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8 14:22:18寂然
哀樂專欄
直到今天,我仍然不大了解副刊專欄對於一份報紙的意義。作為一名香港報紙的讀者,我會為了某些作家的專欄而長期訂閱一份報紙,董橋、陶傑、林行止、孔少林等名家的文字,我是非讀不可的。但作為一名在澳門寫作的專欄作者,我卻無法斷定我與同文的努力是否對讀者構成“吸引力”。這些年來我一直希望知道卻無法得到答案的問題是:澳門的讀者究竟喜歡讀什麼專欄?我所寫的東西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嗎?我的寫作是否有價值,每周一篇的專欄最終會不會只是浪費我和讀者的時間?
住在澳門,卻把目光投向香港,是有點奇怪。可是澳門的確可以同步吸收香港的資訊,每天閱讀港報專欄的讀者,大概會明白我把兩地文章粗略比較的動機,也可能會體會我對在澳門寫專欄這件事的疑惑。這是存在於我內心十多年的陰影:儘管我一直在努力寫,偶爾也會得到一些讚賞或批評,然而精明的讀者一定懂得挑選最好的文字,每日讀港報的習慣的確可以了解另一套關於文章的標準與尺度,同時讓我寫稿之時永恆地感到難堪。
寫專欄在澳門不可能成為一項職業,不過讀者真金白銀買報紙,肯定想讀到有內涵有文采的作品,強調自己的業餘身份並不是技不如人的最佳藉口。“技不如人”的當然是指我自己,我的難堪也在於每周刊出的專欄都有機會被讀者視為文字粗糙、欠缺深度、純粹風花雪月不敢踏入禁區、無病呻吟、沒有在專欄中與讀者分享專業知識,有時甚至人云亦云,真是要多不堪有多不堪,問題是這些毛病我都知道,可是卻難以改變些甚麼。難道寫得差會是我的終極追求?寫作甚麼時候變成這麼缺乏趣味?
我不排除這樣的非專業操作可能很可以迎合某類熱愛平淡(庸)的讀者,可是寫文章而無法令讀者有所提高,總是難以用業餘作者的身份含混過關的。對於我,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更難以饒恕。可是寫作仍然繼續,我不是沒有條件停下來,但正如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金句: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些甚麼?我一個人的覺悟和停寫,又可能改變些甚麼?
在澳門寫專欄本來可以很簡單,可是在這地方對自己“有要求”卻是很複雜的事。一個專欄寫得不夠好,作者責無旁貸,但請容許我狡辯:寫作環境和社會氣氛絕對可以影響一個作者的專欄出品。
澳門不是沒有言論自由的地方,只是人們對這種自由的理解不盡相同,一個簡單的例子:當鄰近地區的專欄作者可以對官商名流指名道姓嬉笑怒罵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卻是我們的主旋律,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是彼此的護身符。我無意讚賞嬉笑怒罵的態度,但純粹從寫作技術的角度看,我們的敦厚既是美德也是局限。這種美德和局限同時反映了作者和讀者的供需關係,作者不需要寫得過火,讀者也不會有過份的要求。而這,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讀的人不會有特別關心的議題,寫的人更不會有非寫不可的文章。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不一定是指人家輕視,只是自我感覺無足輕重,很不踏實。
除了相對“專業化”的諸如體育、攝影、電影、音樂、旅遊、資訊科技、醫學、寵物等欄目,目前此間的副刊專欄都有“私人化”傾向,不少專欄作者其實有極大的選題自由度,可以寫時事、政治、更多的是寫個人生活瑣事,想到甚麼寫甚麼。令我困惑的是報章的篇幅乃屬“公眾空間”,專欄上的一字一句都有可能引起公眾的反應和討論,澳門又是一個小型得不能再小型的社會,能夠定期在報章發個人表意見足以令人既羨慕又妒忌,可是這樣子的“影響力”同時會帶來更大的“反彈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一次交出去的文章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你的讀者首先是欠缺回應你的合理渠道,例如書信、電郵、或投書報館反映意見,其次是正式公開回應作者的風氣不盛,人們只會把一切讀後感訴諸街談巷語,化作種種流言,而且很快就會讓作者感受到“讀者反應”:溫情的讀者支持當然令人欣喜,刻薄的惡意攻擊亦拳拳到肉。
我曾苦苦思索越寫越不安的原因:“專欄不專”固然令人尷尬,公眾空間的不平衝亦令作者產生無形壓力。少數的人掌握了發表言論的空間,多數人只能用非正式的手段反映意見,因此作者手中的筆是很可貴的,該怎麼用呢?這始終是一個難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這些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問我同一個問題:“你寫的是甚麼專欄?”過去我只是隨意回答,通常是語帶狂妄的道:“我可以寫任何題材。”事實上我並未理解到問題背後的“定位”意圖,“我可以寫任何題材”,反映了我根本沒有特定題材。我曾經以為甚麼都可以寫即代表寫作的“多元化”,經過漫長的磨練才領悟這樣子的“多元化”其實等同於自我矮化,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原來副刊的“多元化”不是體現在個別作者的專欄內,更應該展現在版面上,有影響力的副刊分工精細,知性與感性並重,“專業化”與“私人化”的比例恰當,作者則在個人園地發光發熱,有的放矢。當每個作者都有足夠的能量和空間發出獨特的聲音,地位自會確立,整個版面的力量自會生成,然後作者之間的互動和無形激勵也會產生作用,一句話:版面編排得好,作者會各出奇謀爭取讀者留意。當然,有些情況是整體氣氛沉悶無比,生活漲a方和寫作的園地都無法提供刺激書寫的訊息,寫的人和讀的人都會迷失方向。
龍應台有一篇文章叫<有甚麼副刊,就有甚麼社會>,我讀了之後反過來認為澳門的情況是“有甚麼社會,就有甚麼副刊”。多少年來我對“專欄的意義”無比好奇,以至疑惑,澳門究竟有多少人會為這問題傷腦筋?我們每星期交一篇作業,到底對多少人構成影響?這樣無休無止地在公眾空間自言自語,應該感到快樂還是悲哀?
一個可怕的假設一直存在於我心底:假如有一天副刊的編輯不在文章題目後加上作者的名字,我們的讀者可會分得清這些文章出自什麼人手筆?我是屬於不用看名字也能認出的作者,抑或是面目模糊的一份子?
所謂獨特的聲音,相信不是想到甚麼寫甚麼的應付方式可以產生的成果,事實上它需要足夠的獨特題材,有系統有針對性的寫作計劃,有足以吸引讀者閱讀和激發互動的寫作技巧。上述的要求,是我長期經歷“專欄疑惑”後找到的一條出路,也是繼續寫下去的自我期許。哀樂專欄,哀樂人生,寫作的路,從來都不好走啊!
2006年5月7日
住在澳門,卻把目光投向香港,是有點奇怪。可是澳門的確可以同步吸收香港的資訊,每天閱讀港報專欄的讀者,大概會明白我把兩地文章粗略比較的動機,也可能會體會我對在澳門寫專欄這件事的疑惑。這是存在於我內心十多年的陰影:儘管我一直在努力寫,偶爾也會得到一些讚賞或批評,然而精明的讀者一定懂得挑選最好的文字,每日讀港報的習慣的確可以了解另一套關於文章的標準與尺度,同時讓我寫稿之時永恆地感到難堪。
寫專欄在澳門不可能成為一項職業,不過讀者真金白銀買報紙,肯定想讀到有內涵有文采的作品,強調自己的業餘身份並不是技不如人的最佳藉口。“技不如人”的當然是指我自己,我的難堪也在於每周刊出的專欄都有機會被讀者視為文字粗糙、欠缺深度、純粹風花雪月不敢踏入禁區、無病呻吟、沒有在專欄中與讀者分享專業知識,有時甚至人云亦云,真是要多不堪有多不堪,問題是這些毛病我都知道,可是卻難以改變些甚麼。難道寫得差會是我的終極追求?寫作甚麼時候變成這麼缺乏趣味?
我不排除這樣的非專業操作可能很可以迎合某類熱愛平淡(庸)的讀者,可是寫文章而無法令讀者有所提高,總是難以用業餘作者的身份含混過關的。對於我,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更難以饒恕。可是寫作仍然繼續,我不是沒有條件停下來,但正如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金句: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些甚麼?我一個人的覺悟和停寫,又可能改變些甚麼?
在澳門寫專欄本來可以很簡單,可是在這地方對自己“有要求”卻是很複雜的事。一個專欄寫得不夠好,作者責無旁貸,但請容許我狡辯:寫作環境和社會氣氛絕對可以影響一個作者的專欄出品。
澳門不是沒有言論自由的地方,只是人們對這種自由的理解不盡相同,一個簡單的例子:當鄰近地區的專欄作者可以對官商名流指名道姓嬉笑怒罵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卻是我們的主旋律,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是彼此的護身符。我無意讚賞嬉笑怒罵的態度,但純粹從寫作技術的角度看,我們的敦厚既是美德也是局限。這種美德和局限同時反映了作者和讀者的供需關係,作者不需要寫得過火,讀者也不會有過份的要求。而這,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讀的人不會有特別關心的議題,寫的人更不會有非寫不可的文章。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不一定是指人家輕視,只是自我感覺無足輕重,很不踏實。
除了相對“專業化”的諸如體育、攝影、電影、音樂、旅遊、資訊科技、醫學、寵物等欄目,目前此間的副刊專欄都有“私人化”傾向,不少專欄作者其實有極大的選題自由度,可以寫時事、政治、更多的是寫個人生活瑣事,想到甚麼寫甚麼。令我困惑的是報章的篇幅乃屬“公眾空間”,專欄上的一字一句都有可能引起公眾的反應和討論,澳門又是一個小型得不能再小型的社會,能夠定期在報章發個人表意見足以令人既羨慕又妒忌,可是這樣子的“影響力”同時會帶來更大的“反彈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一次交出去的文章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你的讀者首先是欠缺回應你的合理渠道,例如書信、電郵、或投書報館反映意見,其次是正式公開回應作者的風氣不盛,人們只會把一切讀後感訴諸街談巷語,化作種種流言,而且很快就會讓作者感受到“讀者反應”:溫情的讀者支持當然令人欣喜,刻薄的惡意攻擊亦拳拳到肉。
我曾苦苦思索越寫越不安的原因:“專欄不專”固然令人尷尬,公眾空間的不平衝亦令作者產生無形壓力。少數的人掌握了發表言論的空間,多數人只能用非正式的手段反映意見,因此作者手中的筆是很可貴的,該怎麼用呢?這始終是一個難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這些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問我同一個問題:“你寫的是甚麼專欄?”過去我只是隨意回答,通常是語帶狂妄的道:“我可以寫任何題材。”事實上我並未理解到問題背後的“定位”意圖,“我可以寫任何題材”,反映了我根本沒有特定題材。我曾經以為甚麼都可以寫即代表寫作的“多元化”,經過漫長的磨練才領悟這樣子的“多元化”其實等同於自我矮化,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原來副刊的“多元化”不是體現在個別作者的專欄內,更應該展現在版面上,有影響力的副刊分工精細,知性與感性並重,“專業化”與“私人化”的比例恰當,作者則在個人園地發光發熱,有的放矢。當每個作者都有足夠的能量和空間發出獨特的聲音,地位自會確立,整個版面的力量自會生成,然後作者之間的互動和無形激勵也會產生作用,一句話:版面編排得好,作者會各出奇謀爭取讀者留意。當然,有些情況是整體氣氛沉悶無比,生活漲a方和寫作的園地都無法提供刺激書寫的訊息,寫的人和讀的人都會迷失方向。
龍應台有一篇文章叫<有甚麼副刊,就有甚麼社會>,我讀了之後反過來認為澳門的情況是“有甚麼社會,就有甚麼副刊”。多少年來我對“專欄的意義”無比好奇,以至疑惑,澳門究竟有多少人會為這問題傷腦筋?我們每星期交一篇作業,到底對多少人構成影響?這樣無休無止地在公眾空間自言自語,應該感到快樂還是悲哀?
一個可怕的假設一直存在於我心底:假如有一天副刊的編輯不在文章題目後加上作者的名字,我們的讀者可會分得清這些文章出自什麼人手筆?我是屬於不用看名字也能認出的作者,抑或是面目模糊的一份子?
所謂獨特的聲音,相信不是想到甚麼寫甚麼的應付方式可以產生的成果,事實上它需要足夠的獨特題材,有系統有針對性的寫作計劃,有足以吸引讀者閱讀和激發互動的寫作技巧。上述的要求,是我長期經歷“專欄疑惑”後找到的一條出路,也是繼續寫下去的自我期許。哀樂專欄,哀樂人生,寫作的路,從來都不好走啊!
2006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