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創傷時出現的「解離」-眼動情緒舒減療法(EMDR)詹翔霖老師
重大創傷時出現的「解離」-眼動情緒舒減療法(EMDR)詹翔霖老師
部分人經歷重大創傷後,會出現解離狀態(dissociative state),從感官感受及周遭環境抽離,沒有任何感覺,甚至不能憶起創傷事件的經過,解離狀態指的是身份、記憶或意識功能上的崩解。它是心理防衞機制其中一種,所謂心理防衞機制,是我們潛意識會用方法去減少因不可接受或潛在有害的事物而帶來的焦慮。
解離狀態的成因通常是與極大的壓力或極深的創傷有關,心理學家普遍認為解離狀態源於童年時的慢性創傷,由於創傷對當事人大到無法負荷,於是身體透過封閉自己的五感來自欺欺人,但解離狀態是人類的本能,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所出現的自我保護機制,從而避免心靈崩潰,但如果身處的環境不再具有創傷性,但仍然好像活在這種環境之中,同時又需要透過解離狀態來保護自己,便表示仍然無法跨越過去的創傷經歷。。
解離狀態的功能就是將所有能引發心理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活動中分離出來,從而保護自我意識,解離狀態可以維持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之後患者便會回復清醒,假如患者長期出現解離狀態,或解離狀態已成為應對壓力的主要方式,那麼便有可能發展成解離症。另一方面,解離狀態也可以是其他精神病的一種症狀,例如創傷後遺症、焦慮症、抑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或邊緣型人格障礙。
眼動情緒舒減療法(EMDR)及解離症
EMDR被認為是治療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PTSD,英文全寫為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又被稱為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壓力失調或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等。
研究指出當人經歷創傷的事件及經歷後,那些情景於日後會反復出現 (Recurring situation)。而當事人在以後更會重複去經歷與首次曾經經歷創傷時的強烈的反應(Reexperiencing),包括視覺 (Visual)、聽覺 (Auditory)、感覺 (Kinesthetic)(生理及心理)思想等的負面經歷。當事人可能會產生某些負面的思想,情緒及行為。例如,一些負面的自我評價:” 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我沒用;我沒有希望,我不會成功等”,更可以導致創傷後壓力症 (PTSD)的出現,使經歷創傷的當事人或目擊者會患上失眠 (Insomnia),睡眠紊亂、注意力不集中、驚恐等問題。
透過運用EMDR(快速眼動療法)對一些“未經處理”的創傷或受傷害事件獲得進一步處理(Reprocessing)。在EMDR的治療中,受導者的眼球及目光隨著治療師 (Therapist) 的指示來回移動。對於受導者所遭遇的困擾,不快記憶, 創傷畫面、影像、甚至痛苦的經歷,以及因負面情緒所帶來的身心不適,例如頭痛、頭脹、胸悶、肩膊痛楚、肌肉繃緊、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驚恐等,透過運用EMDR的治療方法,可讓當事人減輕累積多時的負面情緒以及舒緩因負面情緒帶來的身心不適,以及讓當事人重新領受一些正面的情緒。
這種為治療解離症而設的EMDR強度較低,以避免過多創傷記憶太快湧現(氾濫)。當你情緒穩定,以及在由了解如何治療解離症的專業人士負責下,方可接受EMDR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