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圖》 中國氣功導引的濫觴
綜觀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功法眾多,如八段錦、易筋經、內丹功、或是近代太極拳、梅門、無相等各派氣功。歷代有各式各樣的名詞來指稱這些功法,如內功、氣功等,而近代中醫研究者習統稱此類功法為「導引」。
導引是指以呼吸吐納配合肢體運動而達成的療病保健法之通稱,相傳《內經》時代的人們多熟習導引吐納之術,有些高明之士甚至能「內觀」、或某些通神的特異能力。事實上,亦有今日之學者以為,古人之所以能明確訂定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五臟六腑等,而數千年無大變動,即是靠練氣而內觀所得。然而這些故事對今日的我們而言似難以澄清,且比起導引的實質防病保健效用,神通之力似並非我輩該當去追求的。
雖其理論至今尚未有一個明確而統一的答案,然自古人所謂:「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的文字中,不難推敲,導引著重的是形體和經脈中氣血的同步和協調,透過「導氣引體」的操作,達到「氣和體柔」的強身目的。《莊子》:「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行之士養行之人彭祖壽……」所指者即為此。一些武術流派亦有:「內鍊精氣神、外鍊筋骨皮」之說。
導引圖.JPG
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導引圖》,是現存最早的一卷保健運動的工筆彩色畫。這是西元前3世紀末的作品,相當於中國西漢前期。原帛畫長約100釐米,與前段40釐米帛書相連。畫高40釐米。圖中彩色描繪了不同年歲的男女體操動作40多個,旁邊還附有簡單的文字說明,圖上男女數量大致各半。
大抵而言,《導引圖》提示了我們古代導引術的三個元素:呼吸運動、肢體運動、以及配合棍杖、木球等工具的器械運動。《導引圖》帛畫圖旁之文字說明中,有兩處針對呼吸的敘述呼吸。如「印(仰)渾(呼)」與「笑(猿)猙」。古代「印渾」是仰身嗚叫的意思,「籠渾」是猿猴嘯叫的聲音。該處文字描述進行相對應功法之時,所應配合的呼吸之法。
此外在《導引圖》帛畫文字說明中,所提及的身體疾患名詞有:「煩」、「痛明」、「引聾」、「引溫病」等12處,說明導引在當時並不只單純作為肢體訓練,還針對某些四肢部位的膝痛、消化系統、五官耳目,甚至某些傳染病的治療和預防有著某種程度的功效。
無論如何,《導引圖》的出土,宣告了導引功法濫觴的實質證據確立。東漢華佗之《五禽戲》,雖然無法斷定其直接承接《導引圖》的系統,但至少可以合理推測,其兩者所處的時空背景和學術思想,必有相關聯之處。
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不少師長都有提示過,修習氣功和導引,對於針灸和推拿的功力會有所幫助。撇開此不談,導引能改善身體健康,讓我們更能面對中醫系繁重的課業。學校社團中即有內家拳社、太極拳社、以及詮真氣功導引社。有興趣的系員不妨一探。
Windsylph 2008 11
VN:F [1.6.6_911]
please wait...
Rating: 8.0/10 (9 votes cast)
一九七二及七四年,從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的出土文物中,有〈導引圖〉的彩色帛圖,繪有44幅各種煉氣的圖像。此外尚有〈僻穀食氣〉、〈陰陽十一脈灸經〉,及刻在竹簡上的〈養生方〉143。由此可見吐納、導引及養生等思想與技術,在西漢時代已具備規模。
鄺芷人 東海大學教授
土伯早安:
中國氣功深奧無比
難學、難懂、難體會。
難學、難懂、難體會
雖然如此但高手也大有人在
謝謝您老指教 2009-12-01 22: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