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1 18:25:36Hansen

世界安全特稿:中國大陸可能分階段攻打臺灣[2]


  中國大陸擁有龐大的商業船隊,具備強大的人員和貨物運輸能力。相反,中國大陸海軍的50艘兩栖艦和200~350艘登陸艇絕對不能運載所有諸兵種合成部隊。因此,中國大陸可能將軍用兩栖艦艇完全用於運載坦克、火炮等重裝備而非搭載人員。無論如何,艦首登陸斜板幾乎是在衝擊中惟一能使笨重的裝備上陸的工具。如果兩栖艦完全用於搭載坦克,登陸艇完全用於運載火炮,那麽將會有250餘輛坦克和近700門火炮在第一波次上陸。這些裝備對於100多個師編成的登陸部隊來說並不算多--僅1個美軍裝甲師裝備的坦克數量就不止250輛,700門火炮也就相當於約10個美軍師裝備的火炮數量。但是,專用登陸艇能迅速將坦克和火炮輸送上岸。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將坦克和火炮運送上岸都是十分困難的。這也就是爲什麽對步兵、海軍火力和近距離空中支援的嚴重依賴成爲所有兩栖作戰特點的原因。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商業船隊運用其常規客輪和臨時改裝的貨輪(不必爲了滿員搭載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就能夠搭載數量高達200萬的部隊。以目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港口的裝卸能力,裝載部隊將耗費大量時間。當其他船隻排隊等待碼頭泊位的時候,指揮員必須做出選擇:要麽減小登陸船隊的規模,要麽命令裝載完畢的船隻在近岸區域徘徊,這無疑會增加船隻的易受攻擊性。儘管中國大陸在過去10餘年中大力修建港口,但是上海到香港之間所有港口的運力只能一次性裝載20萬左右的部隊。這只是攻台部隊可能數量的10%~13%。但是,如果中國大陸願意重新分配資源並減少在民用行業的投入,那麽提升港口的運輸能力就會像建造機場那樣,是中國大陸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旦裝載成功,在將部隊輸送到目的地的過程中,最困難的障礙就是將士兵從大型艦艇換乘到小型船隻上,這些小型船隻能接近海岸,將人員卸載在淺水中。多數“中國大陸通”一致認爲,中國大陸有10萬多艘航海漁船。按保守估計,如果每艘漁船能夠在最後幾十千米處搭載35名士兵,那麽將150萬人運送上岸只需漁船總數的一半。

  美國的兩栖作戰條令十分重視登陸攻擊部隊由艦到岸輸送過程的組織工作。中國大陸在這方面將面臨巨大的困難,中國大陸使用的是民船,而且數量太大。兩栖作戰條令要求:第一,周密實施“逆向裝載”或“作戰裝載”,即最先用到的裝備最後裝載,保證急需裝備隨時能用;第二,使搭載同一地面部隊的船隻彼此靠近;第三,將“船群”按順序編入“船波”,組成規模較大的“船隊”。該作戰原則首先關注的是保持陸軍部隊戰術編組的完整性。如果登陸部隊缺乏戰術連貫性,孤立上岸並且混成一團,那麽部隊將變成烏合之衆,並任人宰割。
現代航海發明可能會幫助中國大陸有效地協調成千上萬艘小船。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能夠幫助每艘船隻瞭解自身的目的地。因此,按常理,士兵應該能在短時間內歸建到更大的作戰單位。該技術的運用能夠使中國大陸的條令在兩栖作戰方面有所創新。

  不論中國大陸可能採取何種新技術,此次兩栖作戰的關鍵在於中國大陸商業船隊的巨大“運輸”潛力。

  灘頭登陸和猛攻。通常情況下,對付正面進攻的守方會佔據上風。但是在兩栖登陸條件下,攻方的某些優勢就自然增加了:攻方掌握主動權;登陸部隊指揮官能夠選擇進攻時間,並且由於海上機動固有的靈活性,他還能選擇確切的登陸地點。在這種情況下,臺灣不能確切地判定對方何時何地到達,因此攻方幾乎自動獲得了達成戰術突然性的優勢。

  臺灣有近200萬部隊(其中包括預備役部隊),這使得雙方的兵力貌似對等,但不確定性會迫使臺灣在靠近中國大陸一側的400公里的海岸線上分散部署兵力。在船隻擁擠的台海,巨大的通信量可能會使臺灣的監視預警系統效能下降,甚至出現飽和。估計中國大陸會有意使臺灣的監視感測器超載,而非力圖規避之。

  另外,就算臺灣成功地將目前駐守近岸島嶼的5個師全部撤回本島,其21個師的兵力(包括海軍陸戰隊和7個師的預備役部隊,但不包括2個師的裝甲機械化部隊)中的每個師必須各守衛大約20公里寬的正面。那將是相當嚴峻的挑戰。1944年6月,德軍控制著諾曼第海灘,平均每個師的正面小於16公里,但還是在48小時內讓10萬盟軍部隊奪占了登陸場。

  由於中國大陸在理論上至少具有一次性“輸送”200萬士兵的能力,所以它很可能會在某個地點集中足夠的步兵優勢壓倒守方。假定中國大陸取得了制空權和制海權,那麽一旦地面部隊抵灘,中國大陸總兵力的龐大規模就使台軍難以實施有效反擊。即使台軍動用其質量占優的裝甲部隊,也不太可能完全摧毀登陸場。再來回顧一下諾曼地登陸,當時盟國奪取了制空權,導致德國陸軍無法使其裝甲力量朝灘頭機動,爲我們提供了一條很重要的經驗。

  然而,中國大陸會發現在最後衝擊中的任務量及整合任務的複雜程度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特別是中國大陸必須長久地保持制空權。此外,指揮官必須組建一支戰區空中機動預備隊(該預備隊由傘降和機降部隊聯合編成)。僅就搶灘而言,登陸部隊指揮官就必須做好大量應急準備,以應付臺灣荒涼的西海岸,那裏多爲泥沼地形,而且潮汐落差很大。中國大陸還必須應付兩個雨季:8~9月和11月時來年4月。這使得中國大陸只能利用5~7月和10月兩個“間隙”發動進攻。但是,這些困難因素並沒有在朝鮮戰爭期間挫敗美軍兩栖部隊在仁川的登陸行動;而珊瑚礁和極低的潮位也沒有阻止美軍在二戰中攻佔塔拉瓦島。

  登島作戰的可能性

  謹慎的軍事計劃者都不會排除中國大陸成功地實施對台登島作戰的可能性。中國大陸幾乎在所有相關軍事領域具有不容置疑的壓倒性數量優勢。儘管中國大陸士兵在臺灣登陸可能需要準備數年時間,但是分階段進攻的早期準備可以比預計的時間提前,即大大早於2005年,人們普遍認爲2005年是中國大陸具備向境外投送兵力的能力的最早時限。

  當然,也有一些十分重要的“假設”存在。假設中國大陸空軍不能取得制空權,或者假設海軍不能運載百萬大軍,那麽進攻行動就會在裝載之前停止。假設中國大陸不擴充其靠近臺灣的沿海機場的運輸能力,那麽它就無法取得制空權。類似情況還有:假設中國大陸不大力擴充其在該地區的港口運輸能力,那麽它就不能有效利用徵用民船的海運效能。制海權有賴於潛艇部隊在海峽兩岸之間掃清通道並保持通道安全的能力。假設通道被突破,那麽突擊部隊很可能在輸送途中就被消滅。在跨越海峽之後,假設衝擊梯隊不能保持數量衆多的人員和物資的有序性,那麽守方將占盡上風。

  但是,決心已下的中國大陸政府有可能具有克服這些困難的能力。中國大陸既不需要在武器生産方面實現神奇的超級武器的驚人飛躍,也不需要外國作後盾,它只需要立刻調整資源分配。我們不能主觀臆斷一個國家甘願做出巨大犧牲,但是完善的軍事分析不能忽視這種可能性的存在。1950年以來,美國由於低估了表面上實力不對等的亞洲強國的決心而屢屢失策。

  另外一個假設是海峽兩岸軍事對比具有微妙性。任何使臺灣在目前這種軍事力量對比基本平衡(考慮到所有各種因素)的情況下佔據優勢的戲劇性轉變,都可能會限制中國大陸進攻靠近大陸的金門及其他島嶼的可能。旨在促成這種轉變的新的對台軍售幾乎不會使五角大樓産生不安,但中美關係肯定會受其影響。正如一些分析家指出的那樣,軍售的增加會産生逆反作用,刺激中國大陸趕在臺灣吸收新裝備之前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無論如何,就武器裝備而言,臺北當局或者會選擇自行生産,或者會向其他國家購買,以使其免遭佔領。

  但是,也有一些重要的“能夠”可以平衡負面的“假設”。人民解放軍能夠徵用衆多民用資源並將其直接用於增強軍事能力。中國大陸能夠用1500艘艦艇和數十萬條小型船隻將百萬大軍運過臺灣海峽。中國大陸空軍能夠調用3000多架噴氣飛機(儘管這並非一波次飛機的總架數)投擲彈藥。登陸部隊一旦在灘頭站穩腳跟,就能夠壓跨或耗盡守備的臺灣陸軍。


  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可以分階段實施對台登島作戰,達成作戰優勢,連續不斷地朝臺灣不設防的近岸島嶼實施機動。這種多階段性戰役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國大陸打消耗戰的固有優勢,如果臺灣步步設防的話,那實際上就宣告了台軍的失敗。就算臺灣選擇放棄寸土必爭的作戰思想,時間也會逐漸變得對中國大陸有利. 


〔美〕皮爾斯·伍德、查爾斯·福格森  辛本健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