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30 04:53:42Chiezola

面具 (30-3-2008)

復活節回了香港過了幾天,主要是為了恒基項目的兩個會議,順道趁機休息一下。我本來想看看桂綸鎂的《最遙遠的距離》,可惜每天只有油麻地百老滙放映一場九點半,當我某天九點正到達戲院後發現戲票已售罄。電台女主持評論這齣電影時是這樣說的:「桂綸鎂能夠受香港男生喜愛,可能是因為她那種氣質很難在香港娛樂界找得到,即是那種不需要打扮已經能夠散發出的那種自然美和純潔感。香港女生有時放太多東西在自己身上,而且裝扮上都差不多按照某一種潮流格式,沒有了自己。」桂綸鎂本身是不是真的那麼純情,我猜自從見識過又傻又天真的阿嬌事件後,已經沒有人敢妄下判斷。可是光從外表來說,那倒是她能吸引人的地方。

香港女生們都帶上了倒模般的面具麼,真的沒有了自己麼?

某天,我分別和兩位清純的小女孩吃飯。說是小女孩,其實她們年紀也不小了,但是依然能夠給人小女孩的感覺:不施脂粉的臉孔、純真的笑容、真切的對答‧‧‧‧‧‧和她們相處一點壓迫感都沒有,談話無需多加思索,感覺自然舒坦,與讀書時代的溝通模式無異﹝雖然我都是在中學階段後才認識她們﹞。那證明電台主持的觀點不能套用在每個香港女生身上吧!

在同一天,我又碰見另一位好朋友。從前的她亦給人小女孩的感覺,現在眼前的又卻像另一個人。這天的她化了個粧,穿上了時髦的衣服,打扮越來越像一位時代女性。這就是進化嗎?

為了得到一般人的認同,不少女生不得不把自己改裝成眾人心目中的標準形像:追上潮流的裝扮、鮮艷的口紅和眼影、感覺不太實在的應酬笑聲、充滿社交味道的談吐‧‧‧‧‧‧在一大班朋友當中聊起了最熱辣辣的話題,眉飛色舞,能言善辯,談笑甚歡,處處表現出現代女性的活力和進取。為了擴大社交圏子,積極結交朋友:透過搞派對,透過Facebook,透過飯局‧‧‧‧‧‧現代女性可能太熱愛工作,所以不時把工作能幹狀態帶到日常生活中,於是,她們工餘都會覺得很多人和事都不順眼。在工作上累積下來的壓力,下班放鬆後一不小心就紓發到親人身上,脾氣亦在好朋友面前表露。

小時候渴望成長,長大後又懷緬童年,人就是這麼矛盾。忘記過去,努力面前,向著標杆直跑,這是做人應有的積極態度。可是,標杆在那裡?當你每天為工作奔波,為賺快錢而費神,為應付工作上的對手扭六壬玩弄技巧‧‧‧‧‧‧最後把賺到的金錢放在一個個外表沒啥特別的名牌手袋、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名牌衣服、一年去一趟不屬於自己的日本瘋狂購物,甚或把一生的積蓄放在實用面積不足七百尺的自稱豪宅,放在那令自己要打側看電視的鑽石型客廳。閒來或是看齣爆破不斷內容欠奉的電影,或是三五成群吃頓喧嘩的晚飯,或是在大時大節搞搞熱熱鬧鬧的狂歡派對。外在狂歡,心中卻在空虛趟淚;物質生活豐富,精神生活疲乏。這就是現代人的可悲。越是追求進步,越是進退失據。最後生活是真正的進步了,還是不如從前,真是見仁見智。

那是真實的進化,還是只是一個面具?

改變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改變,不管是什麼轉變,都是好事。人生中不必固步自封,只懂懷緬過去不是積極的生活態度。可是,如果那些轉變只是順應大眾思維下硬要帶上的面具,並不是心坎中想要的轉變,那就會令自己十分辛苦。在一大班朋友的聚會中,好朋友現在依然充滿活力,對朋友依然熱心,和以前分別其實不大。怎麼我總是硬要覺得她的改變了?或許我己經跟香港脫了節,不了解香港最新的生活模式;或許現在身處數百里外的我與她越走越遠,不能了解她在想什麼;或許只有「人變了」,才能草率地解釋今天我們的格格不入,相對無言。改變的不一定是她,其實可能是我。

事實上,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位好朋友帶上了面具,她依然是以前的她:對人百份百熱誠,喜愛付出,相信童話式愛情‧‧‧‧‧‧而且傷痕纍纍。直到有天,我看了她的Blog,我感到放心了,因為她如我所料內心一點都沒變;同時又感到痛心了,因為她依然未走出信心低谷,不像外表般堅強安好。有時候我寧願她真的進化了,不想見到沒有信心的她,失去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面對四方八面不同的現代愛情觀,她應該保持一顆赤子的心,冒著再受傷害的危險,還是去學習現代愛情遊戲的技巧?我不懂如何回答。以個人信念而言,我必定勸她堅持前者,做回那懂得全心付出的自己,因為要是玩弄技巧,就只會吸引同類人,是物以類聚的原理,想這樣嗎?可是,我暗裡又的確不希望她再被人狠心傷害。不過,要是你不是那一種人,怎麼學習愛情遊戲的技巧都是學不來,最後仍然要大敗一場。說來說去,直率坦誠的人還是只得一條路可以選擇,就是做回自己。

脫下面具,努力面前,向著標杆直跑‧‧‧‧‧‧我的標杆又在那裡?我還是先理好自己的事情,少為人瞎粗心。
2008-04-08 01:11:28

很難的...隨心盡力吧

小君 2008-04-07 00:07:06

想做回自己的同時
亦要關顧社會大氣侯所建構出來的環境
真的可以做回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