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 13:48:07charlou46t6w

鳳荔水

高珍企業代工水礦泉水批發商公司行號LOGO水光盈健康水礦泉水Logo代工OEM水專業客製化OEM瓶裝水冰敷治療運動創傷的來由
現在便是檢討冰敷療法真的有效嗎? (除短暫止痛外)未能顯示有助改善關節血腫之病情、止血或停止腫脹。

每逢運動創傷講座,不少專家學者便少不免提及,以冰敷來治療急慢性運動創傷勞損,現在便讓我們看看冰敷治療運動創傷的來由。時光倒流至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三日的美國Massachusetts州小鎮Somerville,時年十二歲的男孩Everett Knowles因為想跳上一部行駛中的火車,手抓住了列車扶手,腿卻跟不上,Knowles的身體被拖着,最後撞向石牆,他的手臂在肩膊處被撕斷。到達醫院後,醫療人員大聲呼叫,要把斷肢放在冰桶內以防腐壞並盡快接駁 (Reinl, 2013)。

Ronald Malt是當時的主診醫生,在那年代,沒有高倍顯微鏡,沒有達文西手術臂,憑着高超的技術,Malt完成了美國史上第一宗成功的斷肢接回手術。Knowles最後還可用再植的手臂拋棒球,長大後更替一凍肉公司駕貨車。

自此以後,用冰冷凍斷肢或待移植的器官便成為常規的『短暫保存』方法。然而,精確點說也不是像雪雞般冷凍至結冰,而是將温度降至既能減慢組織壞死又可保存離體斷肢的程度。現行合理之做法,就是把斷肢用水清潔後,用濕布包裹放在密封膠袋內,再用凍水降温,但絕非藏在冰塊堆中,免得凍壞組織

可是,大眾卻把『保存』斷肢器官的方法,不假思索的應用在『治療』所有受傷上。一有甚麽運動創傷,那管肢體還沒有脫落,便敷冰……敷冰……也不管原來敷冰是『保存』斷肢的方法,但卻用於『治療』創傷上。把新陳代謝減慢,為何能治療創傷?為何只冷凍斷肢,何不連另一邊的殘肢(Stump)也一起冰敷?有人這樣做嗎?沒有!因為殘肢還有血液供應,斷肢則否!扭傷的足踝、拉傷的肌肉並沒有脫落,一樣有血液供應,還冷凍『保存』甚麽??『保存』到??

有人說冰敷能保護細胞免壞死發脹。是的,冷凍令一切細胞活動減慢甚至停止,這就是肉類及輸血包要冷藏保存的原因。但一般肌肉筋膜的運動創傷,又不是要植肢,更無特別理由要保存三天才處理,為何要用冷凍阻止身體展開即時快速的修復程序?若有人皮膚受刀割傷,傷口又清潔,是否要冰敷傷口三天後才縫合?為何?要抑制修復程序到何時?

冰敷之父不敷冰

Everett Knowles奇蹟復原的病例轟動全美國,但眾人的焦點卻集中在冰敷斷肢上,以為一有甚麽創傷便要立刻冰敷,反而忽略了Ronald Malt高超的外科技術。及後在一九七八年,美國醫生Gabe Mirkin出版了“The Sports Medicine Book”,書中第九十四頁提到用冰敷處理急性運動創傷,並首先提出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療法,簡稱R.I.C.E.。此書一紙風行,R.I.C.E.遂成為治療急性運動創傷的金科玉律,已經深入民心,更有人應用在慢性勞損上,如纏綿不癒的網球肘,有些專家學者還建議人敷冰……敷冰。其理據就是這類肌腱疼痛主因是發炎,所以要用冰消炎。

其實在一九七六年已有學者証明這些慢性肌腱疼痛並非炎症引起 (Puddu, et al., 1976),為何要消炎?為何要消滅一個不存在的反應?退一萬步來說,假若真的是肌腱發炎,近代研究已証明炎症是修復過程的首要步驟,壓抑這步驟,便不能誘發隨後之再生及重塑階段(Chan, and Fu, 2009),那麽為何要冰敷消炎?為何要消滅修復過程的首要步驟?難道就是為了短暫止痛,卻犧牲長遠復原?值得嗎?

基於近代大量研究証明冰敷運動受傷患處不是無濟於事,便是阻礙復原。冰敷之父Gabe Mirkin也再深入研究自己提出的冰敷主張有否錯誤。最後分別於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及二零一四年三月十六日,在其網頁撰文推翻自己三十多年前的主張,及解釋為何冰敷會阻礙復原。

請想一想,三十多年前,Gabe Mirkin主張冰敷治療急性運動創傷的論據,並非建基於大量的研究結果,只是想當然的主張,連常態科學也不算,但卻深入人心,成為金科玉律。縱使近代研究証明R.I.C.E.中,加壓活動患處(當然不是跑步跳繩!)對消腫和復原最為有效,冰敷除短暫止痛外,不是毫無作用,便是阻礙復原。但人們還是套餐式的把全盤R.I.C.E.奉上,更把焦點聚集在冰敷上,以為有甚麽神奇作用,為何不先加壓後活動患處?有人膽敢不依從人所共識的R.I.C.E.步驟嗎?「冇用又咁多人用?」「物理治療都用唔通唔得嘅咩!」「用咗咁多年,點會有錯!」「個個都咁講,重點會錯!」「上堂老師都咁教喎!」「好多運動員都敷冰噃!」就是令我聽得生厭的膚淺粗疏單向思維分析。

諷刺的是,自Gabe Mirkin在一九七八年提倡冰敷受後近二十年,竟然沒有研究能証明其效用(除短暫止痛外)(Bleakley, et al., 2011)。近十年的研究卻差不多一面倒証明冰敷阻礙軟組織復原

多人用不等於一定有用,可以是習非成事。人人都咁講不一定正確,也許是人云亦云。從現存研究檢討冰敷療法

醫學無論臨床和動物實驗的文獻都是冰凍好?

不少療法的發展初期,都沒有大量研究証據,有些更是機緣巧合之下發現出來,一點也不足為怪。可是,當應用及研究的人數增加後,便應檢討這療法的效用。

現在便是檢討冰敷療法的時候了。

眾人都說:「冰敷止血」,但血管撕裂後,身體自會立刻展開一個名為「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的反應,當中包括局部血管收縮(Vascular spasm),血小板(Platelet)黏附在血管破壁形成血栓,暫時阻止出血,血管內皮細胞釋出凝血因子激活凝血反應(Coagulation),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轉變成纖維蛋白多聚體(Fibrin polymerization),從而修補缺口若受傷的血管較大,直接在傷口或間接在鄰近動脈加壓是否較有效快捷?不要忘記,低温會減慢細胞的化學反應,當然也會阻慢「凝血」。

研究發現凝血時間在攝氏22度時比在37度時長三倍。
“Clotting time were 3 times longer at 220C than at 370C”(Valeri, et al., 1995)。

Sutor等又發現出血部位的温度為攝氏16度或更低時,出血時間及失血量明顯增加。“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ound was decreased to 160C or below, bleedin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normal persons.” (Sutor, et al., 1971)

血友病(Haemophilia)患者較易發生關節血腫(Haemarthroses),冰敷是處理這些血腫的常規療法,但Forsyth等發現施行冰敷在這些患者之受累關節上,有可能因阻礙凝血及生理性止血而加劇出血。冰敷亦未能顯示有助改善關節血腫之病情、止血或停止腫脹。
In patient with haemophilia with acute haemoarthrosis, ice application has potential to increase haemorrhage morbidity by further impairing coagulation and haemostasis. Ice has not been shown to improve overall outcome, stop bleeding nor swelling from haemarthrosis. ” (Forsyth, et al., 2012)

温度對手術傷口的止血速度也有影響,Niemczura等建議用490C施壓以加速生理性止血,反而要避免冷凍。
“Cold application to open surgical wound should be avoided.”(Niemczura, and DePalma, 1979)

血液學之父Willam Hewson (1739-1774)最先証明冰凍能延遲凝血,他把剛採集的血液放在容器內再置於冰塊中,血液仍可保持液態,但一放回室温處,血液便瞬間凝成血塊。
“William Hewson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cold retards coagulation by collecting blood in a container and immediately placing the container in ice. The blood remained fluid but when removed from the ice and left at room temperature it would clot shortly after.”上述文字記載於 二零零四年Cecil Hougie所著之 “Thrombosis and Bleeding: An Era of Discovery. ”第七頁。

想一想,為何捐血後的血包要冷藏?除了保鮮防菌外,就是阻慢凝血啊!

那為甚麼還有人說要敷冰止血?大量研究的結果是低温阻慢凝血啊!

當然,有人會爭辯,說冷凍可使微血管收縮,也可止血,是的,冷凍的確可使微血管收縮,但身體「生理性止血」已有「血管收縮」這程序,不用閣下操心,冷凍使血管收縮但又阻慢凝血,是否白忙一場、得不償失、自相矛盾?再大的傷口,即使血管收縮也不能止血,直接施壓是否更有效些?『阻止血液從破裂的血管漏出』,與『截斷受傷部位血液供應』本質有別,情非得已,也不應以『截斷受傷部位血液供應』來止血,除非局部止血行不通。更何況新鮮血液會帶來分泌細胞因子(Cytokines)的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清理壞死組織的巨噬細胞(Macrophages)及分泌膠原蛋白(Collagen)以修復軟組織的纖維母細胞 (Fibroblasts)。這些細胞的活躍期就是大部份人都認為要除之而後快的炎症階段。

炎症階段對軟組織的癒合極其重要,對肌肉也不例外,沒有炎症,肌肉的再生會受阻礙 (Lescaudron, et al., 1999; Robertson, et al., 1993)在炎症階段,免疫細胞除了清除壞死組織外,還會分泌細胞因子(Cytokines)以吸引及活化肌肉衛星細胞 (Satellite cell)作修復。例如由巨噬細胞(Macrophages)分泌的類胰島素一號生長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對肌肉修復非常重要(Lu, et al., 2011)

肌肉筋膜組織受傷後壞死是必然且必要的過程,也是修復程序的首要步驟。東京大學的研究發現,肌肉受傷後立刻冰敷二十分鐘,真的可以延遲受傷肌肉細胞壞死,但同時也阻礙肌肉細胞再生二十八天後,無冰敷組的肌肉纖維面積比冰敷組多64.5%,同時,冰敷組肌肉中的膠原蛋白(瘢痕組織)比例,為無冰敷組的兩倍(18.9±1.3% vs 8.9±1.3%) ,這結果顯示冰敷不單阻慢受傷肌肉生再生,更會影響再生肌肉的品質 (Takagi, et al., 2011)。Takagi的結論,就是肌肉受傷後最好不要冰敷“it might be better to avoid icing”。

最近亦有一類似研究,証明肌肉受傷後立刻冰敷二十分鐘,會壓抑炎症但同時阻礙受傷肌肉長出新血管(Angiogenesis)(Peake, et al., 2015)。假若有一種藥物可短暫止痛但會阻慢肌肉復原及影響其結構,閣下還會服食嗎?常理推測當然不會,但事實卻天天在發生,而且深入人心,就是那些廣告鋪天蓋地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二零一三年Ohio University 的Chad Starkey編著了一本書,名為“Therapeutic Modalities”,在第四版第119頁寫到:
* 單憑冷凍不能加速消腫。
* 冰敷壓抑新陳代謝從而抑制腫脹產生。
* (冰敷)組織温度達270F (150C)之前,小動脈直經收縮較小靜脈大(也會抑制腫脹產生)。
* 冰敷增加液體黏性,阻礙靜脈及淋巴回流。
* 過度持續冰敷會增加淋巴管滲透性,使液體從淋巴管滲出。

看清楚了:「單 憑 冷 凍 無 助 消 腫。」

《冰敷熱熨、何者為適》一文中,我只例舉了二十份研究報告,其他還有更多文獻未能盡錄。這二十份報告,是集八十六位研究員,包括生理學家、物理治療師、醫生等的研究成果,當中也包含一百七十六份文獻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也不計算文獻中引用的參考了,結論就是冰敷急性運動創傷除短暫止痛外,一無是處,甚至阻礙復原。舉例說:

Topical cooling (icing) delays recovery from eccentric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Tseng, C.Y., Lee, J.P., Tsai, Y.S., Lee, S.D., Kao, C.L., Liu, T.C., Lai, C., Harris, M.B., Kuo, C.H.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3) 27(5), 1354-1361.
結論:臨床上常用的冰敷療法,非但不能促進,反而會阻礙肌肉運動勞損之復原。

What is the evidence for rest, ice, compression, and elev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sprains in adults?
van den Bekerom, M.P., Struijs, P.A., Blankevoort, L., Welling, L., van Dijk, C.N., Kerkhoffs, G.M.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12) 47(4), 435-443.

結論:分析(十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後,找不到足夠証據証明R.I.C.E.能有效治療成人之急性足踝扭傷。

*另外19篇冰敷治療之研究結論,詳見《「非科學化個人理解」的深層意義》

不過,當人人都鸚鵡學舌般叫嚷着冰敷…冰敷…時,有誰敢否定敷冰,如本人,勢成眾矢之的,千夫所指 (我受了不少!本人生性剛毅不屈,從不向無理及無知的指控妥協,攀山多年己經習慣千山獨行,孤身上路,輕言放棄,動輒妥協,在山上過不了三天)。

冰封着的隱憂,敷冰與否,對治療急性運動創傷效果當然有別

,但最大問題並非敷冰這做法,而是背後對軟組織創傷修復的錯誤理解才是問題癥結,若典範認為炎症是十惡不赦的反應,務要除之而後快,便會衍生出各種消炎的方法,如敷冰、服食非類固醇消炎藥、注射類固醇等。

炎症是運動系統中軟組織(不包括神經組織)創傷的重要修復反應 (Lu, et al., 2011)只管消炎便會阻礙復原更可惜的是,竟然在治療慢性肌腱疼痛中也應用同樣典範,只管盲目消炎止痛的惡果,就是無數患者受長期痛症煎熬。

執迷敷冰的現象,還引申出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抱着這種不求甚解,自以為是的態度做人做事,一來阻礙自已進步,二來對自己施行的療法不明所以,只懂循規蹈矩地執行,理論有誤也不知不覺,比敷多一兩袋冰的影響更深遠。

無可否認,不同年代都有不同典範,也要明白理解,科學進步過程中,這些典範只會不斷轉移,不斷完善。醫者要有胸襟見識,隨時準備迎接認識新典範,抱殘守缺、固步自封,敵視新見解新發現,死抱著舊觀念不放,其實放不低的是面子利益。

 



本文來自: http://blog.udn.com/alpineatks/89733620天然酵素水?小水代工OEM水瓶裝水高濃氧水大水礦泉水代工礦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