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10 21:58:19默言

【斷食體驗】靜心之旅(四)靜默相隨



沉浸在靜默中。

「道場」,位於玉井山區,清巒環抱,四野靜寂,充滿靈氣。它給人一種舒放的氛圍,一份安詳的靜美。

非常享受在樹林中散步。

課餘餐後,習慣沿著小徑漫步而下,走到綠林夾道的「行禪之道」,便將拖鞋暫置一旁,赤足在「行禪之道」來回散步,讓腳底直接親吻土地,接納細細的塵土,鑽進腳趾間,溫柔地搓摩;靜聽乾裂的落葉,在足下發出窸窣脆響。享受與大自然之間親暱、細微的互動。

一直是靜默的。

來到這個安靜的山區,讓人沉靜而不想言語。

這一梯次的學員相當年輕,整個活動的進行像是個「大專夏令營」。也許,是年齡已經脫離了青春年少,不再是歡樂無憂;也許,是心境已經抽離了俗世雜想,不再想聯誼攀談。

只想,一個人靜靜地,享受獨處,享受默然,享受山靈地氣,享受山風雨露,享受蟲鳴鳥唱,……


「行禪之道」,是自己給小徑許的名稱,因為漫步其間,心平氣和,低頭盯著自己的腳步前進,一步一靜,訪如行禪。

有時,也喜歡持咒,讓大悲咒自心底輕輕響起,咒語隨著腳步的韻律,自心底升自喉間,有時躍上脣齒,大聲唱誦。

有時,也喜歡唱著「Ba Ba Nam Kewalam」,音韻隨著大自然天賴的節奏,身心達到一種喜悅、和諧、平靜與輕鬆。

入夜,山區一片靜寂,數不清的蟲音在林間合鳴,寧靜中有一種屬於大自然的熱鬧。

愛上散步,即使入夜後,也會獨自在山徑上行走。

其實,我怕黑,一向怕黑。自幼,夜晚睡覺一定要點一盞夜燈,才能安然入眠。但,奇妙的是,這些天,竟能獨自在山區夜行,因為有--月光引路、螢光飛舞、星光相伴。

當然,我不是全然獨處,因為,有太多的「同伴」與我同行。

本以為自己的身心已趨於寧靜,在靜坐的課程,才聽見自己內在其實存在著太多的雜音。

注意力無法集中,是靜坐最大的障礙。當自己盤腿坐直,閉目調息,試圖使心靈寧靜、空靈時,耳根便開始抓取許多的音聲,風聲、鳥聲、蟲鳴、甚至是許多在心內喃喃自語的音聲,一個聲波接著一個聲波,不斷干擾著試圖寧靜的心。接著是念頭,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的湧現,有時,注意力竟被某個念頭繫綁住,拉扯到不知名的境地。

直到蘇老師輕輕的吉他聲響起,意識才回到這個僵值不動的身軀。

在靜坐中,最容易看見自己的表相與內在的分離,即使表相看來如如不動,內在卻像是千萬隻蠅蟲飛舞,嗡嗡不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答案其實很明白。難怪,修行之道首要是靜坐,連自己的心都掌握不了,如何有能力走向解脫?

於是,我明白,自己所謂「靜默」,其實隔絕的只是與人攀談的「語言」,隔絕不了心內喋喋不休的雜音。唯有透過靜坐,才能使「心」進入真正的靜默、寧靜、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