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0 10:23:46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經濟危機引發MBA恐慌-高學歷不再是高成就了-詹翔霖

《全球調查》經濟危機引發MBA恐慌

~~~~~~~~~~~~~~

工商時報D4/經營知識2011/05/25【史瑞肯‧達塔爾】

 

哈佛商學院於1907年經濟蕭條之翌年1908年成立,2008年剛好滿1 00年。為慶祝百年院慶,除了舉辦「百年全球商業高峰會」(Centennial Global Business Summit),2008年又趕上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海嘯,到處充滿批判MBA教育的聲音,認為MBA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對於金融海嘯束手無策,甚至是罪魁禍首。

 

哈佛商學院3位教授於是特別進行一項對於全球頂尖商學院教育的世紀大調查,對於MBA教育存在的價值與應興應革之計,提出振聾發聵的檢討報告「MBA的再省思」(Rethinking the MBA)!

 

經濟危機與MBA教育成了連體嬰

調查結果顯示,MBA教育正處於進退維谷的十字路口上,過去幾十年,一流名校MBA學位幾乎保證可以進到最頂尖企業,有如捧了一張黃金護照;如今,MBA學位不再是金飯碗的保證,MBA學程須跟著調整。

 

當今MBA學程最主要缺陷,在於普遍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高度文化意識及全球觀。剛出校門的MBA,更缺乏必要的領導技能、創意和批判性思考。

 

以頂尖商學院長久以來的賣點之一:獲得誘人的職業機會來說,學生無非是為了爭取投資銀行、私募股權基金及避險基金等行業的高薪工作機會,申請進入商學院。

 

其實在金融危機發生前,上述領域的企業已經開始改變用人策略,不再聘雇純粹是企業管理碩士出身的畢業生;經濟衰退後,這些領域的工作機會大幅減少,根據一項預估,200812月之前的18個月內,華爾街遭裁撤的員工人數達24萬,薪資同樣下滑,給薪標準甚至受到法律限制,有所謂「肥貓條款」。

 

全球經濟危機爆發,讓大眾質疑MBA課程是不是需要大幅改革,一部分觀察家認為,日益惡化的經濟危機與亟待改革的MBA教育,簡直成了一對如影隨形的連體嬰。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顯示,諸多阻礙MBA教育進步的絆腳石,包括:

1.商學院師資的管理實務歷練不足,與企業實際需求發生斷層。

2.傳統研究領域過於狹窄,商學院未鼓勵教授在全球化、領導力、科際整合等領域進行研究。

3.商學院學生的組成背景與學習動機不夠多樣化,無法適應徵才廠商的廣泛需求。

4.創新課程往往需要大量成本,讓學校猶疑卻步。

 

企業求才的8大需求

奇異集團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曾說:「沒人支持改革」(changeh as no constituency,大多數人都偏好維持現狀,不願意冒風險追求不熟悉的未來,這就是為什麼組織很難朝新方向前進的原因,也是過去10年商學院教育很少改變的原因。

 

唯有當大家對現狀的不滿、不適與不安累積到一定程度,重大的改變才會發生,在金融海嘯之後,不滿情緒終於達到即將引爆的程度。

 

愈來愈多人質疑MBA的價值,雇主開始寧可雇用一般大學畢業生,再自己出錢培訓人才,補強學生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

 

至於企業到底對於管理人才有怎樣的需求,希望商學院的MBA教育可以改進的?

 

在這項指標性研究中,哈佛商學院總結企業界意見,找出未來的8 大商業需求:

1.提升MBA人才全球觀:面對不同國家在經濟、制度與文化的差異,分析、找出最好的管理方式。

2.培養MBA人才領導技能:了解領導的職責,設計可以鼓舞、影響及引導他人的特殊方法,引用公平的績效評量標準,給與建設性的反饋。

3.磨練MBA人才整合技能:從多元角度思考議題,學習依據多種且經常相互衝突的職能觀點做出決策,並依據判斷與直覺處理混亂無章法的局面。

4.認清組織現實,有效落實計畫:即使在沒有明確流程,缺乏明定規則及充斥政治衝突的時空背景下,依然可以發揮影響力,讓工作得以完成。

5.針對企業面對的問題,採取具創意行動:找出問題,並界定問題屬性,尋求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6.強化批判性思考與人際溝通能力:發展清楚表達合乎邏輯且具說服力的論述;釐清各項支持證據,以及區別事實與意見。

7.了解企業在社會的角色、職責與目的:兼顧不同利害關係人,諸如股東、員工、顧客、企業主管及社會的需求,平衡組織的財務與非財務目標。

8.了解實務上各種商業模式與市場侷限:質疑根本假設及新興模式,針對風險提出先期預警;試圖了解導致錯誤決策的源頭,以及可以降低風險發生機率的組織預防措施,了解政府的監管活動及鼓勵創新與效率而設計的市場機制之間的緊張關係。

 

培養文化智商

毫無疑問地,資訊、資金與貿易逐漸走向全球化;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大陸是未來的世界市場、服務中心及生產基地;企業必須學習適應各洲、各國及各區不同的法規、制度、商業實務及社會規範。

 

企業主管也同意此一說法,認為學校漠視學生必須提升「文化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及「文化意識感」(cultural awar eness)的需求。學生必須學習與截然不同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人相處,尋求更自在、更有效率地合作。

 

他們需要培養新的技能與敏感度,宏觀來說,就是一種「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能夠對於來自不同國家與不同文化的人表達出陌生、且往往含糊的言辭、手勢與行為,做出適當詮釋與回應的能力,協助他們了解在不同社會、組織或商業背景下生存與工作的挑戰。

 

要達到這個目標,要採取什麼策略?這項研究蒐集到以下意見:

增加學校國際學生及教職人員的百分比,可以引進大量多元觀點,為研究小組與團隊計畫貢獻異國文化經驗,也增加不同背景學生互動機會。

 

職能類科目增加全球化內容,商學院已逐漸增加策略、行銷及營運等核心科目全球內容比重。

 

開設整合性全球管理科目,以全球市場的政治、經濟、財務與文化驅動力為中心的課程,培養學生對於構成世界經濟的全球市場及個別市場的了解。

 

發展國際交流,將學生及教職人員送往海外、在海外建構國際駐點與校園、及安排國際交流計畫,協助學生建構全球知識與技能,熟悉全球文化。

 

提供全球實地研究機會,沉浸於異國文化。

 

建立全球研究中心,學習最新商業發展趨勢及特定國家或地區的最佳實務,提升教職人員研究新興國家或地區相關問題與撰寫相關個案的能力。

 

建置海外第二校園,配置相關人力,但會是全球化最沉重的投入,因此,不同學校會考量各自互異的成本效益、目的與承諾及策略優先順序,選擇不同的全球化方法。(本文取材自時報出版新書《誰還需要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