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7 20:00:00寂然
漂流的隱喻
關於漂流,其實可以是人生在世孤身走一回的隱喻,最近李安導演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了精彩的詮釋。
少年pi的故事來自加拿大作家馬泰爾的小說,原著除了敘述那段奇幻漂流,更涉及大量關於印度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討論,很難想像如何把這些哲學觀念轉化為影像而不流於說教。這樣高難度的事看來也難不到李安,他在此片從容地示範深入淺出的改編技巧,既保留小說的主幹,也巧妙地簡化了少年pi同時信奉三種宗教的心路歷程,加上充滿禪意的3d影像,不動聲色便把多元文化貫注在電影中。
故事講述pi的家人在印度經營動物園,為了過更好的生活決定把園裏的動物送到北美出售,並準備全家移民,漂洋過海在彼邦展開新生活。他們所乘的貨輪在途中遇事沉沒,只剩少年pi與一頭孟加拉虎陰差陽錯地登上了一艘救生艇,於是一人一虎在大海中展開漫長漂流。少年既失去了所有家人,又不知何時才可獲救,更要想盡辦法避免被「同舟共濟」的猛虎殺害,於是一段求生之旅更加曲折離奇。
李安把驚險的漂流經歷拍成成一段生存的隱喻,少年pi在海上面對的孤獨、險阻、死亡威脅、荒島奇遇,最終都歸結到信和不信的問題。原來人生在世的諸般情況,到頭來只會剩下信與不信的差別,信不信家庭,信不信職業,信不信宗教,信不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難,信不信一切皆有上天安排,信不信他人敘述的故事,在信與不信之間,可以發生意想不到的差異。事過境遷,回頭細想,整部電影都在信與不信的理念上做文章,表面看來是無邊無際的海洋歷險,到了最後原來是一場意味深長的信念探索。
電影以外,李安的姿態也是華人導演中無出其右的,他不必強調那是超級大製作,不必賣弄低俗與暴力,不必自製聳人聽聞的話題,他選了一則簡單的故事,拍出哲學的感悟,人與大自然並存的奧義,還有記憶與事實之間的一點點餘韻,讓觀眾回味不己。這樣的氣度,就是不同凡響。
(刊於2012年12月5日澳門日報新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