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5 23:23:44Howl Yuan




時間/2014.09.08

地點/佳佳。士林珮柏

團體/夜想劇團

 

文字/原承伯

 

臺北藝穗節的節目<夜行的蜘蛛>是一齣少見的偵探劇,或許是這樣的原因吸引我的興趣,也或許是因為最近迷上BBC<新世紀福爾摩斯>,但說到底,這真的不是我熟悉的領域,我想或許我該問的是:一齣好的偵探劇(電影,舞台劇,影集)究竟該具備什麼樣的要素呢?懸疑刺激的推理情節我想大家不會反對,角色的動機,型格的刻劃貌似也十分必要,帥氣的偵探配上美麗的小助理?好像還好(華生是男的),帥氣的偵探?嗯….好吧!中年危機的大叔勉強也說得過去(我說的絕對是毛利小五郎),說到底,偵探劇彷彿讓人置身于一個巨型迷宮之中,觀眾醉心的無非是每一個轉角處的驚奇,和過程的曲折迷離,於是乎出現一個個高潮,反高潮,反反高潮,反反反高潮…..

 

整出戲的實感讓我想起日劇<33分偵探>,輕快的節奏加上不期而遇的笑點,顯然導演想要為在所謂偵探劇的框架上找到不同的切入點,十分別出新意,另外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演”這個元素不停的在劇情中穿插,從一開場鬼屋的片段到最後“你放下了嗎?”,成功用這個元素去遮蓋掉了演出許多天生的缺陷,讓觀眾做好準備,用不那麼真實的眼光去看待這出戲,畢竟場地甚是狹小,在觀眾和演出者幾乎沒有距離的狀態下,要達到完全寫實的難度本來就甚高,再加上藝穗節拆裝台時間緊湊,很難有時間讓演員好好熟悉場地,總的來說,團隊在現實層面的處理十分有經驗,在劇本風格上力求突破,算是相當有野心。

 

不知是否是第一場的關係,演員在演出中還是稍嫌緊張不自在,這樣的狀況導致角色的思緒流動跟不上導演所預設的節奏,造成演出上看起來節奏笑點有到,但是觀眾所接受到的有所打折,另一方面,場地的問題也並沒有完全被克服,過多的換場使得戲有些瑣碎,再加上場地很容易漏光,並沒有辦法達到完全換場,是否能夠用在劇情上的穿插轉場處理掉?或者還有別的方法,不過筆者完稿時這齣戲也差不多結束,現在再提這些似乎有點後話。

 

偵探劇說到底不脫離劇情的迷宮還有角色的心理,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個元素,本戲在這兩點上都有想法,也都希望有所突破,但現在的作品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未完成品,期待在未來能有機會充實,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