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6 06:27:27土伯

華嚴42 字母陀羅尼法義



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法像



  華嚴42 字母


第一段:a ra ba ja na la da
第二段:ba da sa wa da ya sta
第三段:ga sa ma ga ta ja swa
第四段:ta sha ka ksa sda nyar ta
第五段:pa cha sma hwa dsa ka ta
第六段:na pa sga ysa shja da ta
修學「四十二字門」的功德,主要有: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得強憶念等二十種功德、深入海印三昧陀羅尼門、得旋陀羅尼……等。(林光明教授「華嚴四十二字母」CD說明)

      印順法師演意   :

  四十二字(母),是一切字的根本。字母是依人類的發音而成立的。最初是喉音──「阿」 [P747] ,再經顎、頰、舌、齒、唇,而有種種語音。可說一切語音,一切字母,是依「阿」為根源的,是從「阿」而分流出來的。喉音的「阿」,還沒有什麼意義;什麼意義也不是,所以被看作否定的──「無」、「不」。般若法門,認為一切但是假名施設,而假名是不能離開文字的。一切文字的本源──「阿」,象徵著什麼也不是,超越文字的絕對──「無生」、「無二」、「無相」、「空」。一切文字名句,都不離「阿」,也就不離「無」、「不」。所以般若引用四十二字母,不但可以通曉一切文字,而重要在從一切文字,而通達超越名言的自證。如「荼」是熱的意義,聽到了「荼」,就了悟是「不熱」的。這樣,什麼都趣向於「空」,不離於「如」。所以經上說:「善學四十二字已,能善說字法;善說字法已,善說無字法」(20)。『般若經』的字門陀羅尼,「若聞、若受、若誦、若讀、若持、若為他說,如是知當得二十功德」(21)。二十功德中,「得強識念」,「樂說無礙」,更能善巧的分別了知一切法門。字門的功德,沒有說到消災障等神咒的效用。雖然由於四十二字是一切文字根本,為後來一切明咒所依據,但『般若經』義,還只是用為通達實相的方便。

       印度人不重書寫,卻重於背誦,一向養成堅強的記憶力。大乘佛經流行,數量越來越多,部帙也越來越大,誦持不失的憶念力,也就越來越重要了。依『般若經』說,陀羅尼不只是誦持文字,也要「心觀了達」,「得經旨趣」。義理通達了,記憶力會更堅固持久。誦習多了,也會貫通義理,所以能辯說無礙。在陀羅尼中,最根本的是四十二字門,成為大乘的重要法門。誦持一切佛法,都依文字語言而施設,所以四十二字義,有了根本的、重要的地位。

       出自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土伯 2012-10-20 06:41:29

很少有人修持此法

土伯 2010-09-23 18:26:16

若有人堅持不斷唸頌四十二字門前七字.此人智慧必大開.

慈犧 2010-01-07 22:59:57

誦持一切佛法,都依文字語言而施設,看來這梵文涵意與發音有研修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