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07 16:18:46國一甲的寶貝

0421課後作業....黃小芬

國文期中考作業 國一甲 黃婉芬 93420019

一、 老師是如何評析蔣勳<寒食帖>這篇散文的?您又是如何評析的?

對於蘇東坡如何與困境相處,和對蔣勳如何描述另一種藝術,最後總結到老師評析此文所談的最重要的點-回歸生命的原點。老師把<寒食帖>一文的每一段落都用四個字來含括之,而依照順序排列來看,這也恰恰好是蘇軾一生跌宕起伏的寫照。從「烏台詩案」之後的「死後復生」,接著看破世俗名利的「逍遙自在」,到懂得「藏鋒納拙」,還能夠悠然自處於「山水漁樵」中,甚至做到全然放開心胸,就算「賢凡同處」亦不以為意,反而還有「喜無人識」的曠達心境。這一連串內心情緒的轉變,一言以蔽之,就是又轉回老師所說的,蘇東坡將心境、將形體放空,而能夠「回歸至生命的原點」。
我評析此文也是對蘇適何以能夠處於山水漁樵之間,卻能曠達的說出「喜無人識」一語呢?想蘇軾這樣一位曾經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卻能夠被堪稱為歷史上「最坎坷的詩人」,尤其是在「烏台詩案」之後,這樣天差地別的待遇,哪裡是一般人能夠受的了的呢!然而能夠傳世不朽的至德之人,就是能有這樣的能耐,不僅渡過了如此困厄之處境,還能處之泰然,另闢人生的蹊徑,開創出更為達觀的處世態度。不僅其美名讓後輩稱道,他能造就出不朽的作品,供後人傳誦不絕,更是經世之大事業阿!能有如此之成就,不只是他的為文技巧高超,更是因為他能夠轉換心境,如此,才能使他的文章讀來更為有味,更深刻動人啊。

二、 請就鍾理和<貧賤夫妻>或黃春明<青番公的故事>這兩篇小說,任擇一篇,寫下一個您關心的議題,並盡其可能的回答這個議題。

  我選擇<青番公的故事>這篇文章,並對農人是如何自處在這樣終日辛勤勞碌,但仍要靠天吃飯,並非有耘必有獲的環境裡,卻未有絲毫埋怨,只是埋頭苦幹這個議題提出關心。
  中國本來就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傳統社會,其「落地生根」、「安土重遷」
這些傳統又保守的觀念世世代代在農人身上得到最好的印證。因為自有生命意識以來,這些觀念就在他們心底盤根錯節的深深紮了根,絕非旁人的三言兩語就能改變他們的想法。二則是因為數十年來每天和土地接觸、親近,這份對土地的熱愛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滋長、醞釀,哪是我們一般人所能輕易體會的呢!所以農人會說他們是「大地之子」是一點也不為過,就是因為大地的化貸萬物,世界上的一切才能有所立足之地,也有所依恃,也就是大地的慈悲,所以人們才能以大地孕育出的食物賴以維生,這一點是終日赤足在土地的軟泥上的農夫們最能深刻體會到的。故他們更能秉持「知足常樂」的美德,無怨無尤的埋首於秧苗稻穀中了。 

三、 請就林文月或張秀亞這兩位現代散文作家,任擇其中一人一篇作 品,加以評析。

張秀亞在<父與女>一文中,用了無數的對比,將其老父的愛女心切與用心良苦與作者當初年輕氣盛,不解其父苦心的不懂事,作了或顯或明的強烈對照。在第一段一開頭就提到串聯全篇文章氣氛的「圍巾」。「… …在這樸素的毛織物裡,編織著我終生難忘的故事。」首段的最後兩句,揭開了全文感人溫馨的序幕。
此文用了許多父親與女兒的對話,顯示出父親與女兒之間的微妙關係。從許多小細節中可以看出父親說話時那種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就惹惱了女兒,也正是因為這份看來有點多餘的,帶點鄉下人質樸色彩的笨拙,更能讓讀者在腦海中輕易的描繪出這位為人父親的「真」;發自內心,全為女兒著想的「善」;和同世界上任何一位父親一般,自心中油然而生,不假雕飾,那與生俱來的父愛光輝的「美」。
其中最觸動我內心深處的一個片段就是作者的父親不辭千里,風塵僕僕的趕來看她。其父親甫一見到他的女兒的感情表達,透過作者苦心孤詣的描摹其父的動作、對話,讀者定能立時對其父親有最直接而深刻的了解。「父親微微佝僂著身子,頻頻拂拭著衣領、肩頭殘留的雪花說:『自從古城淪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親時刻記掛著你,只是火車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當年只埋頭讀些老古書,自行車都不會騎,不然,阿筠,爸爸會騎自行車來看你的阿… …。』」在這一席話之前,都還未出現父與女之間的談話,就已然想見其老父愛女之深切,但是當父親的話語從口中自然無琢的流露出來時,讀者更能感受到其父為女兒所表現出的無私與偉大。當我看到這一段時,那原本在心中隱隱發酵的觸動,在這一瞬間化作閃閃的淚珠在眼角打轉。在這一刻,我的心受到好大的震盪,因為我是個不容易受小事感動落淚的人,能讓我掉眼淚的事情,一定是真正和我的內心深處有了交集,產生了共鳴的,而這一席話,正是父親最最感人肺俯的內心剖白呀!
談到了最後,作者提到她投入了不幸婚姻的枷鎖,這時受盡挫折的她,和當初那有著稚氣的心靈,充滿詩情幻夢,還不屑於父母的「現實」時的高傲少女一比,更覺其父母的用心至深。此時的她,對於父親曾對她的殷殷叮嚀,是既懊悔卻又為時已晚了。最後一段中,貫穿全文的圍巾,仍然完好如當初,但賜送此物的主人之墓卻是已然綠過,又雪白過了。此情此景,實在不禁令人唏噓啊!


四、 請從<<好書太多、時間太少>>這本書,選擇其中的一篇,說說「人與書如何對話?」您的閱讀經歷中,你又是如何和書對話?

  <佛羅里達艷陽下>這篇,談到了重讀一本之前曾經讀過的書,這第二次的開卷將會是另外一次全然不同的心靈旅程。書中作者用這幾句話傳達出再次的閱讀將會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突破-「重讀年少時對你意義非凡的書總是帶點風險,就像忽然發現少女時代寫的詩句或是日記一樣,重讀這些書,想到以前的感動,經常讓人難為情,甚至相當難過。」
  作者重讀<<瑪喬里.莫寧斯塔>>就驗證了上面所說的,他確實有了不同於讀第一次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成長後的蛻變。書中提出了許多點過去和現在讀後感的差異,其中我覺得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過去他認為瑪喬里.莫寧斯塔才華洋溢、豪放不拘,唯一抑制她的是食古不化的父母,以及他們資產階級的價值觀。現在她卻覺得女主角是個自私自利的千金小姐,父母費盡千辛萬苦給了她想要的一切,她卻絲毫不知感恩。如果他肯聽母親的話,她就不會屢遭心碎。
  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想事情的態度,不再只是侷限於用自己眼光看世界,而是能夠站在其他人的立場,用不一樣的角度去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果然,人都是要經過世事的磨練,才能看的更多,看的更廣,自身的胸襟也才能隨之開展,而不會陷入自以為是的泥淖而不可自拔。
我閱讀書籍時,最愛看的就是有對話,有情節,有劇情,有故事內容的小說。不僅是因為小說是所有文體裡,我認為最易讀的,更重要的是每每讀到小說中的某一角色或是某一情節或對話和現實生活中似有雷同,那一份內心的呼應,就會在心中吶喊。我認為作者透過文字語言和讀者能真正產生交集,並進而能有互為共鳴的心理歷程,這樣的文章才叫寫得好,寫得有價值。而我亦認為,小說是最容易直接和讀者心靈交流的文體,因為小說的情節常常是取材於作者本身的生活環境,即使有虛構或想像的成分存在,卻也不脫真實太多。所以,最能讓我和書本互有對話的應屬小說了。
看著小說中的故事,我會在心裡或是腦海中自行去描繪其中的時空背景、人物情節,若和現實生活有相似之處,我便會想作者會怎麼做,那我又會怎麼做,和書本、作者的對話也就因此不斷的萌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