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7-28 08:29:39稀客

排隊

排隊

自小學校就教育我們要守法排隊,小時候對於師長之言,書本之文當然視之為金科玉律.且謹記在心,所以每逢等候,一定乖乖排隊.

記得是在小學四年級剛搬新家,離學校很遠,必須搭公車上學,一看到站牌,心裡就想起師長的訓誨,記得要排隊.當然在站牌下,並沒有具體的形式,可說是一盤散沙,等到遠遠看到公車影子時,人們漸漸地往站牌靠攏,本來還看得出是一字形,等到公車才一停妥,排隊的隊伍馬上潰散,全部蜂湧而上,爭先恐後,奮不顧身,車門口立刻糾成一團,好個團結力量大!一陣扭擠推搶,我總是被拋在最後.

這也算弱肉強食的異象,身強體壯,藝高膽大者奮勇殺出血路,往往拔得頭籌,而溫文儒雅或老弱婦孺者衹有墊後的份,然而大家一心衹想要上車,卻不顧上面的人還沒下車.於是車門口被那急著上車與下車的人堵個正著,上下不得.而剛才好不容易搶得第一的人,怎麼也捨不得下來,情願像隻壁虎貼著車門,深呼吸,縮小腹,讓車上的人像便秘一樣地擠下來.

古有明訓“居安而思危”,才剛擠上車就要為著下車著想,儘量搶佔靠車門的位置.以前的車門衹有一個正好在司機旁邊,前面堵得緊了,司機先生總要大聲叮嚀幾句,“往後面走,不要擠在這裡!”此時,大家果然虛晃幾下,算是盡到了心意.其實大部份的人還是原地踏步.於是每班車都有個怪現象,頭重腳輕.前面的出入口處塞滿了人,黑壓壓地,你儂我儂,好一片親密光景.而後半段的則井水不犯河水,冷漠多了.

美國是個排隊國家,排隊巳成文化,且不談他邦,柏楊說,中國人的排隊是一種學說,言下之意,排隊衹是嘴巴說說,無關乎生活.在台灣到哪裡都要排隊,這是理所當然,但有始無終.中國人排隊,似乎特別緊張,總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特質,不是人與人貼得老近,間不容髮,就是非找個替代品,代替本尊排隊.

每回到郵局裡,每個窗口必定擠滿了人,前擁後推,狀甚親密,個個都成了聞頸之交.這是以人身來排隊,此時手長腳長的總是比較佔便宜,好幾次,正好輪到我的時候,身後莫名其妙地伸來一隻長手,擋住我的鼻子,一把搶在我的前頭.所以排隊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是有人膽大皮厚,相中一間隙,稍不留神,馬上就被其攻城掠地.於是聰明的百姓會把褶子或其它東西依序在窗口前的小台子排起隊來.即使分身排隊,本尊仍是不放心,非要擠在旁邊                                                                                                                   細細監督,結果還是本尊,分身擠成一團.現在有些公務機關巳改良成依號碼牌,引號入座,這種方式不僅公平還可免久站之苦.

中國人習慣貼著入口排隊,即使廁所也不例外,常可以在公廁看到大排長龍的壯觀隊伍,由公廁內每個小門延伸出來.面積不大的公廁,正被人塞得水泄不通.其實這種情形,在我們眼裡巳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然而,當我初到同是黃皮黑髮的日本時,糊里糊塗,以為還是在本土,看到公廁內沒半個人時,十分高興很自然地走了進去,並且站在小門外等候.此時,即感到一陣怪異的目光朝我投射過來,原來別人都排在公廁的門外,除非裡面有人出來,他們才會自動依序遞補進去.頓時,我成了不守法的小民.

人衹要到了長相差不多,甚至血緣相連的地區,很容易忘卻要入境隨俗.有一次我在大陸一個中式速食店裡排隊點餐,明明排到我了,卻怎麼也點不成,才想開口,就被旁人給搶了先機.所以暗頓生存之道首重技巧和觀察力,例如,候車、入場,或買票吃飯,都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為了不讓肚皮抗議,偷偷於一旁見習,或許飢中生智,三分鐘便學會了精髓,“先聲奪人”及“眼明手快”是訣竅, 不管排隊順序如何,衹要掌握得宜,必能隨到隨點,隨點隨到.

記得曾經在台北世貿外等候入內參觀展覽,門外早巳排滿了人潮,有趣的是,有些人排隊,總不好好排一直線,為了方便聊天,乃並列而排,後面的人搞不清楚狀況,不知該排哪一條,也就二條都排.後來的人,也犯了同樣的毛病,於是二條又變成了四條.等到進場的時候,不管排了幾條,全部自動併成一條,合併的功夫極好.其實這種情形,在我們平時排隊的時候即時而可見.每次排隊,雖然歪七扭八,枝節橫生,但最後總會大枝化小,小枝化無.

在台灣,火車站是排隊最多的場所了.購票、上月台、搭車、下車、出站,每一步都要排隊,其中以上車及出站最為精彩.當遠處火車的身影微現,月台上的人就開始惴測火車門將會停在那個定點,人們會隨著車門移動,當車門打開的剎那,即可看到車廂內的人,臉紅脖子粗地擠下來,人還沒下光,車下的人就迫不及待想往上鑽,若遇到人潮多的時候,還可能搭乘免費的電梯,從上車到入車廂,全都不用自己動腳,一路莫名其妙如騰雲架霧般,被推送前進,十分神奇.

而出站,那場面更是浩大,呈扇形的人群爭相擠一個窄門出去,雖然沒有隊伍可循,但人們早巳練就隨遇而安,亂中求序的本領,再小再擠的門,都能在詳和的氣氛中,安然摩肩而出.

習慣了排而不隊的華夏文化.到了夷地外邦反而顯得有些侷促不適.在日本搭地鐵,每個人都規規矩矩地按著指定區,排成一直線,等到列車停穩,才依序上車,不爭不搶,井然有序,從前被我們視為蠻寇的外族,其實要比我們文明多了.

晉書范汪傳“玄冬之月,沔漢乾涸,皆當魚貫而行,推排而進”遠古先人雖然懂得排隊,也不忘推排,原來早在我們祖先時候,就把推擠的血液流傳下來.真是淵源流長呀.

--稀客.2000.7.23

上一篇:都是長髮惹的禍

下一篇:哎呀,我的媽