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作戰篇 —詹翔霖
以戰爭的成本觀念,主張一次兵事行動只能一次動員,並須速戰速決,不可曠日持久,以避免軍旅的後勤補給形成的困擾;同時也提示「因糧於敵」和「勝敵益強」的方法,以收「以戰養戰」的效果。
重點在「速勝」。
從戰爭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依賴關係出發,著重論述「兵貴勝,不貴久」的速勝的思想。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
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譯文】孫子說,我們所進行的戰爭乃是以車戰為主要作戰方式,因此興兵打仗,
一般需要起用裝載士卒的輕型戰車千輛,運載軍械的重型戰車千輛,
出動穿戴甲冑的兵卒十萬,再加上千里運送給養上這是物力。
前方和後方消耗的費用,外事交往的開支,購買供弓矢箭戟等器械所需的膠、
漆材料的開銷,再加上供給和保養戰車、盔甲等裝備的費用,每天就要耗費千金之巨,
這是財力。
在具有這樣巨大財力和物力之後,十萬大軍才能啟程出征。
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 用不足。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 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譯文】帶領這樣需要巨大物力財力支撐的龐大軍隊作戰,其進攻策略的立足點應是速戰速
決,絕不能採取曠日持久的「勝久」策略,因為,時間拖長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挫傷,
如果再採取攻城策略,那就更加會使戰鬥力消耗殆盡。
十分明顯,曠日持久地在前方作戰,必然使國家財力不支、物力不足。
一旦前方軍隊疲憊、銳氣大減、戰鬥力耗盡,後方的財力物力枯竭,
其他諸侯就會乘我方陷入重重困難之機,發起攻擊。
在這種嚴峻的態勢下,即或再高明的將領,縱有回天之力,也無法妥善地處置這種災難性後果。
所以,只聽說有笨拙的速勝,而沒有看到巧妙的久拖,或者說,速勝即或是笨拙的,
也比久拖不決的巧妙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因為龐大軍隊在前方長時間持久作戰,卻能給國家帶來利益的,是從來沒有過的。
所以,不了解長期用兵打仗所帶來的危害,也不會真正懂得兵貴神速的好處。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
【譯文】善於用兵打仗的將帥都清楚速戰速決的可貴。
他們在指揮作戰時,從不進行第二次徵集士卒,從不多次運送補給和裝備,
如果需要補充的話,那就在敵方那裡就地解決,尤其軍隊需要補充的糧草更需要取於敵方,
這樣,我方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補給供應。
國之貧于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
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竭,財竭則急於丘役。
力屈、財殫,中原內虛于家。
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弩,戟盾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譯文】國家處於貧困境地的原因,在於軍隊長期在前方作戰而遠道運輸,
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軍隊遠征必然要遠途運輸,而遠途運輸又一定給百姓帶來沈重負擔﹔
靠近軍隊駐紮的地域,物價必然高漲,而物價飛漲,必使百姓財物枯竭,
隨之而來的是國家的徵賦徭役不斷增加,結果軍隊戰鬥力耗損、戰場供給枯竭、家家空虛,
這自然導致國庫貧乏。
可見,由於拖延不決的長期作戰,對於每戶人家來說,百姓的財物十份就會耗去七份﹔
對於公家來說,戰車損壞,戰馬疲病,裝備、兵器、戰具、輜重車輛受到損耗,
國家的資財十份就要耗去六份。
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箕杆一石,當吾二十石。
【譯文】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凡是明智的將領,在領兵作戰中都謀求在敵國那裡解決糧秣的補
給問題,因為從敵國那裡得到一鍾 (六十四斗)糧食,就抵得上從國內長途運送的二十鍾糧食﹔
從敵國那裡得到一石(一百二十斤)草料,就等於從國內運送的二十石草料。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
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
是謂勝敵而益強。
【譯文】只有把士卒的士氣激發起來,才能保持部隊的旺盛鬥志,每個兵卒才會勇敢殺敵。
如果想要奪取敵人的財物,那就要不吝財物獎賞士卒。
如何獎賞呢?其辦法是,凡在車戰中首繳敵人戰車十輛以上者,給予重獎,並把敵人的旗幟更
換為我方旗幟,及時把它編為己方戰車隊列,派自己的士卒同俘虜夾雜乘坐、混合編組﹔
同時還要對俘虜的敵方士卒採取優待供養政策。
這樣,就可以化敵為我,從而削弱、戰勝敵方,而使自己日益強大。
故兵貴勝,不貴久。
【譯文】總而言之,興兵作戰必須崇尚兵貴神速的策略,而不應採取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法。
這就是兵法中所提倡的「兵貴勝,不貴久」。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譯文】凡深諳用兵的將帥,在車戰中都不採用「巧妙」的持久戰法,而要採取速戰速決的進
攻策略,這是因為他們時時牢記自己肩負的責任﹕掌握著民家的命運,主宰著國家的安危!
上一篇:孫子兵法--始計篇第一—詹翔霖
下一篇:孫子兵法--謀攻篇 —詹翔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