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3 16:27:48寂然
看似平常最奇絕 ———專訪王安憶
多少年來,澳門筆會的工作會議上,我們都有一個沒有結論的話題,那就是請名作家來澳演講,藉此推動文學,令有志寫作的朋友可以跟大作家直接交流。
多少年來,我們一起草擬的邀請名單上,都有王安憶的名字,大家都希望請她來講小說創作,大家都希望一睹這位大作家的風采。
然而,這些年來,我們幾經努力,仍未能聯繫上王安憶,但每次開會,大家仍是會提起,辦文學講座,請王安憶來,這件事彷癈已經成為我們永恒的話題,一種慣性的期待。
2005年11月13日,王安憶來了,不是主持講座,也不是參與文學活動,她在香港嶺南大學主持的課程剛結束,順道來澳門旅遊,純粹私人性質。我們冒昧提出訪問的要求,王安憶欣然答應,訪問在她臨離開澳門前進行,歷時四十分鐘,對我個人來說,這是歷史性的四十分鐘了。 澳 門很有生活氣息
第一個問題該問什麼?我考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問她對澳門的感覺,這幾年城市文學鬧得熱烘烘的,大家都在什麼“雙城記”,“三城記”,作為城市文學重要旗手的王安憶,經過一日半的旅遊,到底會如何評說澳門這個小城市呢?
王安憶:這兩天在澳門的心情很休閒,之前我在香港嶺南大學講學,在課程結束之後來澳門玩,我覺得澳門這地方給我的感覺是很有生活氣息,我去了大三巴,這地方很好玩,一座古舊教堂留下的殘壁,但是往低下一看,就是熱騰騰的實際景象,有很多擺賣的攤位,民居。然後又到了澳門博物館,了解澳門的城市發展過程,知道這裡的人過去為了抵抗外來的侵襲,民居都是環繞覑教堂、廟宇而建,實際上我看現在仍是保留覑這樣的格局,使得生活和宗教、信仰等精神上的東西都包容在一起,這是我對澳門的一個印象,挺有意思的。昨天晚上我也去了賭場,過去我也參觀過別的地方的賭場,但在澳門的感覺比較特別,在這個城市裡有這麼多賭博的地方,可是這些賭博場所又能和居民平靜的相處,沒有什麼驚心的地方,都很自然。
我們知道王安憶剛在嶺南大學講學完畢,也知道她近年在复旦大學講授小說創作課程,接下來的問題也便環繞一位作家對於講課有什麼看法。
王安憶:其實常常收到做講座的邀請,我對一般社會性的事務也不是那麼有興趣,因為我覺得對社會上其他的事情發言也不是那麼有權威性。我只是對一件事情有興趣,就是寫作,我覺得利用講課去發揮關於寫作的內容,可以條理化,那麼這種教學對我來說還是有幫助的,讓我比較冷靜的、理性的對待寫作這一種勞動。因為寫作是很感性的,但對於一個職業作家來說,寫作也需要理性的支持。
王安憶的得獎名作《長恨歌》被改編成電影,令她更受注視,接下來的《米尼》也搬上銀幕了,但對於作品被改編,王安憶的態度卻很淡然。
王安憶:我的作品是很少被影視界導演看中的,因為我的敘述性比較強,而且不太容易進行藝術的轉換,《長恨歌》可以說是一個例外吧,被他們看好,改編成電影和電視,然後緊接覑《長恨歌》的就是《米尼》,我覺得《米尼》的改編有一點是受《長恨歌》的影響,一下子他們都認為王安憶的小說是可以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米尼》的電影我還未看,《長恨歌》已經看過了,但我很難對電影發言,特別是對我自己的作品我很難客觀,我自己也從來不會自己動手去寫一個電影劇本或者是把自己的作品改成電影,而且一個作品寫成小說以後,肯定在藝術上變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面貌,要我把她變成另一種藝術,我想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看《長恨歌》時也很難客觀,看的時候總是在想:這是別人的東西。
王安憶說小說
小說是什麼?
小說不是現實,它是個人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有覑另一種規律、原則、起源和歸宿。
但是築造心靈世界的材料卻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現實世界。
小說的價值是開拓一個人類的神界。
(《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复旦大學出版社,1997)
上海只是一 個熱門話題
八十年代初出道的王安憶,以一系列描繪農村的作品和“三戀”系列被視為尋根作家,近年則以《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等以上海為背景的小說攀上藝術上的高峰,旁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作家的成長過程。可是在王安憶看來,所謂由農村寫到城市,更似是大眾對她的誤解。
王安憶:從我一開始寫作來說,我是一開始就寫覑兩組題材,一種是農村,一種是上海。上海是我生活的地方,她可以說是我材料當中主要的來源。農村是我曾經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地方,還有農村包括內地的小城市,我其實在寫<小鮑莊>之前同時也在寫很多上海的作品,包括<流逝>,這小說當時也是拍成電影的,但是那個時候上海這個話題沒有今天這麼熱門,所以別人根本就注意不到我關於上海的表現,甚至把我列為尋根派作家,今天大家又倒轉過來,以為我只會寫上海,但我同時也寫了很多農村呀,不過大家注意不到,其實我寫得更多。然而,人家只注意我寫上海的,我也得承認在我的題材比重上,上海是多了一點,因為我在上海居住。
近年上海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關於上海的書,總是大受歡迎,王安憶寫上海的作品,每本都成為評論家研究上海文化的文本,但王安憶對於這種熱情,卻顯出一貫的冷靜。
王安憶:上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我很難對她有一個客觀的描述,她都是跟我的經歷連結在一起,但可以舉一個即興的例子,我剛才到了盧廉若公園;之前我在旅遊手冊上,或者別人口中得知的澳門總是談到賭場,談到葡萄牙管治時留下的文化,談到很多這些方面的概念。但我到了盧廉若公園以後便發現這些概念都是離你們很遙遠的,在這裡看到的是一些小民的生活,早上就幾個老人家在唱戲、拉琴,然後在裡面讀報,在公園周圍都是一些民居,我看到的民居都是陳舊的,然後我會想像民居內的生活,這些跟澳門給外人的概念都是離得很遠吧!上海對我來說也是這樣,她是一個小民的生活,我會說所有的概念都是遠的,所以有時候別人在描寫上海時,我都覺得好像和我沒有關係。我想現在的“上海熱”是跟全球化有關係的,首先是我們自己需要把上海作為一個旅遊的、吸引外資的地方,如果你要創造一個旅遊的品牌,你必需要挖掘她裡面的所謂文化內涵;所以另外一方面來講,我覺得全球化之下人們好像全世界的旅遊地方都去過了,海邊呀,山上呀,都去完了,然後就要找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就得給這些地方一個標籤,那麼上海的標籤就是懷舊的主題,殖民地的主題,這些東西上海都具備。她位於長江三角洲的一個地理位置上,她也曾經有過殖民的歷史,她之前的繁榮,加上目前的飛躍,很能迎合世界的胃口,這些都很適合成為熱門話題。
王安憶談農村
“我寫農村,並不是出於懷舊,也不是為了祭奠插隊的日子,而是因為,農村生活的方式,在我眼裡日漸呈現出審美的性質,上升為形式。這取決於它是一種緩慢的,曲折的,委婉的生活,邊緣比較模糊,伸覑一些觸角,有覑漫流的自由形態。”(《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學》一九九九年五月)
王安憶談上海人
“上海人真是有可愛的地方,也有不可愛的地方。可愛的地方蠻鮮明的,他們短見。我蠻喜歡這種“短見”的,因為短見可以支撐他走過很多難關。我可能做不了這樣的人,但我覺得他們很可愛,很有喜劇色彩。但也有非常討厭的地方,真是討厭,有時候你就會覺得不能容忍的討厭。”(王安憶、張旭東對話《理論與實踐:文學如何呈現歷史?》二○○四年<世紀中國>學術網)
缺乏 教育是蠻遺憾
張愛玲寫上海,王安憶也寫上海,“祖師奶奶”張愛玲一直被論者認為對現當代文學有廣泛的影響,王安憶首當其衝,她的作品多年來一直被論者拿來跟張愛玲相提並論,但對於張愛玲,王安憶自有一套看法。
王安憶:我看張愛玲很早,七十年代之後就在家裡看張愛玲的小說,她寫的東西不多,就是幾本小說,但我覺得挺好看的,因為她有情節,很多日常生活的細節和故事,這些都是和五四其他小說有所區別的。因為五四小說很覑重思想。但是也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好,因為年輕時候總是注意思想,注意人生,這種情況下反而會覺得張愛玲小說流於平面。現在很多人將我們連在一起說,我覺得是因為我們都寫上海,我們都是比較寫實的作家,但是別人將我們放在一起比較,是對我好的意思,就是表揚的意思。我和她的世界觀不一樣,她對人生的態度是消極的,而我總是覺得應該可以積極一點。
王安憶論張愛玲
“對日常生活,並且是現時日常生活的細節,懷覑一股熱切的喜好。”
“她對現時生活的愛好是出於對人生的恐懼,她對世界的看法是虛無的。”
“只看覑鼻子底下的一點享受,做人才有信心。”
“她又不自主地要在可觸可摸的俗事中藏身,於是,她的眼界就只能這樣窄逼。”
(《世俗的張愛玲》王安憶在香港“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
王安憶另一個讓人跟張愛玲比較的地方是她也寫過香港,張愛玲為香港寫下《傾城之戀》,王安憶也在九十年代為香港寫下《香港情與愛》。王的小說寫於九十年代初,那時候上海仍未飛躍。今時今日,再到香港,作家已另有一種感受。
王安憶:香港是我經常去的地方,我每次去都是一個觀光客,旅遊者的心情,因為我不在這裡生活,因此總是一種分裂的狀態,而和上海是相關的,所以對這兩個城市的描繪都不會很客觀,我覺得上海和香港有一個共通的地方,她們都是以小市民為主體的生活格調,都是都市化程度高的,香港小市民的生活群比上海龐大,上海的生活要比較蓬勃。
王安憶說香港
“香港的繁榮坐落在海之涯天之角。一百年的情節以地老天荒為背景。……香港的人帶覑過客的表情,他們辦完自己的事情隨時准備拔腿而走。香港……似乎永遠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沒有日常生活。”(《香港是一個象徵》,刊於《獨語》,1998)
最後一個問題,可能王安憶已經答過許多回,可是我還是想親自問一次,據說她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今日成為大作家兼大學教授,完全靠自己努力讀書。談到這裡我看到一個王安憶式的微笑。
王安憶:作家是想像力的勞動,它可能和學院教育沒有什麼關係,是一種創造,和所有的模式都不一樣,可能會出現一種越自由越好的狀況,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想像力的勞動也還是要利用文字、語言,其實這種缺乏教育也是蠻遺憾的,畢竟是缺乏了一種訓練。所以我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是我自己會看很多書,旁聽一些課程,我很不願意別人把我當成一個例子,說不讀書也可以
成為作家。我當時在這麼一個環境是沒有辦法,但是讀書更好呀! 四十分鐘轉眼過去,我關掉錄音機跟王安憶閒聊。
我問她最新的小說《遍地梟雄》為什麼要寫起江湖人物來。
她說:這書不過是寫一群小偷小盜,力量單薄,主要是想表達這個階層的人的形態,但那不是黑道人物,只是跟我過去寫的不太一樣。
我又問到她每天花多少時間寫作。
她說:二十多年來,每天都在寫,但沒有限定每天的字數,有時一天只能寫幾百字,有時卻可以猛寫一段長時間。
然後我們談了一些澳門文學的具體情況,我重覆了幾次的話是:澳門沒有職業作家,但澳門其實有很多小說題材。
這些年來,我讀過王安憶的許多小說,最傾心的長篇,是《紀實與虛構》,覺得書中的語調無與倫比,很平凡的人物和事情卻能說出傳奇故事,這份功力真不簡單。最近我重讀她的《叔叔的故事》,後設小說在她手上早就玩得出神入化,難得好多年來一直有新變化,變得更大眾化,也變得更有內涵。王安憶從來不是一位難懂的作家,她的作品雖然推陳出新但總不會「新」得離開大眾很遠。我曾經以為她的小說太平常,沒有新意,但讀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當初的判斷站不住腳。小說寫到她那個地步,已經可以說是出神入化了。
看似平常最奇絕,誠如容易卻艱辛。看似平凡的女子王安憶,為當代中國的小說作出了最不平凡的貢獻。
王安 憶簡介
王安憶,女,現任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專業作家,复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全國政協委員。
1954年生於南京,1955年隨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隊落戶,1972年考入江蘇徐州地區文工團任樂隊演奏員,1978年調入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誌社任小說編輯,1980年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1983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87年應聘上海作家協會專事寫作,2004年任复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1977年發表作品,寫作有短篇小說六十餘篇,中篇小說三十餘篇,長篇小說七部,散文、論述若幹。其中《誰是未來的中隊長》獲全國兒童文藝作品獎,《本次列車終點》獲全國短篇小說獎,《流逝》、《小鮑莊》獲全國中篇小說獎,《叔叔的故事》獲上海中長篇小說二等獎,《文革軼事》、《我愛比爾》獲上海中長篇小說三等獎,《長恨歌》獲上海文學藝術獎、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捷、日、韓、以色列等譯本。
主要作品有:
《雨,沙沙沙》(小說集)1981年,
《黑黑白白》(小說集)1983年
《流逝》(小說集)1983年
《尾聲》(小說集)1983年
《小鮑莊》(中短篇小說集)1986年
《黃河故道人》(長篇小說)1986年
《69屆初中生》(長篇小說)1986年
《荒山之戀》(小說集)1988年
《海上繁華夢》(小說集)1989年
《蒲公英》(散文集)1988年
《母女漫遊美利堅》與茹志鵑共著1986年
《旅德的故事》(長篇遊記)1990年
《流水三十章》(長篇小說)1990年
《神聖祭壇》1991年
《米尼》(長篇小說)1992年
《烏托邦詩篇》(中篇集)1994年
《故事和講故事》(文學理論集)1992年
《紀實與虛構》(長篇)1994年
《長恨歌》(長篇小說)1995年
《乘火車旅行》(散文集)1994年
《傷心太平洋》(小說集)1995年
《心靈世界》(理論集)1997年
《重建象牙塔》(散文集)1997年
《屋頂上的童話》(小說集)1997年
《獨語》(散文集)1998年
《接近世紀初》(散文集)1998年
《隱居的時代》(中短篇小說集)1999年
《我愛比爾》(中篇小說)2000年
《妹頭》(中篇小說》2000年
《崗上的世紀》(小說集)2000年
《富萍》(長篇小說)2000年
《剃度》(短篇小說集)2000年
《女友間》王安憶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現代生活》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憂傷的年代》新世界出版社(2002)
《小鮑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流水三十章》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茜紗窗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王安憶說》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
《上海街情話》王安憶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稻香樓》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遍地梟雄》(長篇小說)2005年
多少年來,我們一起草擬的邀請名單上,都有王安憶的名字,大家都希望請她來講小說創作,大家都希望一睹這位大作家的風采。
然而,這些年來,我們幾經努力,仍未能聯繫上王安憶,但每次開會,大家仍是會提起,辦文學講座,請王安憶來,這件事彷癈已經成為我們永恒的話題,一種慣性的期待。
2005年11月13日,王安憶來了,不是主持講座,也不是參與文學活動,她在香港嶺南大學主持的課程剛結束,順道來澳門旅遊,純粹私人性質。我們冒昧提出訪問的要求,王安憶欣然答應,訪問在她臨離開澳門前進行,歷時四十分鐘,對我個人來說,這是歷史性的四十分鐘了。 澳 門很有生活氣息
第一個問題該問什麼?我考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問她對澳門的感覺,這幾年城市文學鬧得熱烘烘的,大家都在什麼“雙城記”,“三城記”,作為城市文學重要旗手的王安憶,經過一日半的旅遊,到底會如何評說澳門這個小城市呢?
王安憶:這兩天在澳門的心情很休閒,之前我在香港嶺南大學講學,在課程結束之後來澳門玩,我覺得澳門這地方給我的感覺是很有生活氣息,我去了大三巴,這地方很好玩,一座古舊教堂留下的殘壁,但是往低下一看,就是熱騰騰的實際景象,有很多擺賣的攤位,民居。然後又到了澳門博物館,了解澳門的城市發展過程,知道這裡的人過去為了抵抗外來的侵襲,民居都是環繞覑教堂、廟宇而建,實際上我看現在仍是保留覑這樣的格局,使得生活和宗教、信仰等精神上的東西都包容在一起,這是我對澳門的一個印象,挺有意思的。昨天晚上我也去了賭場,過去我也參觀過別的地方的賭場,但在澳門的感覺比較特別,在這個城市裡有這麼多賭博的地方,可是這些賭博場所又能和居民平靜的相處,沒有什麼驚心的地方,都很自然。
我們知道王安憶剛在嶺南大學講學完畢,也知道她近年在复旦大學講授小說創作課程,接下來的問題也便環繞一位作家對於講課有什麼看法。
王安憶:其實常常收到做講座的邀請,我對一般社會性的事務也不是那麼有興趣,因為我覺得對社會上其他的事情發言也不是那麼有權威性。我只是對一件事情有興趣,就是寫作,我覺得利用講課去發揮關於寫作的內容,可以條理化,那麼這種教學對我來說還是有幫助的,讓我比較冷靜的、理性的對待寫作這一種勞動。因為寫作是很感性的,但對於一個職業作家來說,寫作也需要理性的支持。
王安憶的得獎名作《長恨歌》被改編成電影,令她更受注視,接下來的《米尼》也搬上銀幕了,但對於作品被改編,王安憶的態度卻很淡然。
王安憶:我的作品是很少被影視界導演看中的,因為我的敘述性比較強,而且不太容易進行藝術的轉換,《長恨歌》可以說是一個例外吧,被他們看好,改編成電影和電視,然後緊接覑《長恨歌》的就是《米尼》,我覺得《米尼》的改編有一點是受《長恨歌》的影響,一下子他們都認為王安憶的小說是可以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米尼》的電影我還未看,《長恨歌》已經看過了,但我很難對電影發言,特別是對我自己的作品我很難客觀,我自己也從來不會自己動手去寫一個電影劇本或者是把自己的作品改成電影,而且一個作品寫成小說以後,肯定在藝術上變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面貌,要我把她變成另一種藝術,我想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看《長恨歌》時也很難客觀,看的時候總是在想:這是別人的東西。
王安憶說小說
小說是什麼?
小說不是現實,它是個人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有覑另一種規律、原則、起源和歸宿。
但是築造心靈世界的材料卻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現實世界。
小說的價值是開拓一個人類的神界。
(《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复旦大學出版社,1997)
上海只是一 個熱門話題
八十年代初出道的王安憶,以一系列描繪農村的作品和“三戀”系列被視為尋根作家,近年則以《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等以上海為背景的小說攀上藝術上的高峰,旁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作家的成長過程。可是在王安憶看來,所謂由農村寫到城市,更似是大眾對她的誤解。
王安憶:從我一開始寫作來說,我是一開始就寫覑兩組題材,一種是農村,一種是上海。上海是我生活的地方,她可以說是我材料當中主要的來源。農村是我曾經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地方,還有農村包括內地的小城市,我其實在寫<小鮑莊>之前同時也在寫很多上海的作品,包括<流逝>,這小說當時也是拍成電影的,但是那個時候上海這個話題沒有今天這麼熱門,所以別人根本就注意不到我關於上海的表現,甚至把我列為尋根派作家,今天大家又倒轉過來,以為我只會寫上海,但我同時也寫了很多農村呀,不過大家注意不到,其實我寫得更多。然而,人家只注意我寫上海的,我也得承認在我的題材比重上,上海是多了一點,因為我在上海居住。
近年上海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關於上海的書,總是大受歡迎,王安憶寫上海的作品,每本都成為評論家研究上海文化的文本,但王安憶對於這種熱情,卻顯出一貫的冷靜。
王安憶:上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我很難對她有一個客觀的描述,她都是跟我的經歷連結在一起,但可以舉一個即興的例子,我剛才到了盧廉若公園;之前我在旅遊手冊上,或者別人口中得知的澳門總是談到賭場,談到葡萄牙管治時留下的文化,談到很多這些方面的概念。但我到了盧廉若公園以後便發現這些概念都是離你們很遙遠的,在這裡看到的是一些小民的生活,早上就幾個老人家在唱戲、拉琴,然後在裡面讀報,在公園周圍都是一些民居,我看到的民居都是陳舊的,然後我會想像民居內的生活,這些跟澳門給外人的概念都是離得很遠吧!上海對我來說也是這樣,她是一個小民的生活,我會說所有的概念都是遠的,所以有時候別人在描寫上海時,我都覺得好像和我沒有關係。我想現在的“上海熱”是跟全球化有關係的,首先是我們自己需要把上海作為一個旅遊的、吸引外資的地方,如果你要創造一個旅遊的品牌,你必需要挖掘她裡面的所謂文化內涵;所以另外一方面來講,我覺得全球化之下人們好像全世界的旅遊地方都去過了,海邊呀,山上呀,都去完了,然後就要找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就得給這些地方一個標籤,那麼上海的標籤就是懷舊的主題,殖民地的主題,這些東西上海都具備。她位於長江三角洲的一個地理位置上,她也曾經有過殖民的歷史,她之前的繁榮,加上目前的飛躍,很能迎合世界的胃口,這些都很適合成為熱門話題。
王安憶談農村
“我寫農村,並不是出於懷舊,也不是為了祭奠插隊的日子,而是因為,農村生活的方式,在我眼裡日漸呈現出審美的性質,上升為形式。這取決於它是一種緩慢的,曲折的,委婉的生活,邊緣比較模糊,伸覑一些觸角,有覑漫流的自由形態。”(《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學》一九九九年五月)
王安憶談上海人
“上海人真是有可愛的地方,也有不可愛的地方。可愛的地方蠻鮮明的,他們短見。我蠻喜歡這種“短見”的,因為短見可以支撐他走過很多難關。我可能做不了這樣的人,但我覺得他們很可愛,很有喜劇色彩。但也有非常討厭的地方,真是討厭,有時候你就會覺得不能容忍的討厭。”(王安憶、張旭東對話《理論與實踐:文學如何呈現歷史?》二○○四年<世紀中國>學術網)
缺乏 教育是蠻遺憾
張愛玲寫上海,王安憶也寫上海,“祖師奶奶”張愛玲一直被論者認為對現當代文學有廣泛的影響,王安憶首當其衝,她的作品多年來一直被論者拿來跟張愛玲相提並論,但對於張愛玲,王安憶自有一套看法。
王安憶:我看張愛玲很早,七十年代之後就在家裡看張愛玲的小說,她寫的東西不多,就是幾本小說,但我覺得挺好看的,因為她有情節,很多日常生活的細節和故事,這些都是和五四其他小說有所區別的。因為五四小說很覑重思想。但是也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好,因為年輕時候總是注意思想,注意人生,這種情況下反而會覺得張愛玲小說流於平面。現在很多人將我們連在一起說,我覺得是因為我們都寫上海,我們都是比較寫實的作家,但是別人將我們放在一起比較,是對我好的意思,就是表揚的意思。我和她的世界觀不一樣,她對人生的態度是消極的,而我總是覺得應該可以積極一點。
王安憶論張愛玲
“對日常生活,並且是現時日常生活的細節,懷覑一股熱切的喜好。”
“她對現時生活的愛好是出於對人生的恐懼,她對世界的看法是虛無的。”
“只看覑鼻子底下的一點享受,做人才有信心。”
“她又不自主地要在可觸可摸的俗事中藏身,於是,她的眼界就只能這樣窄逼。”
(《世俗的張愛玲》王安憶在香港“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
王安憶另一個讓人跟張愛玲比較的地方是她也寫過香港,張愛玲為香港寫下《傾城之戀》,王安憶也在九十年代為香港寫下《香港情與愛》。王的小說寫於九十年代初,那時候上海仍未飛躍。今時今日,再到香港,作家已另有一種感受。
王安憶:香港是我經常去的地方,我每次去都是一個觀光客,旅遊者的心情,因為我不在這裡生活,因此總是一種分裂的狀態,而和上海是相關的,所以對這兩個城市的描繪都不會很客觀,我覺得上海和香港有一個共通的地方,她們都是以小市民為主體的生活格調,都是都市化程度高的,香港小市民的生活群比上海龐大,上海的生活要比較蓬勃。
王安憶說香港
“香港的繁榮坐落在海之涯天之角。一百年的情節以地老天荒為背景。……香港的人帶覑過客的表情,他們辦完自己的事情隨時准備拔腿而走。香港……似乎永遠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沒有日常生活。”(《香港是一個象徵》,刊於《獨語》,1998)
最後一個問題,可能王安憶已經答過許多回,可是我還是想親自問一次,據說她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今日成為大作家兼大學教授,完全靠自己努力讀書。談到這裡我看到一個王安憶式的微笑。
王安憶:作家是想像力的勞動,它可能和學院教育沒有什麼關係,是一種創造,和所有的模式都不一樣,可能會出現一種越自由越好的狀況,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想像力的勞動也還是要利用文字、語言,其實這種缺乏教育也是蠻遺憾的,畢竟是缺乏了一種訓練。所以我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是我自己會看很多書,旁聽一些課程,我很不願意別人把我當成一個例子,說不讀書也可以
成為作家。我當時在這麼一個環境是沒有辦法,但是讀書更好呀! 四十分鐘轉眼過去,我關掉錄音機跟王安憶閒聊。
我問她最新的小說《遍地梟雄》為什麼要寫起江湖人物來。
她說:這書不過是寫一群小偷小盜,力量單薄,主要是想表達這個階層的人的形態,但那不是黑道人物,只是跟我過去寫的不太一樣。
我又問到她每天花多少時間寫作。
她說:二十多年來,每天都在寫,但沒有限定每天的字數,有時一天只能寫幾百字,有時卻可以猛寫一段長時間。
然後我們談了一些澳門文學的具體情況,我重覆了幾次的話是:澳門沒有職業作家,但澳門其實有很多小說題材。
這些年來,我讀過王安憶的許多小說,最傾心的長篇,是《紀實與虛構》,覺得書中的語調無與倫比,很平凡的人物和事情卻能說出傳奇故事,這份功力真不簡單。最近我重讀她的《叔叔的故事》,後設小說在她手上早就玩得出神入化,難得好多年來一直有新變化,變得更大眾化,也變得更有內涵。王安憶從來不是一位難懂的作家,她的作品雖然推陳出新但總不會「新」得離開大眾很遠。我曾經以為她的小說太平常,沒有新意,但讀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當初的判斷站不住腳。小說寫到她那個地步,已經可以說是出神入化了。
看似平常最奇絕,誠如容易卻艱辛。看似平凡的女子王安憶,為當代中國的小說作出了最不平凡的貢獻。
王安 憶簡介
王安憶,女,現任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專業作家,复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全國政協委員。
1954年生於南京,1955年隨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隊落戶,1972年考入江蘇徐州地區文工團任樂隊演奏員,1978年調入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誌社任小說編輯,1980年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1983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87年應聘上海作家協會專事寫作,2004年任复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1977年發表作品,寫作有短篇小說六十餘篇,中篇小說三十餘篇,長篇小說七部,散文、論述若幹。其中《誰是未來的中隊長》獲全國兒童文藝作品獎,《本次列車終點》獲全國短篇小說獎,《流逝》、《小鮑莊》獲全國中篇小說獎,《叔叔的故事》獲上海中長篇小說二等獎,《文革軼事》、《我愛比爾》獲上海中長篇小說三等獎,《長恨歌》獲上海文學藝術獎、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捷、日、韓、以色列等譯本。
主要作品有:
《雨,沙沙沙》(小說集)1981年,
《黑黑白白》(小說集)1983年
《流逝》(小說集)1983年
《尾聲》(小說集)1983年
《小鮑莊》(中短篇小說集)1986年
《黃河故道人》(長篇小說)1986年
《69屆初中生》(長篇小說)1986年
《荒山之戀》(小說集)1988年
《海上繁華夢》(小說集)1989年
《蒲公英》(散文集)1988年
《母女漫遊美利堅》與茹志鵑共著1986年
《旅德的故事》(長篇遊記)1990年
《流水三十章》(長篇小說)1990年
《神聖祭壇》1991年
《米尼》(長篇小說)1992年
《烏托邦詩篇》(中篇集)1994年
《故事和講故事》(文學理論集)1992年
《紀實與虛構》(長篇)1994年
《長恨歌》(長篇小說)1995年
《乘火車旅行》(散文集)1994年
《傷心太平洋》(小說集)1995年
《心靈世界》(理論集)1997年
《重建象牙塔》(散文集)1997年
《屋頂上的童話》(小說集)1997年
《獨語》(散文集)1998年
《接近世紀初》(散文集)1998年
《隱居的時代》(中短篇小說集)1999年
《我愛比爾》(中篇小說)2000年
《妹頭》(中篇小說》2000年
《崗上的世紀》(小說集)2000年
《富萍》(長篇小說)2000年
《剃度》(短篇小說集)2000年
《女友間》王安憶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現代生活》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憂傷的年代》新世界出版社(2002)
《小鮑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流水三十章》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茜紗窗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王安憶說》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
《上海街情話》王安憶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稻香樓》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遍地梟雄》(長篇小說)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