現硬體產品的獨特價值與個性,只能在標準化的世界進行低價流血競爭;缺乏軟體產業,台灣的IT應用難以提升,進而創造更高生產力及競爭力,同時流失大筆資金購買國外昂貴軟體;放棄軟體產業,也等於放棄IT產業中,具備高附加價值的一環。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弊大於利。
政策凌散 缺乏完整戰略觀
必須承認,沒有政府的全力支援及完整的產業政策,任憑市場機制自由運作,台灣軟體產業恐怕毫無生機,而要再出現趨勢、訊連(5203)等成功軟體公司的機率也越來越低。當然,針對軟體產業,政府並非毫無作為,但大多以個別計畫的形式分散操作,不僅力道不足,而且缺乏一整套的軟體發展政策與思維。更麻煩的是,主政者甚至對軟體產業毫無概念,否則不會出現將軟體納入數位內容的本末倒置思維。
回顧過去台灣成功發展IT硬體工業的經驗,從校園人才培育、研發機構設置、科技園區規劃、租稅優惠、產業情報蒐集、便利資金籌措管道、海外人才招募等,彼此環環相扣,讓台灣有機會掌握全球IT產業蓬勃發展契機,躍升最重要的OEM/ODM基地,並從PC、半導體、手機、LCD一波接一波地發展,政策在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相較於政府在硬體工業的著墨之深,由於軟體產業所能帶動的週邊效益及產值較不直接,不容易吸引鎂光燈的注意,政府的動作就相對消極,態度上應付的成份居多,看不出有心全力發展。
台灣軟體產業已經走進加護病房,沒有大破大立、完整的產業政策觀,要依靠幾個小計畫來救亡圖存,前景依舊悲觀。唯有提撥更多資源,從最基礎的人才培育、在職訓練、政府採購、租稅優惠、更多研發機構及專屬園區設置、國際人才引進、資金籌措等全面檢討規劃,才有機會讓軟體產業浴火重生。
廠商聲音微弱 喚不起輿論重視
軟體產業無力發展,除了政府必須重視外,廠商本身也需要檢討。相較於硬體廠商的大鳴大放、全力影響政策,軟體廠商本身並未積極透過輿論,喚起政府及外界注意。偶而零星的炮火,不痛不養,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讓有心者更加意興闌珊,不願再投入心力。
由於軟體廠商中缺乏像台積電(2330)、聯電(2303)等動見觀瞻的龍頭企業,因此必須結合眾廠商合力發聲,才能喚起關注、發揮影響力。若老是期待軟協及少數機構一己之力來撼動政策,其包袱及責任也過於沈重。
全球思維才讓軟體產業再生
軟體產業1年的產值約新台幣1,500億元,而其中大部份廠商的業務來自國內,僧多粥少的結果,造成公司規模小、低價競爭,產業環境更加惡化,也缺乏培養大型企業所需的養份。
往外看是必走之路。套句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的話:「走出去是找死、不走出去是等死,與其都要死,不如出去拼一拼,還能走出活路。」台灣軟體廠商目前的面臨的情況很類似,雖然國際化很難,但也許這是唯一活路。
國際化不僅在於市場面,人才面也是一個關鍵點。台灣軟體人才不足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引進及善用國際軟體人才是一個解決辦法,尤其是印度及大陸的軟體人才。目前資策會已嚐試引進印度軟體人才,一旦效益良好,其經驗可供廠商參考;而大陸人才由於溝通容易,更是許多廠商重心,不少台灣硬體大廠如:緯創(3231)、英業達(2356)、神達(2315)等,在大陸皆大規模引進軟體人才,以規模論,恐怕台灣難有純軟體廠商可比擬。
無論是市場面或人才面的國際化,政府都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在政策上要協助廠商、簡化人才引進的手續,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上,更應該制定積極有力的鼓勵及補助政策,降低軟體廠商國際化風險。
而要國際化,取得CMMI認證將是必須嚴肅看待的問題。無論廠商意見同意與否,至少這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方式,讓廠商在業務的洽談上,提供一個基本的保證,有利於接單。目前政府及部份廠商積極推廣CMMI認證觀念,是一個相當正確的方向,應該大力發展及推動,並在政府採購方面予以資格規範。
產業需要幾家大腕級的玩家
軟體廠商普遍存在規模過小的問題,無法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果,形成產業群聚及規模效應。雖然政府推動「旗艦計畫」,希望藉此培育出大型軟體公司,但成效如何仍需要觀察。至於目前IT業盛行的收購及合併方式,是廠商可以考慮的方向,以加速企業規模的形成。不過,由於軟體廠商的最重要資產是人,如何確保人員在購併或合併過程中不流失,是廠商最大的顧忌,加上軟體廠商普遍規模小,子彈也相對不充足。
另外,則是由大型硬體廠商帶頭發展,藉重其龐大的資源,帶動軟體產業的發展。目前硬體廠商為了提升附加價值,朝軟體佈局的動作也越來越大,尤其大陸龐大的軟體人才,更提供廠商絕佳機會。而部份大型硬體廠商也把過去MIS部門獨立,以自身在垂直產業的經驗,提供顧問及建置服務。由於這類廠商有母公司的資源支撐及專業經驗,也是可以期望的一群。
軟體產業要跨出負向迴圈,非大破大立而不可得。期待政府有決心讓軟體起飛,使台灣IT產業發展得以軟硬兼具;同時也需要廠商展現高度企圖心及使命感,才能引領產業走出無「軟」工業的困境。
跨不出負向迴圈的台灣軟體產業
--------------------------------------------------------------------------------
(陳智逢/DigiTimes.com) 2005/06/20
一個老問題,偶而會聽到批判的聲音,然後政府煞有其事的提出一些改善方案,但效益往往不彰、或無疾而終,反正輿論不在意、廠商也無能為力,時間一久,大家也就感到麻痺。一個老問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日積月累,逐漸變成一個跨不出的負向迴圈,而困在其中的人,也愈發動彈不得。
這就是台灣軟體產業,在強大IT硬體工業的資源排擠下,軟體產業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形成台灣IT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弱勢團體。
重硬輕軟的後遣症正在逐漸顯現。沒有軟體支援,很難顯現硬體產品的獨特價值與個性,只能在標準化的世界進行低價流血競爭;缺乏軟體產業,台灣的IT應用難以提升,進而創造更高生產力及競爭力,同時流失大筆資金購買國外昂貴軟體;放棄軟體產業,也等於放棄IT產業中,具備高附加價值的一環。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弊大於利。
政策凌散 缺乏完整戰略觀
必須承認,沒有政府的全力支援及完整的產業政策,任憑市場機制自由運作,台灣軟體產業恐怕毫無生機,而要再出現趨勢、訊連(5203)等成功軟體公司的機率也越來越低。當然,針對軟體產業,政府並非毫無作為,但大多以個別計畫的形式分散操作,不僅力道不足,而且缺乏一整套的軟體發展政策與思維。更麻煩的是,主政者甚至對軟體產業毫無概念,否則不會出現將軟體納入數位內容的本末倒置思維。
回顧過去台灣成功發展IT硬體工業的經驗,從校園人才培育、研發機構設置、科技園區規劃、租稅優惠、產業情報蒐集、便利資金籌措管道、海外人才招募等,彼此環環相扣,讓台灣有機會掌握全球IT產業蓬勃發展契機,躍升最重要的OEM/ODM基地,並從PC、半導體、手機、LCD一波接一波地發展,政策在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相較於政府在硬體工業的著墨之深,由於軟體產業所能帶動的週邊效益及產值較不直接,不容易吸引鎂光燈的注意,政府的動作就相對消極,態度上應付的成份居多,看不出有心全力發展。
台灣軟體產業已經走進加護病房,沒有大破大立、完整的產業政策觀,要依靠幾個小計畫來救亡圖存,前景依舊悲觀。唯有提撥更多資源,從最基礎的人才培育、在職訓練、政府採購、租稅優惠、更多研發機構及專屬園區設置、國際人才引進、資金籌措等全面檢討規劃,才有機會讓軟體產業浴火重生。
廠商聲音微弱 喚不起輿論重視
軟體產業無力發展,除了政府必須重視外,廠商本身也需要檢討。相較於硬體廠商的大鳴大放、全力影響政策,軟體廠商本身並未積極透過輿論,喚起政府及外界注意。偶而零星的炮火,不痛不養,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讓有心者更加意興闌珊,不願再投入心力。
由於軟體廠商中缺乏像台積電(2330)、聯電(2303)等動見觀瞻的龍頭企業,因此必須結合眾廠商合力發聲,才能喚起關注、發揮影響力。若老是期待軟協及少數機構一己之力來撼動政策,其包袱及責任也過於沈重。
全球思維才讓軟體產業再生
軟體產業1年的產值約新台幣1,500億元,而其中大部份廠商的業務來自國內,僧多粥少的結果,造成公司規模小、低價競爭,產業環境更加惡化,也缺乏培養大型企業所需的養份。
往外看是必走之路。套句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的話:「走出去是找死、不走出去是等死,與其都要死,不如出去拼一拼,還能走出活路。」台灣軟體廠商目前的面臨的情況很類似,雖然國際化很難,但也許這是唯一活路。
國際化不僅在於市場面,人才面也是一個關鍵點。台灣軟體人才不足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引進及善用國際軟體人才是一個解決辦法,尤其是印度及大陸的軟體人才。目前資策會已嚐試引進印度軟體人才,一旦效益良好,其經驗可供廠商參考;而大陸人才由於溝通容易,更是許多廠商重心,不少台灣硬體大廠如:緯創(3231)、英業達(2356)、神達(2315)等,在大陸皆大規模引進軟體人才,以規模論,恐怕台灣難有純軟體廠商可比擬。
無論是市場面或人才面的國際化,政府都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在政策上要協助廠商、簡化人才引進的手續,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上,更應該制定積極有力的鼓勵及補助政策,降低軟體廠商國際化風險。
而要國際化,取得CMMI認證將是必須嚴肅看待的問題。無論廠商意見同意與否,至少這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方式,讓廠商在業務的洽談上,提供一個基本的保證,有利於接單。目前政府及部份廠商積極推廣CMMI認證觀念,是一個相當正確的方向,應該大力發展及推動,並在政府採購方面予以資格規範。
產業需要幾家大腕級的玩家
軟體廠商普遍存在規模過小的問題,無法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果,形成產業群聚及規模效應。雖然政府推動「旗艦計畫」,希望藉此培育出大型軟體公司,但成效如何仍需要觀察。至於目前IT業盛行的收購及合併方式,是廠商可以考慮的方向,以加速企業規模的形成。不過,由於軟體廠商的最重要資產是人,如何確保人員在購併或合併過程中不流失,是廠商最大的顧忌,加上軟體廠商普遍規模小,子彈也相對不充足。
另外,則是由大型硬體廠商帶頭發展,藉重其龐大的資源,帶動軟體產業的發展。目前硬體廠商為了提升附加價值,朝軟體佈局的動作也越來越大,尤其大陸龐大的軟體人才,更提供廠商絕佳機會。而部份大型硬體廠商也把過去MIS部門獨立,以自身在垂直產業的經驗,提供顧問及建置服務。由於這類廠商有母公司的資源支撐及專業經驗,也是可以期望的一群。
軟體產業要跨出負向迴圈,非大破大立而不可得。期待政府有決心讓軟體起飛,使台灣IT產業發展得以軟硬兼具;同時也需要廠商展現高度企圖心及使命感,才能引領產業走出無「軟」工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