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9 19:11:31幫泥兔

[札記] 無圍牆校園。Cambridge

無圍牆校園。劍橋

車子就停在Cambridge"數學橋"的旁邊。徐志摩曾在這River Cam划船,吟詠再別康橋。
經過這麼多年遊客與莘莘學子的踏訪,此刻再無法追尋徐志摩過去那確定的足印,
但我多少企圖在這兒體驗那無圍牆校園究竟是如何讓徐志摩如此著迷。
一棟一棟古典樣式的學校建築點綴在城裡面;伴著Cambridge出版社、跳蚤市場;一切是那麼悠適自得,既生活又學術。

台灣的大學總是被框限在都市計劃圖上紫色的文教用地裡。校園的規劃變成另一個小型的"假的'都市"規劃'。
文教區的旁邊是夜市,有的下課踩著山腰的階梯連接蚵仔煎;有的隔著美術用品社緊鄰可口的魯味。

記得上一次參與交通大學推動新竹璞玉計劃的規劃實習,無圍牆校園的提議難得地終於爭上檯面。
然而國內對土地使用區分的想像,以及大學本身對於掌握校園範圍的僵固觀念,終究讓無圍牆的台灣校園實現還要耐心再等等。

人在英國,實際體驗到許多過去書本教給我們、描繪出來的景象。
Milton Keynes新市鎮、Cambridge以及Oxford的'校園即城市'空間體驗;
加上十天以來對英國人近身的互動與試圖了解,我想飛回來台灣以後的對照經驗還是很值得興奮。




要回國的那天正好是全世界反戰遊行的那一刻。未能在HYDE PARK參與全球最大的反戰遊行真是最大的遺憾。
在往機場的路上我們製作了海報向high way上一車一車要去遊行的青年們招手。

We are from Taiwan;我們代表主體自我的聲音,我們反戰。




ps.圖為Cambridge數學橋。上面的字樣正是我們在車上製作的No War字樣。

ps.英國行的點滴將陸續登出~~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