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 13:19:25DB

關於在家工作

《關於在家工作》


         美國的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大廠先前為了防疫,實施了在家工作的政策。


        直到最近Google宣布,將從7月6日開始讓部分地區Google辦公室恢復運作,短期之內將先維持讓大樓人數密度控制在10%以下為原則,並將辦公室的座位和空間重新規劃,以符合社交、衛生距離為調整標準。至於 Facebook則宣布將陸續開放遠端職缺,若員工想繼續申請在家工作也可以,並且在未來5至10年,會有一半職位採用在家工作的方式。


        我從前就聽過有SOHO族這名詞,那就是在家工作,家裡就是辦公室,在這樣的小型辦公室(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簡稱為SOHO。SOHO跟傳統的上班族最大的不同,是SOHO可以不拘地點,時間自由,收入高低由自己來決定。有些人是專職的SOHO族,但也有些人是兼職的SOHO族。


        在家工作,對工作者來說,不出門、在家裡就可以工作,某些工作甚至可以坐在咖啡廳或是在度假地一邊享受、一邊工作。而時間自由也是優點,不需耗費上下班所需交通時間、不需急著開車或坐車趕打卡、刷卡,也省掉了交通費用,不必在外風吹、與打、日曬,也避免了交通路途上的事故風險。但是,很大的但是,天下沒有十分完美的事,那就是收入可能就不一定稱心如意。雖然收入高低由自己來決定,但是若訂得太高,很可能就接不到工作或者很少;除非你的工作能力和口碑(或人脈)很好。


        對於在家工作,由於時間自由,工作時間和家庭生活時間混在一起,如何調配,要能達成工作要求,又不影響家庭生活及自己身體健康,這就需要很好自制能力及有效率的時間分配。特別是同時有數個案子在手上時,要能全部如期如質完成,又不累垮自己為原則(當然前提是不能同時接太多案子)。否則一個搞砸的案子,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可能就此毀了你SOHO的前途。或者身體累誇了也不合算,身體健康還是要擺在第一,家庭也不能忽視,千萬不要錢賺到了,健康、家庭卻出問題,讓你懷疑起人生。


        在家工作,對業主來說,可以節省不少辦公空間。若又非聘僱員工時,業主更可以省下保險金、年終獎金、退休金等額外支出。當然,在家工作的聘僱員工,團隊的溝通、員工考核、升遷等問題則需另外考量。


        在家工作這個工作型態,對我而言其實並不陌生,因為我已經行之多年了。數年前我離開前一個公司,揮別了朝八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後,找到一個一年只要我出現一、二十次的工作,我自己的時間就突然間變多了,所以我就陸續接了幾個案子在家工作。這些案子都是按時程分階段交成果的工作,大部分是要我設計的案子,小部分則是要我審查別人設計成果的案子。比較起那些購置事務設備、電費、用具耗材等費用(其實花費不多),我最大的成本幾乎就是我花費的時間了。而這些案子95%以上時間都是我自己在家裡工作即可,其餘5%時間則是去和業主或業主的業主或相關人員去當面討論、拜訪或開會(連交通時間都要算進來)。


        拜現代網路發達之賜,我在家裡的事務設備,除了電腦和網路外,首先我的電腦桌必需至少150公分寬,因為若太窄,工作效率會降低。再來我的印表機是A4尺寸的多功能事務機,可以影印、列印、掃描及傳真(我只用到前3個功能),我的工作成果若是圖面就用掃描成電子檔,若是報告或計算書則用WORD或EXCEL也是電子檔,然後用e-mail寄給業主,不需交紙本。我也會用到影印或列印的紙本,但那只是我作業過程中自己用的,因為作業比較會較快,也比較不會傷眼力。由於設計圖作業上採用A3尺寸會較方便、清楚且經濟,所以後來我也另外加購了一台A3印表機。


        聽起來在家工作似乎很不錯,不過我勸大家要事先考慮清楚,千萬不要貿然行動,例如把正職辭了去當專職的SOHO族,尤其若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單薪情況,又有房貸、車貸時,那就有很大風險。所以即使有興趣,最好也需從兼職性開始嘗試比較保險,我是這麼想的。

上一篇:玉荷包

下一篇:「人間閒日月」對對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20-07-03 06:33:34
緋裳女 2020-07-02 07:55:03

一大早坐輪椅去早午餐店吃現做的香蒜吐司加鳳梨冰沙 又吃飽喝足 活力充沛囉!

版主回應
緋裳女早安:
早上喝冰沙,
很特別的早餐飲料!

祝平安喜樂!
2020-07-03 06:48:37
(悄悄話) 2020-07-01 22: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