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迎春金門行趣譚94.05.10
金門行趣譚 查迎春
壹:金門
今縣名,屬福建省,在同安縣東南海中。本為金門島,古名浯洲嶼;東望臺灣,西對廈門。全島東西長18公里,南北闊者10餘公里、窄者5、6公里,總面積175平方公里(近年或因海埔新生地,長度與面積恐有增加)。明洪武間築城,清設總兵副將鎮守,又有縣丞駐此,屬同安縣,民初棣思明縣,民國三年,始置金門縣,附近島嶼皆歸其轄制。
本地作物有甘薯、花生、龍眼、高粱等。往昔,以花生有名,現則以高粱最著。此外也產海鹽,一般說來,本地農業,不過為婦女副業而已,主要還是靠捕魚為生。民國38年,國軍退守金門,其後又長期駐軍,多則10萬人,少則5、6萬人,為島民帶來不少生機。近年,高粱酒盛銷,觀光業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且欣欣向榮,方興未艾。
早期,由於生活艱困,不少男人遠赴南洋海外謀生,一去經年,致妻子獨守空房,望穿心眼。茲抄錄詩、詞各一首,以況其幽怨:
閨怨
寂寞深閨又一年
春花秋月不成眠
庭院飄零荒蕪盡
春夢迢迢到客邊
長相思
長相思
閨怨深
夫戍邊關絕書音
倚闌干
淚滿襟
帷中隻影單
香夢無處尋
對鏡憐瘦影
最苦閨中心
觀光遊艇
浪濤聲
小金門九宮碼頭
金城國小倪瑞中狀元
大膽島.jpg
金門人假日抓雞活比賽
軌條.bmp
快樂的金門兒童
快樂的金門人
文辭典雅,深情感人,令人一掬同情之淚。
貳:字辭辨正
日來,影藝圈因倪敏然上吊自殺,盛傳是為夏禕情關難過所致。在島三日,新聞不斷;同仁對「禕」字讀音與字義也有所討論,特翻查資料,辨正之。
「禕」字的部首,有從「示」,也有從「衣」。音同則義同,音不同則義不同。自古就有人以「禕」字為名,前出師表中:「……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永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禕」:ㄧ
乙犧切,音猗,支韻。美也,見集韻引爾雅。按今註疏本爾雅釋詁,字從衣作褘。阮氏校勘記以為當從示作禕。(錄自中華書局【辭海】)
從這段說明可以看出,「禕」字的部首從屬,自古就有爭議;奇怪的是,電腦中以「ㄧ」的讀音輸入,卻找不到「褘」字。可見各家學說,自有見解。
「褘」:這字有三個讀音,分別是:ㄏㄨㄟ、ㄨㄟˊ、ㄧ
一、ㄏㄨㄟ,呼威切,音暉,微韻。
(一)蔽厀(同膝),江、淮之間,謂之褘,見方言:「蔽厀」錢繹箋疏:「蔽厀又有大巾之稱,叔然以褘為佩巾,蓋亦謂佩之於前,可以蔽厀,蒙之於首,可以覆頭,正與方言、釋名之義並合。」
(二)褘衣:畫翬(ㄏㄨㄟ)之衣,王后之祭服也。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綠衣、素紗。」注:「衣畫翬者,從王祭先王則服褘衣。」按釋名釋衣服:「王后之上服曰褘衣,畫翬雉之紋於衣也。」「翬」,呼威切,音暉,微韻。大飛也。一曰伊洛而南,雉之五采備曰翬,見說文。
二、ㄨㄟˊ,與討論內容無關,不錄。
三、ㄧ,乙犧切,音猗,支韻。美也。(錄自中華書局【辭海】)
「韋」,可以作為偏旁,也是部首。作為偏旁時,有聲符的作用。一般來說,
以「韋」作偏旁的字,大部分讀音為ㄨㄟˊ,或近似的音,如違、幃、圍、湋等是。作為部首時,不具聲符的作用,字的讀音,則以其偏旁為聲符,如韌、鞘、韜、韝,韣等是。在一般的辭書或字典中,「韋」字九劃,在列為部首之前,有其他的部首以它為偏旁,但在列為部首之後,幾乎沒有多過它筆劃的部首以它為偏旁。推測可能是,排在「韋」的部首之後的部首,筆劃較多,字形繁複,已再難以多筆劃的「韋」字作為偏旁。
參:趣譚
島上三天,看到同事中,一對夫妻非常恩愛,手牽手,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就好像大膽島牽著二膽島一樣,煞是有趣,於是記錄下來,請猜猜她是誰?
手兒牽,心兒連,雙雙來至坑道前,不時拋媚眼。
坑道裡,濕又鹹,暗色溟濛影難辨,蓮步踮腳尖。
出坑道,走海邊,古廟堂前好許願,許的什麼願?
一願
再願
三願
唉呦!
愛妳一萬年。
金門三日行、牽手十六回;島上風光好,情思惹人醉。
單人床不擠,共擁鴛鴦被;頭齊腳不齊,照樣會鬥嘴。
情長恨夜短,夜夜夜不睡;猜猜我是誰?奴家「無所謂」。
94.05.10
我對金門有一份特別的感情,也
看到它在風雨中成長。
1949年10月我在汕頭隨國軍來台,從半途
海上登陸支援參加古寧頭戰役。
此後陸續在金門10年,前後參加93砲戰,
823砲戰。
您這篇報導,有文有詩有趣談,好愛讀。
流星雨問候您20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