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3 22:22:40土伯

北門神輦隊教練陳增財:金門神輦搖很大有撇步



   「天下第一神輦」、金門神輦「搖」很大…等等,是一般台灣民眾對金門神輦的認知,據資深的神輦教練陳增財表示,抬神輦其實並不容易,當中有很多「眉角」,且必須講究團隊默契與精神,要有一樣的手勢,踏著一致的步伐,甚至連呼吸的頻率都有講究,如此才能達到神人合一,讓人感受到神威顯赫。
   北門神輦隊於今年年初參加「大車拚之全國藝陣強強盃」,拿到全國第二名的佳績,金門抬神輦陣頭出神入化般的精彩與魅力,讓電視機前的觀眾驚艷不已,拜近期金門神輦頻頻躍上媒體之賜,金門神輦的知名度大增,近期更在台北新光三越展出,儼然成為金門的另一宗教特色。
     此次參加台灣送佛帖記者會,北門神輦隊也由教練陳增財、總管理暨北門里長許績燈兩人率領十二位隊員跨海參與,陳增財昨在接受記者訪問時,也熱心的介紹神輦的神妙之處,他說,輦就是迎神賽會時,神明所乘坐交通工具。
   陳增財進一步說,神輦上面一般都會有五方旗,代表五方的兵馬,所以神輦所到之處,有代表兵馬出征的特殊意義,神明出巡有立威立勢之效,世道如不平則踏平,平常時則有巡安之意。
   陳增財提到,神輦有分很多類別,「小輦」,類似小型座椅,輕巧簡單,僅在座椅兩旁以刺竹為梗。由信徒兩人扛起,多數為虎爺與太子爺所乘坐。類似戰時的先鋒,講求兵貴神速,所以速度很快。
   「中輦」一般也稱「小武轎」,約小輦三倍大,型如太師椅,椅背兩端、兩邊扶手各有一龍頭向外。兩旁以長木板為梗,後兩端以繩子綁住,繩子中間再以竹杆綑綁,由四名信徒一起扛起。多由太子爺或是境主的副將乘坐,也稱「畚斗輦」。
   「文轎」,在迎神賽會的隊伍裡,由信徒扛著參與遊行的,而且頂蓋有流蘇的,就是文轎與武轎最大的區別處。
   「武轎」,頂層如涼亭,輦頂四端刻著鳳頭,並插五營旗,亭柱刻龍身,中間為椅座,下層以花木雕樑裝飾,左右四端分別雕刻靈獸爪子,多為廟宇主神坐輿。
   陳增財說,抬神輦的技巧很重要,他們有很多的步伐(腳花),都是從以前傳承下來的,一般抬神輦有四人,各為「頭兼」、「二舵」、「三舵」與「後舵」,四人各司其職,「頭兼」要顧扁擔、注意走方位;「二舵」、「三舵」則著重在搖擺;「後舵」則著重在穩定方位。
   抬神輦的步伐,可謂相當困難,陳增財剖析,首重步伐要協調一致,節奏也有定律,並配合鑼鼓搖擺,當中步伐有分「原地搖擺」、「行進間搖擺」、「旋轉式搖擺」及「狂顛搖擺」,前三關都是可以靠練習,但是第四關的「狂顛搖擺」則是類似「發輦」,屬於可遇不可求,整個過程相當神奇。
   陳增財表示,抬神輦前,抬轎者都要先過火淨身,才會比較有感應,如有神助者,甚至抬神輦三、四小時都不會累。有關「發輦」的經驗,陳增財說,當時他覺得飄飄然,整個抬轎的動作、步伐都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且不會受傷,這種神妙的經驗,至今仍令他們幾位隊員嘖嘖稱奇!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81623&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6&DepartmentID=&Keyword=


金門動起來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