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元藝猶未盡 史博館X瓷林文創新品發布會
(台北訊)受到藝壇殷切期盼,台灣國寶級畫家王攀元大型回顧展,終於在5月4日至7月1日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展,是國立歷史博物館首度閉館整修前的壓軸大展,此次瓷林繼常玉展後再度與史博館聯名合作,打造雙品牌精美瓷器文創商品,希望將繪畫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美學中。
瓷林,曾有多次與博物館、藝術團體跨界合作的經驗,這次以館藏四幅王攀元油彩畫作衍生的美麗瓷器,包括杯盤花瓶,深獲好評。
回國後,首度接手王攀元個展的史博館館長廖新田,他說王攀元的作品元素相當簡單,在台灣藝術史上有非常獨特的風格。生活的提升需要透過物件,轉化成文創商品,瓷林在短時間內做出的精美商品,讓王攀元的藝術靈魂得以延續。好的文創廠商是台灣重要的文化推手,需要各位的支持。
瓷林創辦人林光清自謙的說,之前並不知道有王攀元這位畫家,所幸王老師的作品很"親切",構圖簡單、用色簡單,但卻很耐看,這就是化繁為簡、藝術撼動人心的地方。在陶瓷工業上,花紙的運用頂多就是七、八個顏色,王老師的畫作色澤層次豐富,為了忠實呈現這種美感,這次在花紙顏色運用上,完全不考慮成本,將商品當作陶瓷工藝品中的藝術品。
高玉珍副館長表示館藏品色彩偏向黯沉,表現難度很高,尤其是一幅《奔馳的狗》,在原畫中幾乎看不到狗,但瓷林將狗的身形特別畫出來,好像告訴我們要不斷地往前衝。去年常玉文創商品為國庫創造不斐收入,瓷林即為其中得力廠商,在這次瓷林不惜成本的大力支持及館長的帶領下,讓史博館在閉館前得以再次發光。
作育英才無數的畫家王攀元,前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即是得意門生之一,他國中三年的美術課都是王攀元所教,老師的外表樸素無華,畫風卻很前衛。他認為瓷林做出來的不像商品,反而更像是藝術品,在台灣很少看到如此用心的廠商。透過這些文創,你會看到我們內心的感動及對生活藝術品的品味提升。希望透過生活化的文創商品,能讓更多人認識王攀元。
臺灣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教授認為,瓷林的器型很大方,設計師運用巧思將畫作融入器型,其中色彩最難表現,但瓷林做到了。他形容顏色是音符、調子是旋律,藝術家創作時就像作曲家,把顏色當作音符,創作出當下感情的旋律,瓷林則把複雜的樂曲旋律表現在文創商品上,傳達出王攀元作品的感染力。並讓文創商品不只是商品,同時將藝術家作品發揚光大,讓藝術進入家庭,影響世代人心。
好的商品可以延續藝術靈魂,而王攀元對藝術作品的執著,與瓷林創辦人林光清對陶瓷的熱忱,有著十分近似的特點,那就是 : 大天才、笨功夫、修養深、壽命長,主持人林清汶強調,期望透過這次合作,能為台灣的環境創造美好的美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