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9 02:14:35★Midnight★
慾望城國舞台劇《改編自電影:蜘蛛巢城》
二十年前,當代傳奇劇場以莎士比亞的《馬克白》做為改編依據的《慾望城國》一劇震撼了世界劇壇。當代傳奇劇場以這個西方世界的經典劇目,成功地消弭了語言文化對觀眾所造成的隔閡,他向世人呈現了一種新的可能,新的生命力。2005年更改編另一西方經典《等待果陀》,辜且不論成敗,當代創新與勇於探索挑戰的精神已為自己贏得一致的掌聲。
《慾望城國》是今年國藝會精華再現專案補助對象之一,相較於我今年看過的其它補助對象如《淡水小鎮》、《莎姆雷特》、《夜夜夜麻2》,《慾望城國》無疑是精華中的精華,無論戲劇張力,服裝舞台,燈光音效樂隊,演員表現均屬一流水準;除此之外,《慾望城國》更具有戲劇形式的跨時代革命意義,首推不得不看之精華重現。
當然這樣的比較也許難以服人,畢竟上述三齣作品均以現代戲劇方式呈現,而《慾望城國》則是京劇形式,一個主寫實,一個主寫意。但在近年跨界藝術整合盛行,表演藝術紛紛打破各形式之間隔閡風氣之下,平行思考勢必成為一個發展趨勢。若是創作者堅守垂直思考,不願向別的藝術形式取經,則創作之路難免越走越窄。劇場不是考古學,規則存在的目的是被破除,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很黑格爾,發展出綜合的美學形式與評論。
與《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般,《馬克白》同樣是讓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內容在此就不贅述。搬演經典的挑戰,一是因為過去已有令人難以超越的製作出現,除非能再超越,不然很容易被評為半桶水,畫虎不成反類犬。二是因為大家對於故事太過熟悉,不太需要再花心力在理解故事上,所以這時所有的舞台呈現都會被觀眾用放大鏡來檢視,濫竽充數或胡搞瞎混都難逃法眼。《慾望城國》正是成功地克服了第一點,他超越了過去的經典呈現,自成經典。但在第二點上,就這晚的演出來說並不是那麼樣的完美,以下將一一說明。
大家都知道,戲的開場是相當重要的,也正是所謂的第一印象。《慾望城國》的一開場就是山鬼在森林呼風喚雨的戲,但這個開場卻是我對整齣戲最有意見的地方。一來是山鬼的表現差強人意,聲音的表現太過單薄缺乏變化,無法帶給人無法預測的驚奇,這樣的山鬼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就肢體來說,雖然山鬼是老者扮相,但和一般的老人並不一樣,我想當初山鬼的設定是有料想到這部分的,但表現出來的肢體卻相當舉棋不定,說話時沒有老者的沉穩,呼風喚雨時該表現得誇張一點的肢體也顯得太過馬虎。舞台設計方面,利用高空垂吊的綠布條(真實材質我無從考証)和中央的一棵巨木營造森林的氛圍,但舞台沒有高度的變化,無法突顯山鬼和兩位將軍對話時的位置關係,亦無法利用舞台位置強化山鬼之寓言。失去了高度的山鬼僅能在左右舞台前端說話,戲劇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森林之外,舞台設計可說是恰到好處,既符合京劇式的寫意,也頗能利用擺設襯托出人物關係,甚至利用超高背的椅子做為慾望延伸之意象。最後一幕敖叔征從高起的城牆上中箭後空翻至平地更堪稱《慾望城國》中最最最經典之場景。此處高起的城牆完全讓敖叔征在眾多兵士中突顯,成為整幕戲的重點。相較於上述的森林一景,舞台高度所帶來的差別由此可見。另外一個相當令人費解的是,我曾看過當代的其它作品如《暴風雨》、《等待果陀》,都沒有發生樂隊聲音完全壓過演員唱腔聲音的情形,但在此場演出中卻屢見不鮮,成為一大敗筆。
還有兩個讓人頗為詬病之處,一為飾演刺客之演員身形明顯福態,一出場就讓我不禁嗤笑,到後來剌客連旋子(京劇身段名)都飛不太起來,勉強飛起也飛不平,讓人懷疑這豈是刺客該有的身手與身材,極度缺乏說服力。二是剌客將孟庭殺死後,孟登發現這是敖叔征的詭計,誓言要報仇這場戲。孟登遭逢殺父之仇,也決心復仇,但無論聲音肢體都顯得軟趴趴,和義憤填膺之唸白一點都不搭軋,若要說這是因為人物性格之關係也說不過去,因為劇中對孟登著墨甚少,以刻板印象表現較能恰如其份,太過複雜的人物設定只會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最後還是要稱讚全劇的兩個靈魂人物,吳興國和魏海敏飾演的敖叔征及敖叔征夫人,他們一手掌控整個故事的推進。兩人之中又因敖叔征夫人之心路轉折較敖叔征複雜且主動,演來更是不易,但魏海敏不慍不火的表現,優美的身段和內心強大的支配慾在拉扯中取得絕佳的平衡,完美詮譯一個儀態萬千卻也心狠手辣的敖叔征夫人。吳興國雖然內心轉折多半跟著魏海敏走而相較之下較易詮譯,但他也靠著許多武場的精采表現讓人見識到他五十歲還是一尾活龍的身段。尤其最後一幕,中箭後步伐狼瘡地退步,靜止許久後一臉茫然地看著天,然後一個後空翻跌落城牆,一代英雄終因自己的野心命喪黃泉。吳興國不用一言一語,就將這段最後的高潮戲刻化得入木三分,令人動容。
《慾望城國》是今年國藝會精華再現專案補助對象之一,相較於我今年看過的其它補助對象如《淡水小鎮》、《莎姆雷特》、《夜夜夜麻2》,《慾望城國》無疑是精華中的精華,無論戲劇張力,服裝舞台,燈光音效樂隊,演員表現均屬一流水準;除此之外,《慾望城國》更具有戲劇形式的跨時代革命意義,首推不得不看之精華重現。
當然這樣的比較也許難以服人,畢竟上述三齣作品均以現代戲劇方式呈現,而《慾望城國》則是京劇形式,一個主寫實,一個主寫意。但在近年跨界藝術整合盛行,表演藝術紛紛打破各形式之間隔閡風氣之下,平行思考勢必成為一個發展趨勢。若是創作者堅守垂直思考,不願向別的藝術形式取經,則創作之路難免越走越窄。劇場不是考古學,規則存在的目的是被破除,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很黑格爾,發展出綜合的美學形式與評論。
與《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般,《馬克白》同樣是讓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內容在此就不贅述。搬演經典的挑戰,一是因為過去已有令人難以超越的製作出現,除非能再超越,不然很容易被評為半桶水,畫虎不成反類犬。二是因為大家對於故事太過熟悉,不太需要再花心力在理解故事上,所以這時所有的舞台呈現都會被觀眾用放大鏡來檢視,濫竽充數或胡搞瞎混都難逃法眼。《慾望城國》正是成功地克服了第一點,他超越了過去的經典呈現,自成經典。但在第二點上,就這晚的演出來說並不是那麼樣的完美,以下將一一說明。
大家都知道,戲的開場是相當重要的,也正是所謂的第一印象。《慾望城國》的一開場就是山鬼在森林呼風喚雨的戲,但這個開場卻是我對整齣戲最有意見的地方。一來是山鬼的表現差強人意,聲音的表現太過單薄缺乏變化,無法帶給人無法預測的驚奇,這樣的山鬼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就肢體來說,雖然山鬼是老者扮相,但和一般的老人並不一樣,我想當初山鬼的設定是有料想到這部分的,但表現出來的肢體卻相當舉棋不定,說話時沒有老者的沉穩,呼風喚雨時該表現得誇張一點的肢體也顯得太過馬虎。舞台設計方面,利用高空垂吊的綠布條(真實材質我無從考証)和中央的一棵巨木營造森林的氛圍,但舞台沒有高度的變化,無法突顯山鬼和兩位將軍對話時的位置關係,亦無法利用舞台位置強化山鬼之寓言。失去了高度的山鬼僅能在左右舞台前端說話,戲劇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森林之外,舞台設計可說是恰到好處,既符合京劇式的寫意,也頗能利用擺設襯托出人物關係,甚至利用超高背的椅子做為慾望延伸之意象。最後一幕敖叔征從高起的城牆上中箭後空翻至平地更堪稱《慾望城國》中最最最經典之場景。此處高起的城牆完全讓敖叔征在眾多兵士中突顯,成為整幕戲的重點。相較於上述的森林一景,舞台高度所帶來的差別由此可見。另外一個相當令人費解的是,我曾看過當代的其它作品如《暴風雨》、《等待果陀》,都沒有發生樂隊聲音完全壓過演員唱腔聲音的情形,但在此場演出中卻屢見不鮮,成為一大敗筆。
還有兩個讓人頗為詬病之處,一為飾演刺客之演員身形明顯福態,一出場就讓我不禁嗤笑,到後來剌客連旋子(京劇身段名)都飛不太起來,勉強飛起也飛不平,讓人懷疑這豈是刺客該有的身手與身材,極度缺乏說服力。二是剌客將孟庭殺死後,孟登發現這是敖叔征的詭計,誓言要報仇這場戲。孟登遭逢殺父之仇,也決心復仇,但無論聲音肢體都顯得軟趴趴,和義憤填膺之唸白一點都不搭軋,若要說這是因為人物性格之關係也說不過去,因為劇中對孟登著墨甚少,以刻板印象表現較能恰如其份,太過複雜的人物設定只會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最後還是要稱讚全劇的兩個靈魂人物,吳興國和魏海敏飾演的敖叔征及敖叔征夫人,他們一手掌控整個故事的推進。兩人之中又因敖叔征夫人之心路轉折較敖叔征複雜且主動,演來更是不易,但魏海敏不慍不火的表現,優美的身段和內心強大的支配慾在拉扯中取得絕佳的平衡,完美詮譯一個儀態萬千卻也心狠手辣的敖叔征夫人。吳興國雖然內心轉折多半跟著魏海敏走而相較之下較易詮譯,但他也靠著許多武場的精采表現讓人見識到他五十歲還是一尾活龍的身段。尤其最後一幕,中箭後步伐狼瘡地退步,靜止許久後一臉茫然地看著天,然後一個後空翻跌落城牆,一代英雄終因自己的野心命喪黃泉。吳興國不用一言一語,就將這段最後的高潮戲刻化得入木三分,令人動容。
導 演: (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
主 演: (三船敏郎 Toshirô Mifune) (山田五十鈴 Isuzu Yamada) (志村乔 Takashi Shimura) ( Akira Kubo) ( Hiroshi Tachikawa) (千秋實 Minoru Chiaki)
主 演: (三船敏郎 Toshirô Mifune) (山田五十鈴 Isuzu Yamada) (志村乔 Takashi Shimura) ( Akira Kubo) ( Hiroshi Tachikawa) (千秋實 Minoru Chi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