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6 17:59:54Kemp

論法治-引論

摘要:
封面內頁是本書的大綱。法治是最重要的的「政治理念」,既是它的模糊與岐義和爭論不明。(此外,作者用心希望這本書可以讓像他父親一般的人也能透過簡明的書寫,深入淺出知道這惱人不休的「法治」之歷史與理論。)

引論:
大多數的共產國家在二十世紀90年代幾乎崩潰,西方的自由、民主、個人權利與資本主義擴張全球各地,過去的Global fault Line區分南北、東西與共產與資本陣營等等對立、隔閡似乎被解決了。

西方國家鼓吹正統的信念,首先標榜的就是「民主價值的宣傳」;包括權利、自由與多樣性。「在法治下的自由」。七大工業國家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還將自由、經濟發展與秩序維持等等作為the Rule of Law的實質內涵;成為一種趨勢、甚至是全球性的。但是,沒有真正統一的定義、就算是理論、歷史家也往往是人云亦云;往往是空洞、模糊。例如,有人說中國領導人是希望「法治」(by law)而不是(of law),作為政府治理的工具手段。

「法治」在今日作為顯著的政治理念,給予切確的意涵是這本書的首要工作,而且儘管任何適當的定義對於其它的定義不會是一樣適當,仍有相當數量的概念在歷史和政治脈絡中,有顯而易見的要素和可辨識的寓含 。在政治、哲學與理論中,由不同的時空找出各個「法治」的源淵,但是要注意理論與實際政治的鴻溝 ,前者例如,Diecy、Hayek等人的理論發展;見到惡化的法治現象、一些問題被刻意地掩飾。西方國家重視社會福利的分配正義與「法治」可能並不相容,「非西方」社會中的理論家不欲求變得自由;也就是由政治、經濟條件決定「法治」的理念。另一方面存在熟悉法律的階層人士趁機為自己牟利的危險。發展法治同時,要正視法治本身有潛藏的問題 。

可將見到法治的發展初期,是在「不存在」自由的社會中形成;我們必須在各自的政經脈絡瞭解。法治的觀念是會改變本書由前幾章由歷史順序談論—由希臘、中世紀到現代並論及國家與國際層次的「法治」、中間幾章談論政治、後面幾章以理論為主。這本書適合給沒有相關理論背景的人閱讀,藉由以上的編排方式中得知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