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6 21:32:32 happy 陳

台北剝皮寮老街(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呂阿昌醫師宅
     由於「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假日沒有開放參觀,於是利用平日排休的時間(參觀時間為周二至周六09:00-16:00),來看看改建剝皮寮老街所成立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而改建後的面貌會是如何ㄋ?


↑圖摘錄於「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的簡介。紅線標示部分是現在完工開放參觀的部分。而其它地方還在施工,預計今年年底會完工,但看實際施工狀況很難喔!


↑剝皮寮老街的亭仔腳。亭仔腳內的拱圈騎樓是其特色之一。也可以見到騎樓上的天花板是以木桁構築,這種樓板底層以軟底築構俗稱「軟樓」。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的內部,從裡面來看應是新建,感覺有點像「羅東傳統藝術中心」裡的仿古街道。根據中心義工表示,因為老街年久失修,在加上決策的緩慢,前面的街屋幾乎被拆光或破壞,留下來的老東西不多。不夠至少是原地重建,不然拆除建校園的話,剝皮寮老街這段歷史就只能看看告示牌說明了。


↑這是被留下來的「竹編夾泥牆」。「竹編夾泥牆」也稱為「編泥牆」、「木竹牆」或「屏仔壁」。製造方式是以樹枝、竹片或芒草桿一條條交叉編織成骨架,再以黏土和米糠混合的土層覆蓋,表面並抹上灰泥為白牆。此牆有散熱快及調整溼度的效果,但是壁體非常容易龜裂脫落。


↑這也是刻意呈現出來的「土埆牆」。「土埆牆」是一種古老工法用曬乾方式而作成的。製作方法是將黏土加入小脆磚、小石粒及稻草梗混合,在倒入木板模搗實,等待陰乾後就可以疊砌。「土埆牆」的牆體很怕水,所以有的會在壁體外面再塗上一成石灰泥來保護。


↑在廣州街125號背面發現保持原狀的「火庫起」簷柱和泥塑碑文。


↑廣州街125號背面路台上還保留以前的廁所,從欄杆紅色圈圈處就可以比較出新舊建物的痕跡。


↑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文魁」的匾額。「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這些古厝內皆改為展示的空間。內部有展示一些文物,其「文魁」的匾額為文物之一。


↑這台黑膠唱片的放唱機很引起我的興趣,印象中兒時家中好像有一台,看到它特別的親切。參觀當日還有展出舊時的醫療器材。


↑展出醫療器材的牙醫的醫療床。前些時候帶小女拔牙,才發現局部麻醉現在只要用類似藥膏塗抹於要麻醉部分即可;不像兒時要拔牙還要先注射一針麻醉,先痛一下後才再要忍受拔牙的恐懼,現在的小孩真是幸福喔!


↑日治時代受到市區改正計畫的影響南側的街屋轉向廣州街,並築起新的牌樓厝,形成連續的街屋立面。現為第二期工程正在修復中。


↑街屋立面裝飾有廣州街135、137號上的鮑魚飾天秤飾的泥塑;宋協興米店立面上的姓氏泥塑


↑廣州街135、137的立面,除了鮑魚飾天秤飾的泥塑外,還有依附於腰牆上的花台也值得一觀喔。


↑位於康定路的立面,以表面來看應有修護過了。


↑位於此巷(康定路173巷)內還有清代傳統的街屋,只可惜被工作圍籬擋著,無法一窺究竟。
       
     其實剝皮寮老街能保留下來,還真是值得可喜可賀的事,再加在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來告訴下一代這裡曾有的歷史與建築。雖然在改建工法上有些瑕疵,有大部分的地區也還在維修中,但畢竟已是有好的開始,希望後期的重建工作能夠順利快速的完成,呈現一個歷經清代、日治、民國時代完整街道面貌。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剝皮寮老街(即今康定路173巷)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傳統街型、店屋,日治時代市區改正後的立面以及光復後改建面貌。明治三十八年(西元1905年)的市區改正劃設了廣州街、康定路、昆明街。由於開闢道路,使得清代老街被截斷並隱沒在廣州街的背後,老街北側留存較多清代傳統的店屋,臨康定路、廣州街、昆明街上的建築則築起牌樓厝。街區內並包含相當多的歷史軌跡;包括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廣州街123號-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居所永興亭船頭行宋協興米店呂阿昌醫師宅日祥旅社太陽製本所秀英茶桌仔店長壽號茶桌仔店道教法壇-威靈壇公共澡堂鳳翔浴室等歷史建築。老松國小的校地自日治時代的都市計劃即包含剝皮寮歷史街區,自民國七十七年起歷經一連串的徵收補償作業,至八十八年六月臺北市政府確立「剝皮寮老街保存再利用」政策,將剝皮寮如期徵收,納入學校用地,以文化資產保存與學校共存之原則進行規劃。於九十二年八月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以文化資產保存與鄉土教育為重要目標。     資料摘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頁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電話:02-2336-1704
傳真:02-2336-1720
延伸閱讀: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http://hcec.tp.edu.tw/
      參訪日期:2008 12 05     黑皮的天空 2008 1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