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6 06:25:58土伯

台灣原住民活動



臺灣原住民分為阿美族、泰雅族、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雅美族(達悟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及賽德克族等14大族群,嘗試與大自然接觸、依賴天地維生的結果,致使他們常常藉由祭典、儀式、歌舞、競技等來表達對天地鬼神的崇敬。又因各族群間的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略有不同,故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祭典風貌,如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布農族的打耳祭、卑南族年祭、雅美族(達悟族)飛魚祭等,都極富特色,很具觀光價值。

戰祭(Mayasvi瑪雅斯比)是鄒族部落中最神聖的祭典,早年依征戰及狩獵的情況擇期舉行,如今則於每年國曆2月份左右,由達邦及特富野二社輪流舉辦,固定於男子聚集會所(庫巴)舉行。鄒族的戰祭又有「凱旋祭」、「人頭祭」、「敵首祭」、「迎神祭」等之說法,其主要供奉征戰之神,即戰神和司命神,除向其祈求戰力外,也藉此求得神靈的庇祐,並含有激勵族人士氣的功用。


祭典大致分成:預備活動、正典、歌舞祭、結束祭四大階段,從迎神曲開始,緊接著頌神歌舞持續3天2夜,在最後ㄧ天午夜12點吟唱送神曲後結束。




打耳祭是布農族ㄧ年中最重要的祭典,約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舉行;祭典主要分成狩獵、射耳、烤豬肉、分豬肉、獵槍祭、誇功慶、成巫祭等主要活動。

傳統的「打耳祭」,在祭典舉行前成年男子都必須上山打獵,將獵物的耳朵割下掛在木架或樹枝上,讓全村的男子輪流用弓箭射擊;而年幼的孩子則由父兄陪伴,到場中練習射擊,如此可訓練他們日後成為狩獵的高手。布農族人以往射擊鹿耳來祈求農作及狩獵的豐收,近年來,漸漸改射山豬耳替代。



「矮靈祭」是賽夏族最重要的ㄧ項傳統祭典,2年一小祭,10年一大祭,約在農曆10月15日左右農作物收成之後舉行,為期4天3夜。整個矮靈祭分為告靈、迎靈、會靈、娛靈、送靈等幾個主要儀式,其中尤以迎靈最為神聖,只容本族參與(一般遊客只能參加會靈及娛靈兩種儀式)。


第一天展開的「迎靈」,由長老們供奉酒肉,向東方召請矮靈,以祈求降臨;第二天「娛靈」,是整個矮靈祭中的重頭戲,族人以熱鬧的歌舞來紀念矮靈;最後ㄧ天「送靈」,等待破曉時分,族人將芒草結和榛樹枝朝東邊拋去,以表示將矮靈送走,並將供奉的糯米酒、豬肉及米糕等分送給參與祭



卑南族的「猴祭」及「大獵祭」合稱為「年祭」;近年來,各村落間會輪流舉辦「聯合年祭」,持續將卑南族的特色發揚光大。

卑南族是臺灣原住民中最崇尚武力的族群,約在每年12月下旬舉辦的「猴祭」,被視為卑南族最具特色的祭典。所謂「猴祭」,是指卑南族男子進入少年會所的成年禮儀,ㄧ般稱為「刺猴祭」。傳統猴祭中,卑南族少年須經過一連串嚴格的考驗,其中尤能以竹竿刺殺猴子最為重要(如今猴子已改為藤製的模型替代),藉此培養少年的膽識體魄及分工合作的精神,整個過程須歷經4次考驗,過後才能進入「大獵祭」。(大獵祭是旨在5天內憑個人本事於野外狩獵,通過後才算進入成年階段,方可論及婚事)。  


達悟族和飛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年3~7月間飛魚會隨著黑潮而來,帶給蘭嶼達悟族人莫大的豐收。因此,達悟族人相信飛魚是神的賜予,格外珍惜這項天然資源,甚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規律和禁忌,也隨著飛魚洄游的生態來明訂。


「飛魚祭」是一種獵魚的儀式,約在每年農曆2、3月間舉行,為期近4個月。整個活動為分為祈豐魚祭、招魚祭、飛魚收藏祭等階段。祭典時,達悟族男子會穿著丁字褲、頭戴銀盔及金片,面向大海祈求飛魚豐收。(女性禁止入場參與




「豐年祭」是阿美族人最盛大的活動,於每年7、8月間舉辦。豐年祭中常見的祭典儀式包含有成年祭、迎賓舞、豐年舞、耕種舞、捕魚祭等,整個過程包含「迎靈」、「宴靈」和「送靈」三階段,早年為期8~15天,活動內容較單純,以男子年齡階層為組織,婦女是不能參與的;近年許多舊俗和禁忌略有改變,除了祭典天數縮短、宗教儀式簡化外,並在活動中加入賽跑、拔河、射箭等競技活動助興,ㄧ般遊客也可加入同歡





台灣原住民活動


台灣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盆地、親潮與黑潮、漢族與南島民族等多元地理環境、文化與族群的匯流交會地帶。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一支,包含原住民各族及與漢文化互相涵化的平埔諸族。不到台灣總人口數百分之二的南島語族,居住活動地分佈達一萬六千餘平方公里,佔全台灣面積百分之四十五。在台灣變異性極大的自然環境中,原住民因應不同的生態而發展出不同型態的採集、狩獵、漁撈及農耕的方式;同時,也衍生出不同的聚落型態及建築方式。因此,文化反映著族群跟自然環境的對話關係,在台灣這個生態多樣性的海島,也孕育出台灣原住民文化多樣性的豐富內涵。

生態、聚落型態及建築方式 
      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建築出什麼樣的居住文化,原住民非常懂得因地制宜。達悟族「半穴居」,符合蘭嶼海島夏季多颱風、冬天東北季風肆虐的氣候;排灣、魯凱、布農族的「石板屋」,除了是因為當地河床盛產石板頁岩外,更重要的是黑灰色的石板屋深藏於叢山密林中,不易讓人覺察;居住在高山地區的泰雅、太魯閣、賽夏、鄒等族,則選擇以竹子、樹木、茅草為材,搭建自己的家屋。早期居住在平原地帶的平埔諸族,其建築型式有干欄式、平台式,石材亦就地取材,包括竹子、茅草----(陳雨嵐 2004:152)。

台灣原住民的語言 
      全世界的南島民族總人口數將近三億,在地理上的分布極廣,東起南美洲西岸的復活島,西到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南到紐西蘭,而台灣是分布的最北端,目前所知此一南島語族內的語言有一千種左右。目前,台灣島上的原住民人數約有50多萬人,雖然僅佔了世界南島民族人口總數的0.11%,但近年來考古學、語言學、人類學等各方面的研究證據均不斷顯示,台灣在古代南島民族的起源、以及自亞洲大陸東南地區向海洋遷徙和擴散的過程當中,佔有極關鍵性的地理地位。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變遷
      台灣原住民的發展乃是國家整體發展的一部份,當前台灣已是富裕民主的社會,可以說已經具備實現優質多元文化生活與多元族群發展的客觀條件。這半世紀以來,發展與現代化可以說是台灣原住民政策的重點與目標,政府當局莫不期望透過政策的設計與努力,以促成原住民與大社會在各方面的整合與改善。然而,原住民在邁向現代化的同時,也深陷於國家政經結構性的劣勢地位,並面臨嚴重的傳統文化消失的族群文化危機,成為台灣社會高度發展下的一件憾事。

      雖然這是全球部落民族的共同遭遇,但這些現在化的發展代價顯然不是原住民所願意或應當付出的。因此,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原住民族群文化傳統在大環境變遷下的逐漸式微呢?我們又該如何整體重建原住民社區文化及維護屬於台灣本島族群之多元並存傳統與特殊藝術風格,進而結合政府與一些社區有心人士的力量,來讓破壞最快、建設最慢的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資產得以消極的保存與積極的開創呢?

      近年來,隨著台灣社會本土化、多元化主流思潮的興起,政府也相對地鼓吹並推動一系列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的文化政策,透過台灣本土文化藝術的社區紮根工作,進而發展彰顯每一個社區的特有內涵與風格。如此以社區為動員單位的文化藝術振興計畫與社會運動,企圖從潛移默化之中解構族群、階級、性別等意識型態所造成的人際隔閡,提供另一種營造社區主義與公民社會的可能性。此外,多元文化社會型態已是目前世界各國的發展走向,而台灣是多元文化和多元族群的社會,原住民族群保有獨特豐富的口傳神話、信仰儀式、生態智慧、歌舞、服飾、飲食、器物等文化藝術資產,自然而然就成為本島重要而寶貴的人文特色。

中心館藏:

《台灣的原住民》,陳雨嵐著,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4。

《為什麼要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總論》,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烏拉彎‧畢馬著,臺北市: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2007。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帝囯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臺北市:南天,1996二刷。

《台灣原住民族音樂經典傑作:十二族台灣原住民族代表作》,高峰編曲、製作;高峰音樂工作室製作,臺北市: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