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4 12:36:45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何謂達人

何謂達人精神

 

唐朝王勃〈滕王閣序〉就有「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漢朝賈誼〈鵩鳥賦〉中說:「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

更早則見於《左傳昭公十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孔穎達疏曰:「謂知能通達之人。」

故 ,「達人」是意思是所謂的達人不會只看事物的一小部份,而是全面地檢視整件事情,所以不會判斷錯誤,就是「達人」之意義。

 

而「達人」一詞的流佈應是由漢語流入日語,再由日語回流入漢語;詞彙學中把這種詞稱作回歸詞,在傳入日本後,日文裡也有這一名句:【達人は大観す】;被引申為當今的詮釋則成為:據其工作上的豐富經歷及長年的鍛鍊累積,又融通本職學能的技藝人士,且進而心神領會該領域真髓的業界專家,。

 

亦如(莊子〔戰國〕莊周)的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微礙,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庖丁解牛,為何能遊刃有餘?他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到出神入化、把它由技術提升到藝術的層次,這是由技入於「道」的境界。

 

庖丁替文惠君解牛,他的手腳肩膝的動作和刀子出入筋骨縫隙的聲音無不完美,像古時的桑林妙舞。當庖丁解剖完了以後,牛都不知道牠已經死了。

文惠君看了大為嘆服,說道:「真想不到你的技術已到這樣的化境!」庖丁放下刀子以後,慢慢說道:「我解剖牛所使用的不是技術,而是道。」文惠君聽了,大為驚奇:「願聞其詳!」

庖丁說:「我最初解剖牛的時候,眼中看的是一條牛。但三年之後,我解剖的牛多了,眼裡看見的不再是一條牛,而是牛身上的筋骨脈絡的結構。從此之後,我解剖牛使用心神意會,而不用眼睛看了。」文惠君愈聽愈入迷了。

庖丁又說:「普通的廚子一個月要換一把刀,那是因為又割又砍。好的廚子一年才換一把刀,那是因為它只割不砍。而我的刀用了多年,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那是因為我不割也不砍。我的刀鋒只在牛身上的筋骨縫隙中遊來遊去,任意活動。我解剖牛時,牛完全沒痛苦,牠身上的骨肉掉下來,就好像泥土從牠身上掉下來一樣,最後牛便不知道牠已死掉了。這時我才把刀子擦乾淨,好好的收藏起來。」文惠君大為稱讚說:「好極了,你的話提供了我最好的養生的道理。」】

 

 

當今職場上已意識到要注重「達人」,是因為源於達人本身多元化的創造力、自發的研究問題、持續的改善問題,也就是達人精神所在,是社會與職場上最重要的無形財產,持續創新所不能缺乏的力量,此種動力也造就日本戰後復起的沿就戴明管理循環PDCATQC成功最主要核心關鍵【KSF】。


成為「達人」主要核心關鍵【KSF】在於止於至善的態度,,也就是凡事要追求最高的境界。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孔穎達˙正義:「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

止:至,到。至善:事理當然之極與最好的境界,止於至善就是要達到最好的境界,要止於至善更要每天要求進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益求精,好中更好,永無止盡的學習、進到內化思維整合、顯現外在行為展示成果、過程裡不斷調整改善、又再次學習……

 

達人精神的興起,但只是在追求「一技在身」,是擁有飯碗的保證,那就太過狹窄了,真正達人精神更重要的是實踐個人生命價值的重現;人存在不是為生活而工作,工作只是生活的延伸,是真正的為工作而生活,才是自我生命達人。

 

蒼蠅水 2020-01-11 00:25:01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