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9 18:54:00太極現象

太極拳高層次修煉--神 (胡偉容 )

 

從練神的最高層次看太極拳運動不純粹是肢體運動,而還包含心腦運動。練太極拳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心意功夫,是心腦太極拳。

  傳統太極拳修練中,對“神”與“意”修練要求很高。神——眼神、心神、精神。這裏所說的“眼神”則包括了視線、注目點、眼光與姿勢動作的配合。

  從技擊意義來說,神、意的存在,關係到雙方勝敗的問題。不知陰陽,不明神意,則練拳難以明理,動作重心易失,陰陽偏離。在內表現爲氣滯不暢,在外則形體不順。須知眼神的引用在發勁中佔有重要地位,目光決不可與動向有偏差,如欲將人發遠,則眼光遠視,發高則仰視,發低則俯視。把人發出去之後,眼神仍須前注,此有“勁斷()神不斷”之作用。相傳楊澄甫先師每推手發勁時,只見其眼神一看,對方便覺心動魄,頃刻生死之感,此乃體態精神合一之體現,也是眼神特有的威力。

  太極拳技擊之妙,在於人體平衡原理的諳熟與運用。可以說太極拳的技擊是借用對手自己的力量打敗他自己的。因此,筆者與拳友過招時有這樣的體會:接神不接力,觀察在眼,變化在心。“達之於神”,精神要充沛,要貫注。太極拳經典中稱之爲“神之使也”。只要你眼神順對方延展遠視,以眼之神光威懾對方,視線有多遠,對方就被發放出多遠。正如《易經》所言:遠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純以神行,不尚絲毫拙力”,此爲“二目炯炯乾坤轉,時機奧妙現神通”。對方主動出手越快,則輸得越快;出手越狠,輸得越慘。自身具備了“內固精神、外示安靜”後,以神攻之,“形如捕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因此,眼神在技擊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注意:當你發放對方時,神、意不可在一個點上,也正是武術家王培生“神意不同處”的體現。把人發出去之後,眼神仍須前注,“神聚氣斂”此有“神氣不令割斷”之作用。主宰於神,神爲主宰,也正是太極拳技擊的真諦。練神還虛,以“神”致用,從中領略奧妙的存在與其出現時所顯現的靈通變化,可以在推手上做到“知覺靈敏”和懂勁功夫。這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功夫,在修練中自然而得。汪永泉大師有“求之不得,不求不得,求也不得”之說法。一心想得到,而難以得到.這就是絕學。

  神的內在威勢,是在深識理法並運用自如而自然進入高境界後方能領略到。通過神的修煉,從而達到陰陽平衡、圓融無礙的妙境。神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之神即元神,後天之神即識神。黃元吉《樂育堂語錄》“先天神,元神也。”李時珍“腦爲元神之府。”神者,有元神和識神之別。元神者,藏於腦,無息無慮,虛靈也。識神者,發於心,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修煉者,宜用腦中之元神,不宜用心中之識神。練神重在與意合,運行時要以神爲帥,掌握好陰與陽的轉換時機。太極拳要求“神意貫注”。神聚於眼,眼是心靈的窗口。眼神的變化,瞳孔(黑眼球)保持在眼的中部,密切地配合運動路線,不可旁觀,神要集中。眼神的移動,對身體的變轉運動有很大的關係。前輩拳師對眼神的要求和訓練是很看重的。如根據吳式太極拳前輩經驗,練白鶴亮翅第一動時,俯身前,意念在上邊的右手,眼神通過食指向外上看。當眼神由右手移至左手時,由上手(右手)食指向外沿著一個大的外弧形路線,逐漸向外下俯看,待身體前俯之後,能夠看到左食指時,再變到左手食指。這樣可以保持“丟頂”現象不發生。又如吳式太極拳第八式上步搬攔捶,第3動左掌回捋的左掌食指向外看,撤肘翻掌後,掌向身體前方上起之前,眼神必須離開左掌食指,向體前上方逐漸擡頭前看(意念左掌),因爲先換眼神便於松胸。反之,如果先起手,或手與眼神同時前起,就會感覺極不舒適,如果運用不當會影響全身的松柔。以上都是練拳時眼神方面要注意的。

  楊氏老譜雲:“人體爲太極之體。頭腦、眼睛也應該是太極頭腦、太極眼睛,看事物亦應乙太極的本質從表及裏的觀察。凡太極拳修練者,均應乙太極陰陽的視角觀之。”神與意,眼神爲陽,意念爲陰。拳論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慮”、“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精神固達了,周身才能實現一舉動皆輕靈。所以,練拳時弄清重心的變化,由重心所在確定兩手的動靜與陰陽,而後再決定眼神與意念的運轉。隨動作的變化,不斷使意識深化,尤重“全身意在精神”,即意在蓄神。比如靜勢時,要通過一個點向前、向外、向遠處看出。但要知道,眼神並不完全是呆板地集中在某一點上。陰陽就是虛實,陰爲虛、爲靜、爲吸,視線收回;陽是實、是動、是呼,視線外放。如吳式太極拳第二式攬雀尾,第5動右掌回捋(陰動),視線追隨手。眼神從平遠處收回,視線追隨右實手食指尖,意在右掌掌心;第6動右掌前棚(陽動).手隨視線走。前右實手追視線,意在右掌心。總之。練拳時一定要注意眼神的變化和它本身移動的路線。掌握並運用“神”的理法,對於深研太極拳有其重要的意義。

  眼光代表神,人之一身。運用全在於心,而傳神全在於目,故必須凝神注視,而眼能目光四射視四面;收視返聽,則含光脈脈。如何掌握修“神”之要訣,師承不同,修練階段的不同等衆多因素影響,所表現出來的“神”“意”也是有別的。

  獨立守神的具體練法:面向南,周身放鬆,頭正頸直(下頦內含,意念從喉頭上找百會),兩腳站立與肩寬,腳及腳趾平松落地(全身重力沿兩肩、體側、大腿外側而降至足掌乃至五趾。此非一日可致,需配合腰、胯、膝的放鬆,兩腳方能逐步疊到平鋪)。兩眼平視,舌抵上齶,眼瞼輕輕地閉合(動作從外眥始,目光隨眼瞼閉合而內收.與意念合而爲一,稱之爲“神光”)。兩肩放鬆,兩臂自然下垂,腋窩虛撐,肩與腋下距23公分,似乎夾著一個“小氣球”。松胯收腹,兩膝微屈,排除雜念,心靜神凝,自然呼吸。守上丹田者,將神光寄於上,則眼珠上翻以視頂門,古稱“面南觀北斗”,是收視返聽之良法;守下丹田者,將神光寄於下,則眼珠下轉以視元海,古稱“神光下照元海”,是益氣添精之妙術。神光之守,是光隨神動,煉氣歸神,神氣相隨。這個“神”視拳人修煉的時間,功夫高低的理解能力而論。

  拳打萬遍神理現,博覽群書道自明。正所謂“久練功夫超常人,內勁剛柔運無極,真武入骨功在身,入古旺精是真人。”請同道在遵循此理法之外,還需要認真去練,神練、心練!實踐去體驗:心與神通,神與道一,道法自然,這是高層次功夫。不是幾句話可以解釋明白的,也很難用筆墨所能說清楚,那就需要自己進一步修煉和接受明師的具體指導了!“學拳容易人道難”,數十年未得真師傳者,亦大有人在,練太極拳有成者如鳳毛麟角。因此,習練太極拳者“明師”作用是先決條件,陳鑫說:“理不明,延明師;路不明,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終日乾乾之功,進久自到。”筆者願拳友同道能在太極拳“神”的修煉道路上找到大門,登堂入室。

柔軟心 2008-11-22 20:57:00

老師晚安:
我又來挖寶囉.....祝週末愉快ㄛ

版主回應
歡迎ㄛ---妳有好心得也要告訴一下----清境農場剛回來--謝謝妳--- 2008-11-23 19:28:00
southis 2008-11-19 21:25:00

靈性,...這個讓我很痛苦 永遠有2股勢力在拉拔 知道對的就是不去做........我不知道為什麼..
心裡知道唸咒丹田會熱 就是故意繞過不去做.......不知道 就會這樣......儘管這樣 就是不想做
可是雜念一除都是本尊的眉毛挑高的眼神 就是好怪 我的心會造作 都是本尊 警告的眼神
越這樣 越不想做...
********妳有北宗特性????
*******,這在一般人是較少的,讓妳練成,成就應該不低
感謝老師的鼓勵 我一點都不敢妄想成就 只要斬斷煩惱魔就很感恩 ......
跟老師講的體悟完全是看老師的文章直覺浮出腦海的回應 老實話 根本不是我苦練或勤練的結論
我的跨突然有比以前更開 可是對我抬腳沒幫助 對穩定度有幫助
***老師你有他心通嗎???
很感恩你給我回應 要真正懂我的話 不是敷衍的 好像只有你 有時也不免奇怪 你為何搞懂我說的話??
不過 有時我也會後悔我告訴你一些話..

版主回應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00;">北宗特性????</font>就是根器較好,悟性較高的人,也可以性作為切入點..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00;">你有他心通嗎???----</font>沒有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00;">有時也不免奇怪 你為何搞懂我說的話?? </font>這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攝身攝心,將心比心吧---
2008-11-20 10:37:00
southis 2008-11-19 19:24:00

老師po這篇神的文章
我是知道神很重要 知道歸知道 我不會也不知道打拳時眼神的重點因該在那裡???
我們老師很少會強調眼睛該怎看
我倒認為 一招定式完成因該也要配合眼神的方向
這樣打拳才會有精神 這是我很早已前的想法
雖然我不會眼神 不過我私下打拳時感覺自己的眼睛自己會有所動...我也不會說
還有我不會用神打拳.....不過我的直覺
我如果熟的招式自己打拳感覺神自己會上身 因為打完時身體會感覺膨脹空空的很舒服
體內清空.....我現在的體會 我好像是太極........本身就混囤未明......絕對沒開玩笑..

版主回應
我相信妳有此等靈性,妳有北宗特性,這在一般人是較少的,讓妳練成,成就應該不低... 2008-11-19 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