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9 08:01:38清清如水

公元2008年09月06日(六)基隆嶼探秘、獅球嶺散步。一日研修。

【研習日期】:公元2008年09月06日(星期六)。
【目的地點】:基隆嶼探秘、獅球嶺散步。一日研修。
(小艇碼頭、基隆嶼、基隆嶼山登頂、光華塔喝咖啡、參觀基隆港務運作。午餐或自備。老大公廟、清劉銘傳鐵路隧道、平安宮、獅球嶺砲台、基隆市區三大廟、廟口小吃、鳥獸散)
【行前準備】:當日隨身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必要費用。
〈請向研習召集人 陳學而 君報名。02-23621000、0933089105。基隆港小艇碼頭報名專線 02-24232020。當日上午九時之前,在基隆火車站,個人現場報名也可以。當日隨身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必要費用。〉【參訪理由】:
基隆港港闊水深,北台灣良港,附近又產煤,自清朝以降為兵家必爭之地,歷經中英鴉片戰爭、中法戰爭時法軍佔領、台灣民主國抗日之役、二戰時飽受盟軍轟炸;港區附近山頭滿布西、荷、清朝及日治時代所建的砲台。基隆嶼是昔日捍衛基隆的重要據點,值得走訪。
【集合時地、交通建議】:
民國97年09月06日上午八時30分「基隆火車站內」開始集合。九時10分準時出發。
◎客運車 公館、新店捷運站搭福和客運;台北車站搭國光客運,往「基隆」班車。
◎民國97年09月06日上午0730時,台北火車站「南二門」集合、個自購票、搭區間火車。
◎火車3004、2220、2510次區間車。新竹(0612、0620、0632)→楊梅(0641、0648、0703)→中壢(0652、0700、0715)→桃園(0704、0712、0727)→板橋(0731、0740、0755)→台北(0745、0755、0810)→松山(0752、0803、0817)→汐止(0806、0824、0838)→八堵(0824、0842、0857)→基隆(0832、0850、0905)到達下車、洗手、集合。
◎九時10分,由基隆火車站前廣場步行5分鐘前往「小艇碼頭」候船。
【行程簡介】:
(基隆嶼)
基隆嶼為一火山噴發形成的小島,四周皆為峭壁,幾無平地。其景緻也因陸上觀賞位置不同而改變,更因氣候變化而展現其多重的美感,天氣清朗時可見火山島之氣勢,晨昏時其飲約外形更顯神秘感及飄渺。此外,不僅可在陸上欣賞基隆嶼,更可於夏季至碧砂漁港搭乘觀景船,親自造訪基隆嶼,就近觀賞狀觀的島嶼景觀。最近野百合花期已接近,北部地區除東北角懸崖峭壁上可發現外,就屬基隆嶼最容易親近與欣賞野百合百花爭放的美景了;非常值得一遊。基隆嶼位於基隆港北方,島上岩石以石英安山岩為主。它的成因可能與基隆火山群有關。這些火山岩流和火山碎屑岩構成了基隆火山群。現在島上岩石受基隆多雨影響及風化影響,植披豐富。除了登船處新鮮的岩塊,島上其他區域火山岩很少看見。在島上濱海處常可看到貝類附著在零星的小島上,呈現灰白色的岩塊。這是因為潮間帶的海生貝類,避免被海浪沖走,這些貝類遂對岩塊加以穿孔侵蝕岩塊。島上步道方便,天氣好時可從基隆碧沙漁港搭船前往。
(光華塔)
光華塔竣工於民國56年,前為港務局招待貴賓之處,於公元2000年(民國89年)10月友財公司為發展海上觀光休閒,精心設計規劃為全國首座燈塔上喝咖啡、洽商、家人聚會、約會等,唯一休閒的景點。每天不同的景色,360度不一樣的景觀,更幸運的是大船進出港就從眼前經過,真令人心曠神宜!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位在西岸小艇碼頭旁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執行長朱統平,他表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將配合陽明卅二周年慶開館。陽明海運公司耗資一億元,籌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是基隆首座民間博物館,經整建後保存原始風貌。這處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原本是陽明基隆分公司興建於一九一七年,建築典雅,被票選為基隆十大歷史建築的第一名。海洋文化藝術館規畫,一樓庭院開放空間,左邊玻璃帷幕直上四樓,另有咖啡館及海洋文化書坊,二樓船舶館,定期換展,三樓分區塊使用。陽明海運公司分別在基隆和高雄籌設海洋文化藝術館,希望提升全民對海洋文化的體認,提供多樣化人文知性的生活空間,使民眾喜歡海洋、親近海洋。朱統平說明二樓有一百六十坪的展示館,主要以航海世界船舶,以船舶發展演變為主軸,一樓的咖啡館則是海洋藝術咖啡,正研究獨特元素加入,使咖啡更有海洋藝術味道。
(基隆港區巡禮)
基隆港是北台灣最大的國際商港,位於北部濱海富貴角與鼻頭角之間凹陷的地方。現在所看到的基隆港是經過一百多年來,不斷的修築、擴建而成的。在尚未興建之前的基隆港雖然具有良好港口的條件,但近岸的海灣部分,每當退潮的時候,就會形成廣大的泥灘,並且港中有「鱟ㄏㄡˋ公」、「鱟ㄏㄡˋ母」兩個島嶼,橫隔阻斷水路,因此較大的船隻都只能停在外港。在西方國家開始使用蒸汽船的航海時代,船舶需要補給煤跟水,而基隆盛產煤礦,取用淡水也很方便,有天然的港澳,又位居太平洋航線的要衝,成為列強爭奪的地方,從環繞在基隆港各居高臨下的山頭近十個老舊的砲台營區,見証了歷史的滄桑。方圓不到一公里的基隆港區,匯集了許多的歷史開發軌跡、百年老廟,人文薈粹。台灣最早修築鐵路的地方是在基隆,因為有港口的關係,所以當時劉銘傳選擇在基隆修築台灣第一條鐵路。現在就從火車站開始基隆港區巡禮。
(海港大漊)(小艇碼頭)(忠一路港邊)(基港大樓)(市區的人文景點)
與基港大樓隔著馬路,是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可以到展覽廳看各種藝文展覽。文化中心的前方是田寮河,現在開闢成市民廣場,可以在上面散步、聊天。市民廣場的斜對角是麥當勞,那整個地區是基隆市最繁華的鬧區,也是聞名全國最有名的小吃—廟口小吃的所在地。到廟口除了吃之外,別忘了「廟」的存在,祭祀開漳聖王的奠濟宮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先有了廟才聚集人潮,慢慢形成如今廟口小吃的規模。從廟口走回火車站,百年以上的老寺廟,除了奠濟宮之外,尚有港區最早的土地公廟福德宮,敬奉媽祖香火最為鼎盛的慶安宮,基隆第一個私人寺廟供奉太陽、太陰日月二神的代明宮,以及忠一路上的城隍廟。
(老大公廟)(老大公廟開關龕門)
清咸豐三年,基隆漳泉械鬥,橫死百餘人,雙方望重者及時呼籲暫緩報復,先行收埋遺骸,超渡亡魂,以建軍營,整治河川,墓將毀,本區先賢楊火輝,發起募捐,擇在東區石山擇吉穴遷葬,名曰老大公墓,自咸豐五年起每年七月中元祭由十一姓輪值主普,開關鬼門即在此舉行,光復後逐次修茸擴建,遂成廟宇規模,平時香火鼎盛。關龕門是七月中元祭的結束儀式,孤魂餓鬼,已在人間享受一個月的祭祠,就要回轉冥門,關鬼門,以免孤魂餓鬼遺害人間。「封鬼門」的儀式,由一身穿海青的道士擔任,手持七星劍,清淨五方後,便召來官將驅逐邪魔,其動作矯捷俐落,或雙鍆飛舞,或雙手撲打,最後再持長劍追索四方,驅除孤魂滯魄,最後再艮方封住「鬼門」,此時道士現「雷神相」,威儀赫赫,極其氣勢。
(清代劉銘傳鐵路隧道)(台鐵第一隧道〝曠宇天開〞獅球嶺隧道)
獅球嶺隧道位於安樂區,為劉銘傳所建,目前被評定為三級古蹟。全長235公尺,因土質結構複雜,北段為堅硬的岩石,南段為潮濕的軟土,開鑿極為困難,洞內共分七段以不同材質堆砌或開鑿而成,前後共花了30個月才完成。 隧道南口外觀以紅磚砌成,並由劉銘傳提額「曠宇天開」。獅球嶺隧道是第一個鐵路隧道,也是台灣地區唯一僅存的清代鐵路隧道,深具歷史意義。劉銘傳隧道為市定古蹟,清光緒十一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主理台政時,積極建設台灣,推行洋務運動,並力倡設置鐵路。光緒十三年獲准設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 鐵路開工後,首築基隆經台北至新竹一段,其中位於基隆獅球嶺的隧道工程最為艱鉅,從光緒十四年春動工至十六年的夏天,前後耗時達三十個月始鑿通。獅球嶺隧道全長約二百三十五公尺,據文獻記載,當時因土質複雜,此段為堅硬的岩石,南段為潮溼的軟土,開鑿極為困難,主要的工匠多係徵調兵工,另外聘請數位英、德工程師為顧問,隧道中以磚或石塊砌成半圓拱,直徑約四公尺,內部路線呈弧形,隧道南口外觀以紅磚砌成,並由劉銘傳題額「曠宇天開」;左右又置對聯曰:「十五年生面獨開羽轂贆輪,從此康莊通海嶼;三百丈巖腰新闢天梯棧,居然人力勝神工」,說明了當年以人力開鑿的壯舉。二十世紀初年由於鐵路改道,獅球嶺隧道才漸遭荒廢,近年為了保存維護這處理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蹟,已由市政府加以整修,這座罕見的中國第一座鐵路隧道,被列為台閔地區的第三級古蹟。
(獅球嶺步道)(平安宮)
獅球嶺是基隆最內陸的防線位置,也是昔日與台北往來的交通必經之路。在滿清時期有鐵路連接基隆與台北兩地,海拔高度155公尺,由於位置居中、登上高處後視野開闊,可俯瞰整個基隆港灣全景,在當時也是重要的軍事位置。獅球嶺步道是通往獅球嶺砲台和平安宮的上山步道,已列為基隆第三級古蹟的獅球嶺砲台,除了是尋訪古蹟的名勝地點,也是觀賞基隆風光的好去處。獅球嶺步道沿途綠樹林立,初春時節還有山櫻花可欣賞,繼櫻花之後,則是美麗的杜鵑盛開著。除了步道沿途景色宜人之外,因觀景台恰好位於大業隧道上方,站在觀景台上往下望去,還可欣賞下方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車陣呢!到達砲台後,可發現四周都有早起的熱心民眾會自動整理美麗的園景和乾淨的環境,供給大家休息、欣賞。到獅球嶺砲台一定會經過的平安宮,曾於中法戰爭期間顯現神蹟,廟宇創建於清朝嘉慶元年,可說是基隆歷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廟,也是庇祐當時來往行人旅客的守護之神,至今,廟裏仍供奉著兩尊清代時期的土地公、土地婆,香火始終綿延不絕。由平安宮停車場出發,走完獅球嶺步道全程約僅需30到50分鐘,沿途空氣新鮮,環境優雅,是基隆市民尋古訪幽的絕佳便利去處。
(獅球嶺砲台)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發生中法戰爭,法國海軍提督孤拔率艦侵犯基隆,當時劉銘傳主持台灣北部防務。為加強鞏固海防,會聘英國技師幫助建造數座砲台,而獅球嶺砲台即屬於其中的一座。獅球嶺砲台雖為基隆港最內部的防禦砲台,卻得地利之便,擁有控制全港的良好視野,不僅是扼守基隆的重要據點,亦據負著防止敵軍進入台北盆地的重任。中法戰爭時統領林朝棟率軍駐守獅球嶺,與法軍相持達八個月之久,終使法軍無法向台北挺進。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乙未割台之役,日軍自澳底登陸,直逼基隆港,守將提督張兆連、道員林朝棟及奧勇胡友勝等先後駐防獅球嶺砲台,留下了英勇抗日的一頁史詩。經歷了這二次的禦侮 戰爭,更增添了獅球嶺砲台的歷史價值。獅球嶺砲台在日據時期遭荒廢,不僅大砲遺失,而且營舍建築及相關設施所剩不多。現在較完整保存的僅有一座石造指揮所及一處砲座。營舍以石拱砌成,平面近正方形,內部設有房間及走廊。西側的砲座為鐵水泥造,呈扇狀的地面,有放射形之排水槽,前方為中央增厚的孤形子牆,砲座面朝東北,正對基隆港囗,有萬夫莫敵之氣勢。現被列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廢棄的古砲台)(獅球路)(防空洞)(龍安街風化區)(廟口小吃)
位於基隆市仁二路旁的奠濟宮係一座香火鼎盛、人潮不斷的廟宇,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寺廟旁開始有小吃攤集聚,自愛二路至愛三路之間的仁三路,距離雖有三、四百公尺左右,卻聚集了有近二百個攤位,有各式小吃,然而每位經營的老板卻都巧心創作口味和料理,以料實價廉物美、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來吸引愛好美食者,這也是廟口小吃遠近馳名的主要原因。   仁三路段的小吃攤位區,是廟口最早形成的攤位區,歷史較其他攤位區久。整個路段包括奠濟宮前一帶的攤位,一共七十多個小吃攤位。這裡的攤位都是非流動式的,而且每家都有統一格式的招牌,整齊有序地排列在仁三路的兩旁,各家攤位每天從白天開始營業至晚間,而此路段每天從下午五點開始,實施交通管制,汽車不得駛入此區。有許多著名的小吃,如:鼎邊銼、營養三明治、蚵仔煎、蝦仁庚、豆簽庚、天婦羅等,都在仁三路段營業。 愛四路段攤位,其形成與規劃較仁三路攤位,而此區被規劃為流動攤位區,於每天下午五點起,合法登記的攤位才可開始搭設攤位營業;在其他白天時間,這裡是不可以擺設攤位的,而且跟仁三路一樣,此路段每天下午五點起,實施交通制。雖然屬於流動攤位,但每家大致上都有固定的營業地點。著名的小吃,如:甜酒釀元宵、奶油螃蟹、鰻魚羹、紀豬腳專家、奶油螃蟹等,都在此區域內營業。  愛四路攤位區後半段,這裡的攤位大多是一些諸如:衣服、日用品、玩具之類的攤販,總之與小吃沒什麼關係。另外,在愛四路與仁一路交叉口處,也有幾家小吃店,特別是老字號的『大白鯊魚丸』,也是頗為出名的。
(奠濟宮)上洗手間要收費,請改在慶安宮使用。
(福德宮)
位於愛三路49巷內的福德宮,創建於1849年(道光29年),由舉人江呈輝倡建,是基隆市區一帶最早的土地公廟。
(慶安宮)
建於1815年,原是從牛稠港虎子山畔小廟遷建而來。
(城隍廟)
(崁仔頂漁市)
崁仔頂漁市在清國時代就存在於基隆,由於海口的地緣關係,人們在此泊船登陸,慢慢旭川河邊便住滿了人,有人的地方就有買賣,於是有了市集的形成。在尚未建造基隆港之時,現今慶安宮媽祖廟的廟埕是一片沙灘地,轉角的孝一路剛好是旭川河畔上方,河與陸地自然形高低落差的崁,故稱「崁仔頂」。建了基隆港之後,漁船進入旭川河靠岸,漁民們抬著漁貨必須爬階梯上街道將貨委託商家銷售,由於石階也叫「崁仔」,崁仔頂漁市就一直沿用至今,而石階已隨旭川河加蓋而消失無蹤。
(李鵠餅店)
仁三路90號。
(連珍糕餅店)
愛二路42號 。
(基隆中元祭陣頭、花車遊行)http://www.artview.com.tw/witness-event/w-e-4.htm(鳥獸散)
【注意事項】:
★本活動以〈增進身心健康、豐富導覽知識、交流生活經驗〉為宗旨,歡迎全體會員及其親朋好友、社會賢達參加。★天乾物燥為避免山林火災、污染空氣及保護參加者健康,敬請在下風處節制吸煙。★行程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目的地,「步行健身」參觀景點,節能減碳,愛台灣、解救地球。★早餐須吃足夠,備充足飲水,中餐須自備或外購,未成年人須有父母陪同,並請準時赴集合地點。★請穿著輕鬆當季服裝、行走野外則須長袖上衣及長褲、健行鞋、雙肩背包、手套,備防曬、防蟲、遮陽、避雨工具、搭車零錢、餐飲費用、二天以上行程請先電話了解及口頭報名。交通及行程不明、不妥,請來電詢問。★導遊學友會召集人:陳學而 君02-23621000、0933089105。張欽君0936532516。★導遊學友會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tourguide668請參考、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