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5 07:16:38寂然

失去了什麼?

以下的真人真事令我明白現在的青少年失去了什麼。

眼前這位小朋友還在唸 大學,他因為文學的事與我見面,但他反覆在談的卻是他的兼職生活:老闆對他不好,同事很不濟,客人很麻煩之類。我說既然工作不開心,何不專心讀書?大學四 年是寶貴的讀書時間,應該好好珍惜。沒想到他說自己要爭取工作經驗,要擴大社交網絡,要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能賺錢,一切都只為了將來畢業快點找到理想工 作。

我無言以對,只知道他失去了大學生活應有的樂趣,也肯定以他的心態難以在學術上更上一層樓,大學對他來說,只是求職中轉站。

然後他開始抱怨樓價太 貴。他說現在稍為像樣的單位也要三百萬元,這樣的情況將會令他們一代人都受苦。我見他說得咬牙切齒,一副深受其害的樣子,便問問他:你工作了一段時間,能 儲蓄到三萬元嗎?豈料他很坦白的跟我說,他基本上是“月光族”,每個月都會把錢花光。於是我就鼓勵他先儲蓄三萬元,十萬元,三十萬元,先設定一些短期目 標,令自己手邊不至於缺錢才是正經事。他對我的建議完全不表示興趣,只是急於發表他的抱怨,結論是:樓價太貴令他看不到未來,他不甘心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收 入用於供樓。

我當然也無言以對,只是不明白一個連三萬元都沒有的人,為什麼要抱怨三百萬元的事。我知道他已經失去了慢慢儲蓄的耐性,他現在最需要的只是休閒活動去旅行買 電子產品,也就是用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儲蓄對他來說,是不切實際的事。我明白他已經失去了面對挑戰的能力,更不能指望他會像上一代的人一般為自己創造 收入,多打幾份工,爭取升職加薪的機會,甚至充實自己,令自己成為最重要的資產。買樓這件事把他年輕的大志都蒙蔽了,在他的遠大前程中似乎只有兩件事,就 是求職與置業,他失去了尋找多元發展可能性,他只能跟著人家既定的劇本在演一個被壓迫者的角色。

當我們的青少年多數都擁有上述的困難和抱怨,真正恐怖的不是樓價太貴,而是年輕一代能力不高,鬥志不強,我們憑什麼去競爭和發展呢?

上一篇:Facebook傳奇

下一篇:詮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天聖光 2011-10-20 08:24:36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務實.踏實.平實

寂然 2010-12-25 03:30:21

不需要慚愧啊,這是普遍現象吧.

Miss 丸漾漾 2010-12-22 23:26:53

看到這篇
感覺真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