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行為學-詹翔霖副教授-第12章思考題
1. 你認為是否應針對兒童進行市場研究?解釋你的回答。
2. 商家和調查公司收集資料 ( 如結婚證書、出生記錄甚至死亡公告 ) 以彙編郵寄目標名單,你對此有何看法?從消費者和行銷人員兩個角度闡明你的觀點。
3. 有人批評行銷人員向教育機構捐贈產品和服務以換取免費的促銷。你認為這是公平的交易嗎?應該禁止商家對在學的孩子施加影響嗎?
4. 如果一對已婚夫婦育有子女,那麼對於以下5個產品種類 ── 食品百貨、汽車、度假、傢俱和電器,你認為他們的決策會受到什麼影響。
5. 在確認並將目標定位於剛離婚的夫婦上,你認為行銷人員是利用這些夫婦的情況自肥嗎?有沒有確實對他們有所幫助的行銷人員實例?舉例支持你的回答。
7. 收集針對家庭的3種不同產品種類的廣告。找到同樣產品另一些沒有家庭特色的品牌廣告。準備一個報告,比較這兩種方式的有效性。哪個產品種類最能因強調家庭而獲益?
8. 觀看3個小時的兒童節目,並就本章最後提出的道德問題判斷商業廣告中運用的行銷手段。報告你的發現和結論。
9. 選擇一個產品類別,用本章提示的家庭生命週期階段,列出影響各階段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一項變數。
10. 思考現代家庭結構中的3個重要變化。針對每個變化,找出行銷人員意識到這種變化並將此變化反應在產品、零售創新或行銷組合其他方面的一個例子。如果有可能,也請找出沒有跟上這些發展的行銷人員例子。
11. 工業購買決策全部是理性的,審美或主觀因素不會也不該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你同意嗎?
12. 離家在外唸書的大專院校學生可以被視為擁有替代「家庭」。不論你與家人、配偶、同學同住,你們學生宿舍「家庭」中的決策是如何制訂的呢?有沒有人擔任父親、母親或是小孩的角色?提供一個實際的決策制訂經驗,並說明其中的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