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1 03:24:55默言
【天堂情書】對話
W:
獨坐在木屋前的長廊,默然遠眺,薄薄的霧色籠罩著遠山枯林,月光下,顯得瘦骨伶仃。
夜已深沉,山中的夜空幽闇如墨,疏星顯得格外燦亮。風聲呼呼穿過林梢,夾雜著蟲聲喞喞,寧靜的夜卻是十分熱鬧。
冷露侵襲,我裹著薄毯的身子仍微微顫抖。友人自木屋出來,遞給我一杯溫酒,囑咐我喝下,以驅走身體的寒意。我端起酒杯,輕啜一口,那辣熱的液體滑入咽喉,嗆得我咳嗽不已。友人笑我,有酒窩竟是無酒量。
我從來不喜歡酒酣耳熱的感覺,但今夜,淺酌使我心口溫熱、身體舒暖,微醺使我壓抑在內心的情緒獲得疏放,剎那間,好想放聲大哭。
如果不是身旁有人,我會讓自己的情緒毫無顧忌的宣洩。而當下,我卻只能讓淚水無聲地滑過燙熱的雙頰。
親愛的,這一刻,我好想你!
如果你在,我真想俯身在你懷裡,好好痛哭一場,讓我這些日子以來承受的壓力、煩惱、憂愁傾瀉而出;我渴望有你堅實的臂膀,緊緊擁抱,讓我疲憊、軟弱的身軀有所依靠,不必再武裝堅強;我期盼你耐心聽我叨叨絮絮,然後用溫柔的話語撫慰、舒緩我的焦慮和苦悶。
W,好久好久沒有與你對話。
並不真的沒有對話,沉默的言語,一直一直在我內心深處縈繞,獨自沉吟。親愛的,你可聽見?
這段時期,我的疲累、我的沉重、我的愁悶、……,好想好想有你傾訴,好想好想有你理解。但我卻一再猶豫,猶豫我是否應該再以文字來糾纏你?
自從接辦幼教,從學校的工程、孩子的引導到家長的互動,整天整天縈繞在我身邊的就是人聲、話語,這是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過去離群獨處、悠然閒適的情境,如今已成奢想。
有幾次,身心極度疲累,內心強烈渴望寧靜。我逃往海邊,在漆黑的夜裡靜坐,聽著陣陣濤聲。遠離了塵囂,我的身心才感到舒緩、自在。
渴望獨處。
渴望獨處並不緣於孤僻,而是在群聚中找不到共同的話題。靜默卻又不適當,語言成為應酬。應酬的言語極容易使人疲乏,每一字自喉間乾澀地爬出,半晌,跌落到一個死寂的空谷。
「妳有心事?」
靜默時,朋友常如是問。
靜默,是另一種孤獨。
最初,我們相識,我也是安靜的。
在長安大街漫步的夜裡,聽你講羅素、康德、維根斯坦,你是如此熟悉又親切地為我引薦那些已經死去的哲人,彷彿是你的故友。
「妳為何總不說話?」你問。
「我不懂哲學,我聽你說。」我說。
隨後,你又講起你的童年,當你提及全家人被下放鄉間的艱苦和文革時期被迫害的辛酸,你哽咽。而我,更沉默了。
望著你削瘦的面龐,有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憂鬱。一顆敏感的心被挑動,每一條神經彷彿撥弄著與你相同的調,疼。
你我年齡相仿,我的心因年輕而飛揚,無憂地展翅,翩然於天地之間。而你,因為年少經歷太多苦澀,青春裡竟多了一份不該有的沉重。
「怎麼了?」你察覺到我的靜默。
我隱隱有著一絲莫名的傷感。該怎麼訴說我內心的不捨?
「不談那些了。」你趕緊轉變話題:「跟我說說,台灣的中文系都讀些什麼書?」
談文學,同樣讀中文系的我們有了共同的語言。
月下,我們一同背誦著「秋聲賦」、「琵琶行」,從漢賦、唐詩到宋詞,你我最愛吟詠的竟是,蘇軾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北京初春,寒氣襲人的夜裡,戀曲,無聲無息地在長安大街上悠揚。
認識你之前,我不嚮往感情。雖然並不是獨身主義者,卻也意識到知己難尋。
婚姻,對女子而言,無異是放棄獨處的權利。傳統的家庭責任給一個女子無比沉重的擔子,操勞家務,相夫教子。雖然太多女人樂於承擔並甘之如飴,我自認是無法承受這樣的生活。
認識海峽彼岸的你,是上天的安排,讓我孤寂的靈魂遇到了千年守候的伴侶。雖然我們不似一般戀人可以朝夕相處,只能透過電話和書信互訴情衷,即使如此,都讓我感覺到生命豐富而滋潤。
往後,我們相處,我不再靜默,因為你我之間有太多的共鳴。聚少離多,多少話語想要傾訴,從尋常生活到文史哲學,聊不完的話題,常讓我們通宵達旦、徹夜不眠。當時,媽媽還對我說:「妳沒來,他一整天說不到三句話。妳一來,他話多得三天三夜說不完。」
親愛的,我可以理解你的靜默,也可以理解你的多語。
你走後,我的內心特別沉寂。
這段日子,因為工作,我的話語不少,卻都是「應酬」,這樣的角色扮演讓我感到勉強而痛苦。因此,一有機會我仍想逃,逃到無人的地方,與你安靜對話。儘管聽不到你的回音,但我仍相信,你的話語,在風中、在陣陣海濤裡……
此刻,沉默地望著夜空,心中卻是戀戀絮語。親愛的,天邊那一顆閃亮的星子,可是你?
突然,一道光芒劃過天際
「流星!」友人喊著:「有沒有許願?」
我搖搖頭。
因為,我的願望,不會實現。
獨坐在木屋前的長廊,默然遠眺,薄薄的霧色籠罩著遠山枯林,月光下,顯得瘦骨伶仃。
夜已深沉,山中的夜空幽闇如墨,疏星顯得格外燦亮。風聲呼呼穿過林梢,夾雜著蟲聲喞喞,寧靜的夜卻是十分熱鬧。
冷露侵襲,我裹著薄毯的身子仍微微顫抖。友人自木屋出來,遞給我一杯溫酒,囑咐我喝下,以驅走身體的寒意。我端起酒杯,輕啜一口,那辣熱的液體滑入咽喉,嗆得我咳嗽不已。友人笑我,有酒窩竟是無酒量。
我從來不喜歡酒酣耳熱的感覺,但今夜,淺酌使我心口溫熱、身體舒暖,微醺使我壓抑在內心的情緒獲得疏放,剎那間,好想放聲大哭。
如果不是身旁有人,我會讓自己的情緒毫無顧忌的宣洩。而當下,我卻只能讓淚水無聲地滑過燙熱的雙頰。
親愛的,這一刻,我好想你!
如果你在,我真想俯身在你懷裡,好好痛哭一場,讓我這些日子以來承受的壓力、煩惱、憂愁傾瀉而出;我渴望有你堅實的臂膀,緊緊擁抱,讓我疲憊、軟弱的身軀有所依靠,不必再武裝堅強;我期盼你耐心聽我叨叨絮絮,然後用溫柔的話語撫慰、舒緩我的焦慮和苦悶。
W,好久好久沒有與你對話。
並不真的沒有對話,沉默的言語,一直一直在我內心深處縈繞,獨自沉吟。親愛的,你可聽見?
這段時期,我的疲累、我的沉重、我的愁悶、……,好想好想有你傾訴,好想好想有你理解。但我卻一再猶豫,猶豫我是否應該再以文字來糾纏你?
自從接辦幼教,從學校的工程、孩子的引導到家長的互動,整天整天縈繞在我身邊的就是人聲、話語,這是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過去離群獨處、悠然閒適的情境,如今已成奢想。
有幾次,身心極度疲累,內心強烈渴望寧靜。我逃往海邊,在漆黑的夜裡靜坐,聽著陣陣濤聲。遠離了塵囂,我的身心才感到舒緩、自在。
渴望獨處。
渴望獨處並不緣於孤僻,而是在群聚中找不到共同的話題。靜默卻又不適當,語言成為應酬。應酬的言語極容易使人疲乏,每一字自喉間乾澀地爬出,半晌,跌落到一個死寂的空谷。
「妳有心事?」
靜默時,朋友常如是問。
靜默,是另一種孤獨。
最初,我們相識,我也是安靜的。
在長安大街漫步的夜裡,聽你講羅素、康德、維根斯坦,你是如此熟悉又親切地為我引薦那些已經死去的哲人,彷彿是你的故友。
「妳為何總不說話?」你問。
「我不懂哲學,我聽你說。」我說。
隨後,你又講起你的童年,當你提及全家人被下放鄉間的艱苦和文革時期被迫害的辛酸,你哽咽。而我,更沉默了。
望著你削瘦的面龐,有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憂鬱。一顆敏感的心被挑動,每一條神經彷彿撥弄著與你相同的調,疼。
你我年齡相仿,我的心因年輕而飛揚,無憂地展翅,翩然於天地之間。而你,因為年少經歷太多苦澀,青春裡竟多了一份不該有的沉重。
「怎麼了?」你察覺到我的靜默。
我隱隱有著一絲莫名的傷感。該怎麼訴說我內心的不捨?
「不談那些了。」你趕緊轉變話題:「跟我說說,台灣的中文系都讀些什麼書?」
談文學,同樣讀中文系的我們有了共同的語言。
月下,我們一同背誦著「秋聲賦」、「琵琶行」,從漢賦、唐詩到宋詞,你我最愛吟詠的竟是,蘇軾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北京初春,寒氣襲人的夜裡,戀曲,無聲無息地在長安大街上悠揚。
認識你之前,我不嚮往感情。雖然並不是獨身主義者,卻也意識到知己難尋。
婚姻,對女子而言,無異是放棄獨處的權利。傳統的家庭責任給一個女子無比沉重的擔子,操勞家務,相夫教子。雖然太多女人樂於承擔並甘之如飴,我自認是無法承受這樣的生活。
認識海峽彼岸的你,是上天的安排,讓我孤寂的靈魂遇到了千年守候的伴侶。雖然我們不似一般戀人可以朝夕相處,只能透過電話和書信互訴情衷,即使如此,都讓我感覺到生命豐富而滋潤。
往後,我們相處,我不再靜默,因為你我之間有太多的共鳴。聚少離多,多少話語想要傾訴,從尋常生活到文史哲學,聊不完的話題,常讓我們通宵達旦、徹夜不眠。當時,媽媽還對我說:「妳沒來,他一整天說不到三句話。妳一來,他話多得三天三夜說不完。」
親愛的,我可以理解你的靜默,也可以理解你的多語。
你走後,我的內心特別沉寂。
這段日子,因為工作,我的話語不少,卻都是「應酬」,這樣的角色扮演讓我感到勉強而痛苦。因此,一有機會我仍想逃,逃到無人的地方,與你安靜對話。儘管聽不到你的回音,但我仍相信,你的話語,在風中、在陣陣海濤裡……
此刻,沉默地望著夜空,心中卻是戀戀絮語。親愛的,天邊那一顆閃亮的星子,可是你?
突然,一道光芒劃過天際
「流星!」友人喊著:「有沒有許願?」
我搖搖頭。
因為,我的願望,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