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6 15:48:03Kemp

風行草偃---道德的隱喻




經過四年阿扁的執政,在野黨批評偏激心理、誠信問題?總統的人格問題重要嗎?龐大的國家組織、市場機制難道需要「被動地」受指導?

我相信每個人對道德、良知有相當的自主性、反省能力,也不否認傳統的「倫理價值」,傳統儒學所說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皇帝、縣官、讀書人(大德/風)都應該是人民(小德/草)的表率,指導百姓倫理的舉止、和諧的關係。

顯然,目前社會在西方價值主流中,傳統的意識型態不是消失了,只是「隱喻化」了,因此我們一再檢視領導人的道德性,套句流行的話是「正當性」,自主性、主體性都是基督教文化「世俗化」的人的地位提昇,相較於中國的「三綱五倫」重視人與人的和諧關係,中西文化在二十一世紀仍在「五四」的餘韻中蕩漾,因此,我們應該區分個人的主體性/倫理關係,在個人主義中,民主是公共論述形成的先驗形式,如果對立的兩方,在理由、價值的論述基礎不在一個平台上,抗爭的調解是「無解」。

阿楨 2014-01-03 10:22:49

一馬當後:馬反諷詩8/34

台灣馬明明是一馬當先
屍人怎會濕成一馬當後
xxxxxxxxxxxxxx
詩人不了反諷詩
正眼若反
反眼若正
台灣馬(英九)帶有中國民本血統
誤以為君子之德風
   小人之德草
又被哈佛大學博士班洗腦
誤以為只要是對的改革
民主選民便會跟隨他
正眼看似一馬當先
實則孤家寡馬在後
xxxxxxxxxxxxxx
美國(歐巴)馬則是純種的西方民主
民主理想的好話說盡
民粹現實的壞事幹絕
反眼看似一馬當後
實則一馬當先民粹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67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