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7 02:03:48上帝的寶貝

靈性覺醒電台訪問清海無上師之二

靈性覺醒電台訪問清海無上師之二

本週日(9月28日)的智慧之語:
詹姆士賓恩於靈性覺醒電台節目訪問清海無上師 7/29/2008 美國

--------------------------------------------------------

*清海無上師雜誌81期曾登過這位主持人 James Bean 寫的文章「失傳的聖經故事」:
http://godsdirectcontact.us/sm21/cnews/www/081/l-1.htm

‧編改經典‧ 被刪除經典之例證
‧所羅門歌賦--詩約全書詩篇‧瑪利亞.抹大拉福音書
‧ 保羅和息拉行傳‧比斯提蘇菲亞書(信心與智慧)
‧ 埃及出土的奈格漢馬第(Nag Hammadi)圖書館
‧耶穌有關光和音的格言集 ‧ 諾斯替光神祕教今昔

--------------------------------------------------

瑪利亞.抹大拉福音書
 「瑪利亞福音書」是於1945年在埃及的奈格漢馬第(Nag Hammadi )附近發現的古老經書之一。在這篇福音書中,瑪利亞的傑出事跡給了我們一個女性在早期基督教擔任領導地位的例子。瑪利亞被描述為一位與十二使徒完全同等的使徒,並為耶穌最親近的門徒之一;猶有甚之,瑪利亞像是耶穌的靈性接班人,繼承其教導其他門徒的地位。經文中萬分肯定瑪利亞因其超越的靈性了悟等級才成為其他門徒們的領袖。

 以復活後基督密傳弟子的身分,瑪利亞在她的福音書中教導其他門徒靈修之道,同時也很詳細地描述她的師父--復活後的基督--以光之化身帶她神遊高等境界或天堂的體驗。她將於這些奇遇中得到的基督有關靈修的指示傳達給其他門徒們,而這些體驗可能發生於她的深入祈禱或長時間靜坐時。

保羅和息拉行傳
 談及有關早期基督教的女性使徒和聖人,使徒聖保羅的追隨者息拉便是其中之一。而這本「保羅和息拉行傳」是息拉的生平及時事之記載。行傳中充滿息拉生命中的許多超自然神奇感應,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埃及沙漠父母」。

 在這本書中,息拉被描述為「上帝的使徒」。她時而雲遊,時而居於洞穴中過著僧侶般的生活,同時她也是一位靈性導師,教導人們聽從上帝的神諭。書中並記載道:「很多人放棄了世界,跟隨息拉過著僧侶的生活」。息拉相當受人尊敬,人們甚至立廟供奉她。

比斯提蘇菲亞書(信心與智慧)
 在研究了新約四部福音書之後,我對每部福音書的結論感到非常好奇、困惑。這四部書對基督復活後的言行事跡都只略提一、二。就算作者沒有要刻意鉅細靡遺地記載這些事件,難道您不認為一個人的死而復生理應立刻成為極震撼的中心事件,從而成為文章之焦點?就算它不是整部經文的重點,難道基督復活後的言行不值得作為許多篇章的重點﹖然而在新約裡只約略提到「耶穌還行其它許多事跡」,以及「他後來持續向門徒顯現,給予他們有關天國的指示」。

 顯然,基督復活後的教理被信徒們視為比較祕密或高等的教理,只給予那些願意對冥想及靈修全心全意投入的門徒。雖然這些教理很難尋獲,下列文獻中確實有它們的記載:「復活書」、「瑪利亞福音書」、「湯馬士福音書」、「救世主的對話」、「詹姆士福音書」、「以猶書」、「彼得給菲利浦的信」…,以及「比斯提蘇菲亞書(信心與智慧)」。

 目前所發現的最大部福音書「比斯提蘇菲亞書」是由一位倫敦醫生兼古老手稿收藏家艾斯邱(A. skew )於1772年在埃及購買到並帶回倫敦的。這部書後來被出版,而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 )這位偉大的神祕詩詩人也是這本福音書之最知名讀者之一,並深受其影響。

 書中提到,有一段時期,有些基督教徒確實相信輪迴以及靈魂存在的觀念。比如,新約中記載的聖保羅之「大馬士革路之體驗」,也提到了基督從極亮的光芒之中化現於門徒面前。此書也記載了很多基督和印心弟子間的有趣對話,約十一年之久。「比斯提蘇菲亞書」也記錄了許多優美的詩歌及祈禱文﹔雖然輪迴被作為一個事實在該書中提到,但其教義的目的是從物質的束縛、輪迴、命運及無明的障礙中解救靈魂,以靈性自由替代對靈性世界的無知,讓靈魂能夠藉由神聖的光流從地球飛往天堂。「你們都應追隨光,以使你的內在靈性力量活躍。要日夜不停地追求,直至發現光之王國的祕密,它將使你淨化、使你成為純淨的光,從而帶領你進入光之王國。」這個內在體驗獲得於獨處和冥想(靜坐)期間。

埃及出土的奈格漢馬第(Nag Hammadi)圖書館
 在埃及北部的奈格漢馬第城附近,人們發現了很多古老的神祕書籍。這個約2000年前的「時間之囊」(西元第四世紀時僧侶所埋藏之大型密封罐,用來保存以歌普特語所寫的羊皮紙),也就是現在人稱的奈格漢馬第圖書館,引發了一場靈性革命。這些埋藏在埃及的泥土中長達數世紀的被刪改、遺忘的經文,是基督教諾斯替教派的早期經典。今日的求道者可從這些經典得知西方一度存在過的神祕傳統。這個古老圖書館藏有基督教、諾斯替教派、猶太教、畢達哥拉斯教派、郝密士派(煉金術)以及其它教派的靈修開示,另外還有各種神祕教派和諾斯替教派的教理,包括他們為其弟子們傳授「光之王國的祕密」及他們神遊內在其它世界的描述。奈格漢馬第圖書館中最引人注目的經典之一是「湯姆士福音」,是耶穌的有關如何得到開悟的靈修格言集。

耶穌有關光和音的格言集
 「湯姆士福音」是一本「格言福音」,即基督關於如何發現天國的箴言和寓言集。這些智慧經文的主題是:無上真我即是光,我們的靈魂是由光構成的﹔藉由冥想這個「活著的光」,我們就可以重返天堂樂園。

 「湯姆士福音」記載了耶穌這位偉大的明師教導其弟子「我們來自於光,來自於光永恆存在的地方」,「光存在於由光化生的人之中,並且照耀全世界」以及「如果一個人完整,他將充滿光」;還有「從我口中飲水之人將成為和我一樣,而我也將成為此人;奧祕將會展現於此人面前。」從基督口中飲水被描述為聆聽音流或上帝的宇宙之音的過程,這個音流可改變聆聽者,使他們達到更高的、奧祕的存在。該格言引自馬文‧梅爾( Marvin Meyer)所著的「湯姆士福音」,由海伯‧柯林斯( Horper Collins)出版。

諾斯替光神祕教今昔
 諾斯替教派聖者的主要教理之一就是內在光的體驗。事實上,看到內在聖光是一種普遍體驗,全世界各種文化都有天堂景象和內在聖光體驗的記載。許多人在他們自己的宗教經典中非常流利地描述與超越黑暗之上的光相逢的經歷。許多聖者和神祕者,包括那些「奈格漢馬第」各篇章的作者,都將上帝或是無上存在描述為包含萬物的、純潔燦爛的光之神。他們也相信作為靈魂的我們(我們的精神本質)是「光的火花」,而且我們確是「光的子女」。

 觀內在光的神祕體驗是發生於深入祈禱或靜坐時。「這個最原始的光芒以靈性知識照亮淨化過的靈魂,使它們不但充滿著恩典與光明,同時也因觀這個萬物的本質,而被引導至智力天堂(Noetic Heavene)。基於這原因,聖納勒斯(Neilos)說:『理性的本來境界就是一個智力的頂點,類似天空的色調,在祈禱時它充滿了神聖三位一體的光。』」(「菲勒凱尼亞」(Philokalia)第四卷,希臘聖者的著作:菲伯出版社( Faber and Faber Books )「上帝就是光,在祂裡面不存在黑暗」以及「心單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可以看到上帝。」(新約)「要了解這偉大的光是什麼。」(英文版「奈格漢馬第圖書館」,哈伯‧柯林斯( Harper Collins)出版)「我就是那個照耀萬物的光芒。」(「湯姆士福音」)「然後我們上到六重天,我往上看,看到一道偉大的光照耀著六重天」(節自英文版「奈格漢馬第圖書館──保羅的經外書」)。在死海手卷新譯本(哈伯‧柯林斯裡出版)寫著:「從他智慧的泉源,我的光迸現了﹔於是我的智慧眼注視著他的奇蹟。」另外「聖靈以太陽般的光,照亮了您的僕人心中黑暗的角落。」而在東方,中世紀聖人卡比爾曾說過:「靈魂的光就像是十六個太陽的光。」伊拉克的曼汀教有很多頌讚光的美麗詩歌、祈禱文和天堂景象的記錄,類似現在所謂的瀕死經歷。「他的光閃耀著,他的光芒照亮了大千世界以及站在他的座前的非凡眾生,這些眾生在他們自己的光芒中、在照耀於他們身上的偉大光芒中發光。」

 「比斯替蘇菲亞書」(Pistis Sophia )是由E. J. 布利爾( E. J Brill Books)出版的。「以諾」、「所羅門的歌賦」以及「息拉」則是在「遺失的聖經」、「被遺忘的伊甸園」以及企鵝出版社的「子午線」中找到的。「湯姆士」、「瑪利亞」、「詹姆士」以及其他各書則在波爾橋(Polebridge Press)出版的「福音全書」可找到。而我極力推薦一本有關經外經的文選集是「另一本聖經」(The other Bible ),由哈伯‧柯林斯出版。其它好書還有「新耶路撒冷聖經」(包括「經外經」)、「雙日記」(Doubleday )及哈伯‧柯林斯出版的英文版「奈格漢馬第圖書館」等。

 從上面有關經外經的簡短介紹中可知,被排除在第四世紀聖經之外的經典,多數提倡個人靈修體驗以及打坐冥想。這個早期靈修傳統從未完全被西方接受,而依我之淺見,這也就是它們被束之高閣的原因。

 很久以前,一位偉大的神祕詩詩人曾說過:「時間之神(魔王)掩住了聖人的教理,不讓世人看到。」

 如果您需要更多資料,或希望收到一份免費的失傳聖經經文譯文書目,請寫信到美國緬因州新港

Jinas Bean, P.O.Box 7,
Newport, Maine, 04953-0007,
U.S.A.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