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2 07:40:07寂然

身無分文的日子

這種情況是近年才出現的,由於電子支付普及,日常生活需要用現金的情況大大減少,所有消費都透過手機讓商家掃碼完成,即使身無分文,也不會寸步難行。

儘管手邊仍然會有一定數量的鈔票以備不時之需,但今時今日想真正“花錢”也絕不容易,消費一百以上,付一張五百元,對方也會說不夠錢找贖,勸你使用電子支付。有些坦率的店員更會一臉鄙夷,務求讓你感受到堅持用現鈔有多麻煩。這種場面遇得多了,大多數消費者都會乖乖就範,全面配合電子支付的大局需求。

像我這種頑劣的老居民,最不習慣的是停車收費咪錶全面停用現金,直接促使“硬幣”這種東西作用大減,始終感覺不便。尤其在下雨天泊車之後,撐着傘在風雨飄搖的街道上操作那個很容易多按金額的電子支付咪錶,那種狼狽絕對會令人懷念以前每個車位配一支投幣咪錶的友善安排。

我當然知道電子支付可以幫助商家調整資源、節省人手,問題是他們得到好處之後既沒有提升服務,也從不減價回饋,只會不斷讓消費者配合他們的需要從而賺到最盡,升斗市民只有無奈與無言。

有時路過一些對外服務的單位,看到前線的職員逐步減少,大趨勢是以各種機器提供服務。表面看來是現代化的表現,但想深一層自會明白企業利用科技減低成本的意圖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以前文職人員一般從低做起,養家糊口之餘也可以在大機構中力爭上游,對未來充滿希望。現在很多基層職位,不是由機器代替,就是外判到人力資源廉宜的地區,下一代澳門人要面臨的就業困難,可能會超乎我們想像。

我從來不覺身無分文的日子有多方便,反而很討厭現在大家都喪失了不用手機的自由。眼看着眾人全盤受落,只能暗暗吃驚,無限淒涼,慨嘆無拘無束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刊於2024年6月22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上一篇:何必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