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6 13:36:13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台灣青年在馬爾薩斯陷阱與貧窮陷阱的對應中淘汰-無法捲,就躺了!-詹翔霖老師

 馬爾薩斯陷阱,又稱為「馬爾薩斯災難」、「馬爾薩斯停滯」,以政治經濟學家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命名,馬爾薩斯人口陷阱是研究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的理論。馬爾薩斯人口陷阱是說人口增長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的,而生存資料僅僅是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的,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高死亡率的各種因素,是人口在生產與農業時代生存資料實現匹配的關鍵過程,馬爾薩斯説戰爭、饑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與生存資料生產水平相適應的道路,人口數量要在某種方式和程度上與農業發展成比例的觀點是一個內含的邏輯。

 

 

經濟分析史上,馬爾薩斯(R.T.Malthus)關於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論述是最著名的。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馬爾薩斯的理論被現代經濟學家命名為人口陷阱理論”(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rap),用以說明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停滯不前的原因。按這一理論,在發展中國家,當人均收入增加後,由於生活條件改善,人口增長速度也必然隨之提高,結果人均收入水平又會退回到原來的水平上。 他們認為,只有當投資規模足夠大到超過人口增長的水平時,人均收入才能超過人口增長率上升,在沒有達到這一點之前,人均收入的增長都將被人口增長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長到與人口增長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間,存在一個所謂人口陷阱,衝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規模投資

 

馬爾薩斯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工業革命展開的時代,工業革命結束時,在工業革命之後,大約經過了100多年的時間,西方人口生產上的兩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就逐步被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趨勢所取代。英國越過了馬爾薩斯陷阱,成功地實現了人口和生活水平兩方面的提高。

 

英國通過開拓殖民地、推進工業與技術革命以及開展對外貿易,安全繞過了“馬爾薩斯陷阱”,這其中有人口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也有其消費水平和消費模式轉變的原因。第一個方面是人口的迅猛增長,從1750年到1850年這100年間,英國人口由750萬增至2100萬,增加約2倍。在這一時期英國國內長期處於和平時期,人口的增加必然導致需求的增長。

但是僅有人口增長是不夠的。 比較中國人口增長:17491.7億,1949年 約5億,200年間才增加約2倍。

 

但是中國沒有走出人口陷阱。

第一原因這是因為中國除了戰亂原因外,根本原因是沒有實現經濟模式的轉變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原因在消費水平方面,英國民眾分享到了工業革命生產力進步帶來的成果。與英國本國曆史縱向對比,其消費水平是明顯提高了,1689年,英國人平均收入為7英鎊1先令,1770年上升到18.5鎊,1800年又增至21.9鎊。第三方面的原因,在消費模式上,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大眾消費取代奢侈品消費。對於大多數英國人來說,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他們的日常用品基本要靠市場供給;英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對於不同等級和階級之間的消費標準並無嚴格的限制,這樣就容易使昔日的奢侈品日益轉變為大眾消費品,茶葉、布匹、金屬製品、紙張、肥皂、蠟燭、烈酒、啤酒和玻璃器皿等日用品的消費增長速度都快於人口的增長速度。 大眾商品需求量的加就提出了對於這些商品進行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美國經濟學家拉格納·納克斯認為,窮國之所以窮,就是因為它們窮

個人則認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們知識窮”

 

貧窮陷阱在經濟發展理論中的定義是說:落後國家之所以貧窮,是由於每一個人的平均所得太低,又缺乏足夠的需求刺激投資,而且也無足夠的儲蓄來提供投資,導致資金投資不足,生產力低下,所得無法提高,因此長期陷入貧窮之中而無法自拔。貧窮陷阱中惡性迴圈的內涵:暗含著一系列迴圈作用的力量,它們趨向於以這樣一種方式相互作用並反覆作用致使一個貧困的國家處於一種貧困狀態

  貧窮陷阱,看似不可思議,其實又極為真實地出現在我們身邊:

窮人沒有足夠的食物,身體素質不如他人,競爭力不足,工作能力較差;更要命的是他們的健康容易出問題,但又不重視疾病預防和治療,小病拖成大病後又加劇了他們的貧窮無法捲,就躺了!

窮人沒有辦法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迫於生計放棄學業,導致人力資本退化;窮人長時間從事簡單機械的勞動,難以從工作中獲得知識積累,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隨著身體日漸退化、人力資本無增長,日益陷入貧困無法捲,就躺了!

窮人無法給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而富人則可以,隨著社會競爭加劇,下一代的相對競爭力更差,進一步加劇了代際貧窮無法捲,就躺了!台灣青年在馬爾薩斯陷阱與貧窮陷阱的對應中淘汰-無法捲,就躺了!-詹翔霖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