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0 13:18:38阿僑老師

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加油!

畢業前夕,這種在校園裡,每年都會出現,但校方與師長卻理所當然的視而不見。

基層的義務教育,事實上,普遍存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不用說,資優班與資源班等特殊班級的少數學生,所得到的是令普通班學生嫉妒的豐厚資源。就是普通班能力分組之後的編班,績優的學生也得到校方較好的師資、設備和輔導措施的照護。

甚至就連例假日的課後輔導,也還是設定成績標準,對同樣的績優學生加強輔導,而因此遭到排除的弱勢學生,卻必須用較高的費用進入私立補習班。

再有,三年級的正式課程結束之後的複習階段,也仍是依既定的成績標準,讓達到標準的少數學生精英抽離原班,然後安排安靜的教室備考,還派老師照護。而那些未達標準的學生,卻沒有機會享有。

以在學成績的優劣來決定教育資源的分配,對那些成績始終未達學校標準的學生來說,形同剝削他們應同等享有的受教權益。

這種優劣二分的結果,還讓學生在自我的認同意識上,烙下有希望以及沒有希望的分別。更糟的是,因此將造成弱勢學生成績更下滑的不良結果;而校方與師長往往還歸因於學生努力不夠,而故意忽視制度設計不公所造成的罪惡。

公立國中教育,不應該是複製、甚至是製造社會階級的國家機制。反倒是應該是藉由教育公共資源的照護,讓社會底層的弱勢學生有一個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

本文轉載自【2007/06/10 聯合報】@ http://udn.com/
路人 2008-06-10 14:09:26

今天是個好日子
沒新增文章,這篇最後一篇過了一年!!

208 2008-01-05 13:27:53

怎麼都沒新聞章!!

mE !s〃昇 2007-09-09 22:47:31

教練...
如果我們高三有這個能力的話...
一定會把暖暖高中帶進HBL...
別讓外縣市看不起基隆的籃球隊!!
我們大家會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