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高教 大學不是職訓所
重新定位高教 大學不是職訓所
大學教育應該是引領潮流,培育人才,但今天在台灣,卻有「技職大學化、大學技職化」之譏,評鑑制度扭曲了大學辦學精神和發展方向,校長、教授和學生飽受折磨。
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不均,是阻礙大學教育正常發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將資源過度集中少數學校,扼殺了私立大學的發展空間,高收入家庭子女多唸公立大學,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常唸私立大學,如果政府能採取類似「教育券」的學費補助政策,減輕學生唸私立大學的經濟負擔,何嘗不是美事一樁。再者,少子化讓大學自然淘汰是消極作法,政府應扶植好的私立大學繼續辦學,才是正途。
目前的評鑑制度嚴重影響了大學自主,為了爭取政府的經費補助,大學失去了辦學特色,教育部門對校園的干預也益見嚴重,要期待大學教育更上一層樓,難上加難。
在總統大選首次電視辯論會中,只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候選人暢談兩岸與民生經濟,卻未提出具體的高教政策與國家教育發展的願景,讓教育界人士十分失望,某候選人甚至提出要增設公立大學,可見其對高教現況是如何隔膜;在兩大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也未見具教育背景的學者專家,如果政府中央部會和國會都不重視高教的前途,又如何保障國家整體的發展?
本報今天起推出「高教解放」專題報導,將探討下列5個主題,希望帶給讀者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一、大學角色的定位,資源分配的檢討。
二、高教政策失衡,大學前途堪虞。
三、評鑑制度缺失,造成大學亂象。
四、社會變遷帶給大學的挑戰。
五、導正評鑑制度,規劃高教未來。
結語:還給大學自主辦學的空間。
【記者張舒涵專題報導】長期以來基於資本主義和升學主義作祟,台灣高等教育往往要面對學生和家長的質問:「教我這些能不能賺錢?可不可以換飯吃?」大學生應具備的思考、批判、關心社會的能力,被嚴重矮化;政策方面,在大學數量擴充、高教經費卻有限的狀況,政府走向績效制度,大學精神和定位逐漸模糊,飽受教育界學者批評為「四不像大學」。
喪失社會關懷的教育
面臨種種亂象,大學存在目的值得反思。長期關心教育改革的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解釋,廣義而論,西歐國家的大學講求學術自由、高度自主性;然而,東方國家的大學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被賦予較重的社會責任,應透過學術研究貢獻於社會。
「我們貢獻這所大學于宇宙之精神。」首投族國政觀察團團長、台大政治系學生陳乙棋從事學生權益相關活動,他引述台大前校長傅斯年勉勵學生的話,認為大學被賦予關懷社會、針貶時事之責;但現前普遍大學生往往受限於社會主流價值觀,流於「不用管太多,把書讀好就好」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