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9 19:57:07黑狗
「技藝班」小班化,兼論「能力編班與常態編班」
轉載自網路圖片,若有侵權請告知。
---------------------------------------------------------------------
前情提要:歷史重演,再接再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cc/3/1297409609/20071025200534/
---------------------------------------------------------------------
今天,本校技藝班又有學生出狀況了,上課不守秩序,頂撞老師。
事情傳到學務處,當事人中午在導師、家長陪同下,到專任辦公室來向老師道歉。雖然家長、導師好說歹說,該學生在辦公室裡仵了半小時,即便淚流滿面,還是硬頸不道歉…;在目睹這位專任老師處理學生問題的堅持之餘,也近距離地感受到該生面臨的困境,以及導師、家長對孩子的無奈與焦慮。
我也任教該班公民科,坦白說,今年「技藝班」的上課秩序,已經比去年好很多了,但是該班學科成績依然低落,上課品質一樣不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在這學期的「家庭經濟與理財」單元裡,我教學生計算「投資報酬率」時,驚訝地發現,許多學生連分數不能整除的除法,例如:3除以40,化為小數點等於百分之多少?都算不出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程度,真的很難為她們一整天得乖乖坐在台下聽台上的老師講八節課。如同本校某位專任教師的名言:「這種學生上課的時候沒有給老師們掀桌子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
再這樣下去,不管老師們再怎麼認真上課,至多也只是將該班上課秩序的「表面效度」控制在「勉強接受」的範圍內,遑論提升教學品質。我心裡想著:「除了這樣拖著,難道就沒有更好,更根本的改善方法嗎?」今天的事,讓我再一次省思提升「後段班」上課品質的方法。
簡單地提出我的構想:
目前,本校國三有十六個班。我在想,是否可以將現有技藝班以外的十五個班縮成十四個(其他班平均一班多出二~三名學生),空出一個班,以兩班的人力編制,來照顧技藝班三十五名學生,平均一班十七人,與先進國家諸如法國、芬蘭,班級學生數相當。如此一來,任教技藝班的老師,會有更多資源來「弭平」技藝班學生國中兩年的落後。而一個班多二~三人的其他班上課品質,也不至於會有不良影響。在此同時,我甚至可以斷言,學校當局若有魄力這樣處置,無形之中也給其他班級學生與社區家長,做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良好示範。
隨著班級編制的改變而來的,任課教師將面臨教材內容的調整。技藝班學生,基本學力普遍低落,特別在數、理方面,普遍存在著學習障礙,這種現象反映在考試成績上,我想這當中多數是國中一、二年級學習成效不彰的累積,惡性循環。然而,在偏重記憶的文科或社會科方面,我發現有些同學在分數上有著不錯的表現,這是該科目任課老師們比較容易著力的部分。而即便是對這些學生最感困難與排斥的數學、理化,任課教師可以藉由降低教材難度,將內容鎖定在學生可以理解的部分,充分練習,逐步建立學生對於該學科的自信,如此一來,對於國中階段的終極目標「國中基測」所標榜的「中間偏易」題型,仍是大有可為。當然,由於技藝班的任課教師,教學對象是學習動機低落的孩子,這種先天不利的因素,對於任課教師而言一定會造成教學上的壓力,挫折是免不了的。而我認為造成任課教師「挫折感」的原因不在於學科專業能力,而在於意願。面對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教師教學動機相對低落。於是,就會產生一個逃不掉的問題,那就是:「小班化以後的技藝班,由誰來教?」
「誰來教技藝班?」是實施小班制後,現實上難以克服的問題,因為制度的變革必須展現績效,否則缺乏說服力與正當性。而任課教師如何讓技藝班學生的學習績效,反應在具體的「段考分數」、「模擬考分數」或「基測分數」上?也將成為校方責無旁貸的問題。只能說,以公民科為例,我能設計出符合技藝班學生程度的教材,而在學科成績的表現上,也能達到常態分配下的中間水平;畢竟班級人數減少,授課教師能夠更細膩地去觀察學生學習狀況並做出因應,雙方互動頻率增加,較容易培養出休戚與共的認同感,以及感同身受校方「扶助弱勢」的誠意(註一);至於在以校為單位的教學系統規劃方面,任教技藝班與其他班的頻率與比例,牽涉到工作輪調模式的建立,畢竟這樣的任務不宜長期集中在少數特定教師身上,還是需要透過建立起適合該校的工作輪調模式,較能永續(註二)。
以上說明,間接表達本人對於「能力編班與常態編班」議題所持的基本立場。簡言之,我反對能力編班,但是我也不贊成全面常態編班,因為我認為純粹的「能力編班」或「常態編班」,都簡化了教育問題的複雜性,以及教學現場的多元性。我主張:「現階段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為維持教學品質的實質公平,不宜採取全面性常態編班,原因在於全面性常態編班無法照顧某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學習弱勢,因而在因應學生個別差異方面,需要採取策略性能力編班。」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所稱「能力編班」,與反對能力編班人士所抨擊的能力編班,在意義上完全不同。
說明如下:反對能力編班人士之所以反對能力編班的原因,在於目前多數學校的能力編班(或者我大膽一點地假設全部?),是在「特別照顧」程度已經很好的學生的同時,標籤化也邊緣化了學習弱勢族群(其實這些人才是應該被「特別照顧」的人);所以,這樣的編班模式,是背道而馳,本末倒置,能力編班後,反而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教學現場M型化現象,這是不公平,也不正義的;所以,如果是這種「能力編班」,我不反對多一點有正義感的人出面提出檢舉,因為這樣的措施明顯違背「因材施教」的本意或「教育公平」的原則。而本人所主張的「不宜採取全面性常態編班」,也就是技藝班小班化的措施,強調對教育體制內的學習弱勢者給予特別扶助,給予這些人比正常水平學生相對較佳的學習資源,以弭平學習上的落差,跟一般人所認知的能力編班正好完全相反。所以與其說這樣的措施是能力編班,不如說是體制內的補救教學促進教學資源分配的實質公平更為恰當。
無論是「能力編班」或「常態編班」,如果不能清楚瞭解名詞底下所蘊藏的實質意涵,容易淪為意氣之爭,無濟於社會公平正義的伸張。「能力編班」或「常態編班」與其淪為學術名詞上的爭辯,教育現場的「實質公平」無疑更為重要。我認為「公平」這件事,或者:「如何讓眼前各種客觀條件不同的學生,得到公平的待遇?」是值得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時時思索,深刻反省,進而具體落實的問題,我想這是一輩子的功課。
------------------------------------------------------------------------------------
註一:如同管理學理論「霍桑效應」與教育理論「比馬龍效應」。
註二:「扶助弱勢」實務作法(持續修正):
一、「交換」的比例:有限度、有回饋(有條件的)。整體而言,佔優勢(資源較多的人)應該多付出一些(可以量化的項目,例如:時間、金錢);然而,接受扶助的過程裡,受助者仍須回饋(例如:展現自身努力,及早自立)而非無止境要求受助。例如:學習成就低落的歸因,除教學資源分配方式(例如:明星老師、不適任教師)外,學生本身的學習態度與努力程度也有關係(低社經者態度較消極懶散,確認起點行為後,在一段期間內,教師需給予密集的引導與行為改變,調整學習態度與生活方式)。
二、工作輪調模式:以教育系統為例,需建立「工作輪調模式」,組織內難度較高的任務,需以輪流的方式進行(特別是薪資結構無彈性的公部門)。例如:非以營利為目的的宗教團體,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海外服務」一般有固定期限而非永久。在教學組織裡,扶助學習不利生,對於一般人而言屬於難度較高、成就感較低的任務,如果將這樣的任務集中於少數人,工作熱情難以持久,並產生相對剝奪感,故需以輪調方式進行。至於具體工作內容(如輪調的頻率),則視實際狀況(如:組織規模、組織氣氛)而定。現況以中大型學校(約50班上下)較可行(學校人數、教學團隊的成員組合,規模與彈性適中)。
◎本文修改於台灣立報 2008.1.21(2011.7.30修訂)
---------------------------------------------------------------------
前情提要:教師之魂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cc/3/1285756579/20070506202541/
---------------------------------------------------------------------
相關連結:常態分班是假平等--能力分班沒有錯,錯的是使用方法
http://blog.pchome.com.tw/news/zen/3/1294054743/20070830111211/
---------------------------------------------------------------------
前情提要:教師之魂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cc/3/1285756579/20070506202541/
---------------------------------------------------------------------
相關連結:常態分班是假平等--能力分班沒有錯,錯的是使用方法
http://blog.pchome.com.tw/news/zen/3/1294054743/20070830111211/
上一篇:要卓越?還是要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