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5 18:07:02coco

蛻變中的柏林

離開了高物價的北歐,我來到了熟悉的德國,隨著時速兩百公里以上向身後逝去的風景,過往的記憶像滴落宣紙的過稀墨水,迅速地向四周渲染。身處的車廂、從身旁漂浮而過的言語、窗外的一景一物,甚至是呼吸到的氣味,都讓我如同置身於故鄉一樣,安心且自在。

但這一切熟悉感卻在列車停靠在新的柏林中央車站時,像退潮後沙灘上的足跡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坐落於聯邦國會大廈(Deutscher Bundestag)附近,嶄新的柏林中央車站於幾個月前完工,目前是全歐洲最大最新的車站;採用大量的玻璃帷幕及鋼骨,新的車站像是隻現代化的巨獸,吞食了無數迷失於其複雜結構中的人群,當然也包括我在內。車站的主體一共分為五層,地下第二層是遠距離及高速火車軌道,其上三層是各式的商店、餐廳及通往不同方向的出口,最上一層是區域鐵路,連接整個大柏林市區及其周邊的衛星城鎮。雖然整個架構像剖開的洋蔥一樣可以輕易地從側面一目了然,不過那四通八達的平面或立體通道及讓人眼花撩亂的各式店面,仍讓我摸不著頭緒地轉了十多分鐘。
車站正面的整片玻璃帷幕及上方的玻璃屋頂,大量的自然採光搭配著多層次的內部光源,整個車站呈現的感覺是明亮寬敞,充滿了現代感的律動及流暢。不過步出車站,其外圍的一切顯然還未跟上這波更新的速度,只見一座巨大的建築物突兀地處於空曠的市郊,映在車站玻璃外表的藍天白雲,讓它更顯得孤獨。除此之外,連結到市中心的交通導引也不是十分明確,這在辦事態度一向嚴謹有條理的德國,應該並不常見吧!據說這座新穎的車站在興建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柏林人的批評,因為在這兒看不到德國的精神,嗅不出柏林的特色;當其他歐洲國家的首都車站,致力於展現國家傳統建築或歷史,而多以古典或具特色的建築為主體時,一向給人揉合傳統歐陸歷史及世界級先進工藝的德國,選擇了完全的現代化來詮釋首都的門面。

這讓我想起了日本千年古都-京都,那同樣充滿現代感的車站。在處處是歷史痕跡的京都,那突破傳統的建築也一度引起擁護傳統人士們的非議,不過事實證明新與舊還是能和諧地處於同一個角落,並激發出對比的漣漪。可惜的是新的柏林車站,似乎還需要多一點的時間來證明設計者的巧思與遠見,不過起碼它已經踏出了第一步-確實地被正式啟用。
好不容易回到記憶中的舊車站及市中心Zoologischer Garten,被灌入腦中的柏林新形象,開始與三年前的印象交互比對並被賦予新的註解。現今的柏林比三年前更讓人覺得深陷於新與舊的互相角力泥濘中掙扎!東西德統一已經進入第十六個年頭,現在的柏林當局正積極地想彌補過去停滯了數十年的建設及整合,大刀闊斧地建設東柏林,以使整個大柏林地區更具一致性,並賦予足以代表歐盟龍頭的首都之形象與內涵。不過在眾多新與舊的衝擊之下,我看到的是被犧牲的美感及協調性,以及跟不上都市革新速度的居民與生活內涵。

在Potsdamer Platz附近,數十公尺高的建築吊臂充斥於天際線,與三年前業已存在的突兀高聳尖塔般高樓相互爭鋒,劃破了空間的和諧,也撕扯城市原有的面貌。幾片色彩斑駁的柏林圍牆遺跡,搭配著相關的歷史解說,被安置於三四條大道交錯點的一角,是為了喚起記憶的純綷紀念品,還是為了提醒來往民眾戰爭無情冷酷的道具,也可能只是為了表現出今與昔的強烈差異。距此不遠處的地方,一座設計別緻的水泥柱迷宮,如波浪般起伏的狹小步道與高低不一的灰色方塊,似乎帶出了柏林欲向世界其他先進國家首都看齊的意志-用鋼筋水泥構築成的城市迷宮,限制並困惑居住於其中的衰弱子民。
將焦點拉到柏林東站(Ostbahnhof)附近,現存最長的柏林圍牆遺跡,長約1200公尺的圍牆,現在已變成了世界畫布;一幅幅的嘲諷、寫實、暗喻,這兒曾經是將天堂與地獄分隔的標的,但現在只能從斑駁的邊緣及逐漸頹圮的基座,感受到些許的無奈。高牆倒塌後的十數年,東西柏林的差距仍然可以明顯地被察覺,車站附近一大片正在打地基的空地,正是亟欲將東西兩半拉至對等地位的無形之手,所做的諸多努力之一。但因過於完善的社會制度而造成的居高不下失業率,卻像另一股相反的力量,牽扯著那無形之手。拉著兩三條大型犬的流浪漢(註)、大白天扛著整箱啤酒在車站前喝得爛醉的大聲喧嘩年輕人,這些都不是再高明的都市重建能改變的事實。

除了市容改觀之外,節節高升的物價也是柏林的轉變之一。由於大量外來人口及東西差異的影響,柏林的物價一反常態地不是德國的最高水準,這在先進國家的首都中是幾乎未見的。不過也許是太便宜了,這三年來也開始有了顯著的變化,例如博物館聯票就漲了百分之五十!不過三日十五歐元的票價可以遊遍七八十間博物館,其中不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量級展館,這種價格硬是比西歐、北歐諸國便宜一大半以上。
入夜後的柏林依然有著強烈的企圖心,努力營照繽紛世界的幻影。我一直很喜歡漫步於夜晚的柏林,那用各式光源點綴博物館或富含歷史的建築物區域的作法,仍然是柏林夜晚引人注目的地方。雖然菩提樹大道(Unter den Linden)上成排的行道樹,被像是光劍的一根根藍色螢光燈管佔據,不過漫步於其下依然韻味十足,畢竟這條數公里的大道,連結了過往的東西柏林區域,也是今與昔、新與舊對比的存在證據。

柏林確實在蛻變,從外觀到內在、由具體到形象,不過無庸置疑的,嶄新的柏林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誕生;至於需要多久時間,用什麼方法讓柏林成為內外皆俱、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強國首都,實事求是的德國人應該會好好地動動腦筋吧。

-註-

在德國,養狗是可以每月從政府那領到補助的喔!大型狗的金額又比小型狗多,所以常會看到貌似流浪漢或無業遊民的人,手拉著數條大型犬,在街上跟路人要幾個銅板。領得的補助金大部分是用在自己身上,所以那些狗看起來都是營養不良的樣子。顯然這又是一個過當的社會福利呀!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2007-01-09 22:30:24

版主回應
哈哈~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提議喔!
不過或許沒有與每一國人都深入交談的我,只能著重於外表或主觀的描述,對於他們想法的差異性也許無法明確拿捏吧!
但這確實蠻有意思的,我會嚐試看看呦~
2007-01-10 03:01:50
2007-01-09 09:45:04

每次經由你有深度敘述的描寫以及精采的照片,讓我深深感受到當地的氣息.現在你已經帶領我們神遊德國柏林一番,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哪裡呢?
期盼經由你的帶領,讓我們也能開闊自己的視野.
呵!有機會分享一下你對周遊幾國後,對各國男女生的差異性分析一下吧! 我倒是很好奇,台灣的女性和外國女性的差異性.

coutueyo 2007-01-06 16:50:21

在蜕变中滋养灵魂 在蜕变中灵魂消失.

安...

版主回應
或許不是真的消失,只是改變了原有的面貌使人認不出而已! 2007-01-07 05: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