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6 11:12:55ne

無差別殺人

日本秋葉原殺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遙遠的海的這端也掀起了一些討論,看新聞的時候,我相信大家一定瞪大了眼,直覺這種電影中才有的場景,就這麼活生生的被真人呈現而感到不可思議。

然後連結到日本這個又進步又壓抑,又現代又保守的民族,嘴裡說著,其實發生在日本也不這麼奇怪。

這個案件被歸類為"無差別殺人事件"。就是隨機、無特定對象的殺人。

我曾經看過一些偵探小說(其實金田一那類的漫畫我也很愛)。
這些作者筆下的偵探在探究一件案件的過程中,除了犯罪手法或是誰是murder之外,有件事他們非常在意:動機。

因為只有動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這件案件發生。
而有了動機之後才會有動作。

有差別的犯案就好比英國開膛手傑克的案件:對象皆是妓女,
為什麼這個人要殺妓女,而不是女教師?這就是他的動機。

但其實我覺得,世界上沒有什麼純粹的無差別殺人,那只是新聞事件表面上的解讀,就這個案件來看,他即便是隨機殺人,但地點為甚麼是秋葉原?為什麼要先開車後拿刀?為什麼要先在網路上預告?
一個人的動作是不可能脫離日常生活習慣的。

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ABC殺人事件,看起來也像是個無關的隨機殺人,先殺了名字有A的某人,再殺了名字有B的某人,最後殺了名字有C的某人,隨機殺害名字有ABC的人這些人在職業、人際關係、興趣、個性上毫無合理的關聯(看過金田一的人一定都知道,被害者一定有特殊關聯),而當社會以為兇手只是精神異常,為了殺人而殺人,自然會忽略調查"具有謀殺A或B或C的動機的個人",兇手就更不會被找到了。

事實上,兇手最終只想殺害C,藉由前面殺了A、B,來混淆視聽,
因為將樹葉藏在一片樹林是最安全的。

在這個新聞事件的背後,一定有很多故事,
只是透過媒體,我們離真相就越來越遠。

上一篇:人生的智慧

下一篇:一些雜碎的想法

2008-06-18 07:54:15

犯罪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被害者學,跟SUYA說得很類似,研究犯罪的人說被害者會被挑上自己也是要負責的,譬如因為穿太辣所以才會被強暴,沒有上鎖車子必然被偷,當然這派學說後來一直被攻擊,太白痴了。
我不敢看偵探小說,膽子太小了。

S 2008-06-16 11:37:05

套一本書所說的
當我們對動機無解時
把原因歸咎於
受害者在不對的時間出現在不對的場合總是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